news-details
(圖/shutterstock)

牛頓微積分了光,啟迪我對世界和平光亮的認識;《聖經》幫助我尋找到生命的真光。光映照出生命的特質:每個人有自己的特色、認同,如各色的光多元豐富,當這些生命特質獨立照射、互不干擾、彼此尊重,那麼社會將如普通「白色光」般光亮...


「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創世記1:3-4)  

 

 「光」是好的,神是良善的神(God is good.)―我相信,好的神一定喜歡把好東西與祂所愛的人分享,並透過分享向世人說話:俗謂「一般啟示」(General revelation)。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英國艾薩克.牛頓(Issac Newton),分享神的好東西―帶世人進入近代的「光學」研究。

 

1670年,牛頓發明「微積分」(本專欄2022/2/16期),受聘劍橋大學,他為了教物理學,進行稜鏡實驗,將普通的光給「微分」,發現光竟然是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組成。隨後,他又將稜鏡微分過的七彩光,再給予「積分」起來,居然可以將七彩光線匯集成原來的普通白色光。牛頓依他發展的運動定律,認為光的照射是不同顏色的微粒子(本專欄2022/3/22期) 進行直射運動。

 

一百多年後,另外一位被譽為「世界上最後一個什麼都知道的人」之英國科學家、醫生、通才的湯瑪斯·楊格(Thomas Young),以「雙縫實驗」(光同時通過雙孔洞投射出的波狀影像)來證明光繞射是一種波動。自此,「微粒論」與「波動論」爭辯光的特質,成為近代物理研究上最有趣的一段歷史。

 

作為醫生,楊格是生理光學創始人。他在1801年研究散光,提出色覺取決於眼睛裡三種不同神經細胞,分別感受紅色(Red),綠色(Green),和藍色(Blue)光。

 

後來,德國的賀爾曼·赫姆霍茲(Hermann Helmholtz)改進此理論,指出不同顏色光照射互不干擾,但疊加在一起(「加法混合」)可以產生其他顏色光;因為這三種色光不能再被分解成其他顏色光,便將RGB三色光定義為「光的三原色」。後來的科學家將這三原色光依不同比例和強度混合,每種顏色光各有256階變化,搭配組合出1,677萬 (256 x 256 x 256 = 16,777,216)種光色,讓電腦繪製出多變化的彩色圖案。

 

另一方面,顏料之所以會有顏色,是因為吸收了其它顏色的光(稱作「互補色」),只反射該種色光所致。

 

青(Cyan)、洋紅(Magenta)、黃(Yellow)三種最基本色彩是為「色料三原色」,可以逐之混合成各種顏色染料;若色料三原色一起混合,則會形成近似黑色(Block)。由於色料三原色無法混合出真正黑色,實際應用時,往往會加入純黑色。於是,CMYK為染料四種「基本色」。由於色料具有吸收光線的特性,因此顏料混合後,往往顯得暗濁,故稱作「減法混合」。

 

光映照出生命的特質:每個人有自己的特色、認同,如各色的光多元豐富,當這些生命特質獨立照射、互不干擾、彼此尊重,那麼社會將如普通「白色光」般光亮。反之,如果我們用各式染料塗抹他人,整個社會將變得濁黑,再加上背後那個純黑之色,這個世界就臥在黑暗之下。 

 

《聖經》,神的「特殊啟示」(Special revelation),進一步告訴我們,宇宙間有一「真光」:「主耶穌是那真光,跟從祂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約翰福音8:12)。

 

牛頓微積分了光,啟迪我對世界和平光亮的認識;《聖經》幫助我尋找到生命的真光。

 

(文章授權/潘榮隆)

  • news-details
author

潘榮隆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榮譽講座教授。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