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shutterstock)

傳道書的開頭如此負面消極,點出人生的無奈光景,如果人生是虛空,那我還有努力的必要嗎?

傳道書最常出現的關鍵字詞──虛空,彷彿一個年邁的長者,回顧自己一生所下的註解。傳道書的原文標題:傳道者,傳道者是「召集者」,或「在聚會中演講,教訓眾人的人」,傳道書的作者為所羅門,也就是以色列王國盛世的君王。

 

吳獻章老師的著作中提到,箴言,提到的是「正常」人生;約伯記,是「反常」人生;而傳道書,談的是「無常」人生。

 

傳道書引言

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

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什麼益處呢?

 

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地卻永遠長存。

日頭出來,日頭落下,急歸所出之地。

 

風往南颳,又向北轉,不住地旋轉,而且返回轉行原道。

江河都往海裡流,海卻不滿;江河從何處流,仍歸還何處。

 

萬事令人厭煩,人不能說盡。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

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豈有一件事人能指著說這是新的?哪知,在我們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

 

已過的世代,無人記念;將來的世代,後來的人也不記念。

 

「虛空」,可以被理解為荒謬、不能理解的、短暫的、不能被抓住的,人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什麼益處呢?答案是「沒有益處」!人總是自以為是「萬物之靈」,但一代過去、一代又來,人的時間非常短暫,反而地才是長存的。

 

 

傳道書的開頭如此負面消極,點出人生的無奈光景,如果人生是虛空,那我還有努力的必要嗎?

 

傳道書的人生觀

1.人生沒有定數

「無人有權力掌管生命,將生命留住;也無人有權力掌管死期;這場爭戰,無人能免;邪惡也不能救那好行邪惡的人。」(傳道書8:8)人生有許多事情是自己可以決定的,但最重要的事,生與死,不在自己的計畫當中。

 

箴言所告訴我們的「正常人生」,是義人蒙福,惡人遭報,但傳道書說:「有義人行義,反致滅亡;有惡人行惡,倒享長壽。這都是我在虛度之日中所見過的。」(傳道書7:15)

 

2.人生有結束的時候

「因為世人遭遇的,獸也遭遇,所遭遇的都是一樣:這個怎樣死,那個也怎樣死,氣息都是一樣。人不能強於獸,都是虛空。都歸一處,都是出於塵土,也都歸於塵土。」(傳道書3:19-20)

 

傳道書描述的死亡,與獸無異,人渴望永恆,卻總有一死,不管醫學再怎麼進步,都無法救人脫離死亡,這是神的主權,也是人無法跨越的界線。

 
 

3.人生並非自己能夠掌握

傳道書最著名的經文出現在第三章: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

 

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

 

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

 

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

 

拋擲石頭有時,堆聚石頭有時;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

 

尋找有時,失落有時;保守有時,捨棄有時;

 

撕裂有時,縫補有時;靜默有時,言語有時;

 

喜愛有時,恨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

 

吳獻章老師《傳道書》中說:人生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都有定時,被夾殺在正與反的兩個極端之中,人生所有的經歷都受固定的時間限制,十分無奈。

 

傳道者在這八節經文用了十四對對比。傳道者用這些對比描述人生的經歷,反映出一件很重要的真理,就是生命好像一枚錢幣有兩面,不會永遠是正面,也有負面;不會永遠是積極,也有消極,生命不是我們所要求並盼望那般完美。

 

生命不會永遠是生,也會有死;不會永遠是栽種,也會拔出所種的;不會永遠是哭,也會有歡笑;曾經兵戎相對的國家,可能在數十年後成為盟友…每件事都有「定時」,並非人可以掌握,不管是春夏秋冬的秩序,或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時間」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傳道書的智慧觀

1.「日光之下」沒有答案

所羅門王用了許多方式逃避「虛空」,不管是追求享樂,還是追求智慧,都無法救他脫離虛空。人生的種種面向,都無法使他得到滿意的答案,在複雜的人生議題中,即使是智慧超群的所羅門,也無法從日光之下看到盼望。

 

2.人能把握的只有「現在」

「往者已矣」,不需要是基督徒,也能明白過去無法追回來的道理,但有些人一直活在過去,以至於連現在也失去了。「不要說:先前的日子強過如今的日子,是什麼緣故呢?你這樣問,不是出於智慧。」(傳道書7:10)

 

所以,過去已經不可追,未來還看不見,人真正擁有的就只有「現在」。真正的福氣是,享受神賞賜給我們的每一天:「你只管去歡歡喜喜吃你的飯,心中快樂喝你的酒,因為神已經悅納你的作為…在你一生虛空的年日,就是神賜你在日光之下虛空的年日,當同你所愛的妻,快活度日,因為那是你生前在日光之下勞碌的事上所得的分。」(傳道書9:7-9)

 

3.經營「日光之上」的永恆

虛空是人生的真實面相,聖經中從來沒有歌頌人生,反而告訴我們,要思念「上面的事」。如果日光之下都是虛空,那就轉眼看「日光之上」吧!

 

「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我知道世人,莫強如終身喜樂行善;並且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勞碌中享福,這也是神的恩賜。我知道神一切所做的都必永存;無所增添,無所減少。神這樣行,是要人在他面前存敬畏的心。」

 

神造萬物 → 大地的根基

各按其時 → 神的次序主權
 

永生 →神的心意

作為 →承認不是自己的功勞
 

不能參透 → 承認人的有限

 

人無法擁有上帝的智慧,但神把「永生」的渴望放在人的裡面,即使生命短暫,還是渴望永恆,這也是人與萬物最大的差別。

 

結論

看透人生的種種面向,會讓我用不一樣的方式經營人生嗎?到底人生是公平?還是不公平?傳道書帶給我們的智慧,不是要我們進入邏輯的命題,反而提醒我們抓住最重要的事:

 

「敬畏神,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因為人所做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神都必審問。」

 

這也就是說,日光之下的虛空,並非終局,日光之上的上帝,將會給人最適切的判斷,世上沒有的「公義」,可以在日光之上找到,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都要從日光之上,才看得清楚明白!傳道書,並非要我們放棄人生,所羅門王說,智慧勝過愚昧,如同光明勝過黑暗,智慧的表現就是「敬畏神」。

 

(文章授權/台南聖教會)李慧貞牧師

author

泉源之聲

基督教台南聖教會的電子週報,除了教會消息以及聚會報導之外,另外也有生命的見證、牧者的話成為您得力的來源。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