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基督教台南聖教會的電子週報,除了教會消息以及聚會報導之外,另外也有生命的見證、牧者的話成為您得力的來源。
從整體來看,裡面蘊含著「保羅對教會的期許」,特別是第一章的27-30節,保羅特別提到「最重要的是...」,「只要你們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也可解讀為...
猶大於經文持續引用舊約事件來提醒以色列人,闡明該隱的道路沒有屬神的靈、巴蘭的錯謬為屬乎血氣、可拉的背叛帶出人的結黨等問題,而猶大更於經文中罕見引用現代基督徒視為非正典的書卷...
我們都會遇到一個難題,在進入婚姻,能夠合情、合理、合法地與配偶享受性的歡愉之前,肉體就早有對性的需求了,為什麼神要我們經歷這些,又要我們在當中學會什麼樣的功課呢?
除了「沒有自己」以外,安得烈還有很棒的特質:約翰福音給了我們幾處令人驚嘆的場景,都描述安德烈「如何帶領他人來見耶穌」...
一聽到法利賽人,我們可能會想起聖經裡面提到他們常常來找耶穌的碴,要抓耶穌的把柄。到底法利賽人是怎樣的一個團體,為什麼在百姓之間好像很有話語權,又德高望重呢?
「不靈修」真正的警訊是,該察覺跟上帝的關係有問題了。一個不想跟家人講話不代表十惡不赦,那只是個警訊,表示跟家人關係疏離;不想跟配偶講話不等於道德出問題,只是你們關係有狀況,不想天天跟上帝親近,只想一個禮拜去主日朝見上帝,答案只能留給自己。靈修,真的不是宗教儀式。
我們或可稱,信主的進程分為兩階段,其一就是由未受洗到受洗,其二就是受洗後。
以婆媳關係的角度來說,拿俄米算得上是最成功的福音使者,因為能在這麼複雜且不容易的處境(他們生活的大環境是在摩押的異教風俗之下),仍然帶領路得成為屬神的百姓,拿俄米本身生命的見證、言教身教的影響力可見一般。
當我們繼續走入一首一首的詩篇中,其實,我們會發現,作者所描繪的處境,並非都是「看起來」是有福的,反倒是惡人昌盛、義人受苦的景況。為何如此?
不只是在教會生活,更是在日常的待人處事中,特別是最親近的配偶,因配偶就形同我們要陪伴的第一個慕道友。
為什麼要以有沒有參與聚會、服事來評斷一個人愛主的程度呢?評斷人的不是主嗎?評斷我的人並不知道我內心愛主的程度啊!這樣公平嗎?
「曠野」是以色列人穿越最多的空間,是一個混亂且沒有秩序的地方,神在這裡恢復祂的次序,考驗祂的子民是否真正效忠於上帝...
何時需要苦行與禁食?以下從《聖經》幾處經文探討...
從但以理書,我們可以歸納三點來鼓勵在困境中的弟兄姊妹...
這段話看起來非常屬靈,也很得體,這就是巴蘭,言語上無懈可擊...從舊約到啟示錄,「巴蘭的教訓」未曾消失,甚至成為末後教會的絆腳石。
以弗所書的前半段在談教會是如何形成,以弗所書的後半段則是在談...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