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耶穌很愛你的...加油加油!」這句話很萬用,但不萬能...你先去愛他比較實際!

不久前跟一個基督徒大學生討論聖經,當我問到他讀經的感想時...

他講了一陣子後,有一點不好意思的說:「我覺得我的答案都很標準答案呢...」然後尷尬的看了我一眼...

 

我就笑了一下說:「沒有關係,謝謝你的分享,標準答案很好啊,我也是聽標準答案長大的!但是,在我長大以後了,遇到太多「標準情況」以外的基督徒後...我發現我的標準答案的確可以讓他們『無可反駁』,但同時的也給了他們更多的無言、無感、無人了解的感受...在這種情況下,給他們標準答案,對於貼近我們彼此關係毫無幫助啊...」

 

什麼是標準答案?

 

基督徒就是要穩定的「守主日」啊,因為基督徒不可停止聚會...所以你現在的教會生活還好嗎?

 

等等...守主日確實重要,但它其實並不完全等同於教會生活與安息日的概念耶...甚至兩者還有段距離喔....與其用經文來鼓勵他們守主日,那可不可以我們先貼近他們的生活,與他們建立生活化的關係後再這樣說...「不可停止聚會」這句話真的被濫用太多次了啦!

 

每天靈修是「必要的」啊...

當然必要!但沒有好的屬靈環境、沒有領袖帶領,聽到這句話的人只會有更多罪惡感,到不如開始跟他每日陪讀靈修。

 

耶穌很愛你的...加油加油!

這句話很萬用,但不萬能...你先去愛他比較實際!

 

嗯...順服就會蒙福...!

通常講的人自己也講的有點心虛,因為到底是順服教會體制還是神呢?

 

喔喔..你們自己有家庭祭壇喔...嗯,但還是要有教會生活喔...要不然孩子會沒有屬靈同伴...

 

聽到這段我快吐血...其實孩子還小時,父母親就是他們絕佳的屬靈同伴啊~而且是完全無法被取代的...!有家庭祭壇的孩子超蒙福的喔!而且兩三個人奉主的名聚會就已經在活出教會的本質了,難道一定要去到特定地點才叫作教會嗎?教堂活動跟教會生活差很多~

 

我們可以看到,標準答案之所以叫「標準」答案,就是因為它是設計給「標準」大眾的。

 

但是當人會常常反思信仰時,標準答案就很明顯的「不夠了」。

 

它一定不會錯,但它也不全然是對的。它是解答沒錯,卻也終究無法滿足每一個人的疑惑,特別是那些在教會傳統體制以外的人,因為他們不夠標準啊!

 

有些基督徒很可愛,因為基督釋放了我們,使我們不再做罪的奴僕了(加5:1),基督也不再定罪我們,乃是藉著聖靈使我們認罪(羅8:1)。

 

但他們從屬世文化的坑又跳進了另外一個「宗教型態的坑...

 

有些人常常自責自己沒有靈修,殊不知他們越有這種心態,他們的靈修就會越沒有屬靈的得著!帶著奴僕心態來靈修的人,其實不一定有親近到神...反而可能只是在安撫自己奴僕的心態。

 

有些人覺得放下課業、放下家庭時間去滿足教會「活動」的工作項目才叫做「服事神」,但這就是典型的以教會體制,而非教會生活為根基的宗教思想。

 

在「標準答案」形成的過程中,其實很巧妙的避開了一些很敏感的話題...所以它完全不會得罪人,但往往它也很難真實的幫助到人。

 

它帶給我們宗教安全感,但跟真實的信仰還是有一段落差。它會讓聽到的人繼續點頭稱是,但下一秒眼神看旁邊,然後心裡卻又有說不出來的奇怪。標準答案可以被用的很好,但它只要被濫用,就會變成我們俗稱的「屬靈的陳腔濫調」。

 

我完全相信基督信仰是每一個人生命的解答, 它必然的使我們發自內心的喜樂、經歷思想上的豁然開朗,並心靈上的如釋重負。

 

這是我所擁抱的信仰,也是值得用一輩子跟隨的信念。

 

而如今的我非常確信:「沒有經過反思的信仰 ,終究只會讓你隨波逐流的走進宗教的捆綁裡。」

 

沒有經過反思的信仰,就像沒有翻面讀牛排....一面太焦、一面太生啊。

 

一般盲從者會持續的被宗教的型態所捆綁,卻疏遠了信仰的真實。他們會越服事越勞苦,不服事又覺得自己沒有價值。

 

更甚的人,會成為宗教逼迫者。有些人擅長用人情壓力、威脅利誘、道德勸說、標準答案,來帶給別人定罪感、罪疚感,藉此推動人參與服事或體制內的活動。他們也藉這些方式,來舒緩自己隱隱作痛、甚至已經麻木不仁的宗教心態。

 

我珍惜所有的教會服事者,就是因為這樣,我才期望我們能夠越服事越喜樂,因為甘心樂意的祭,才能蒙神悅納。

 

共勉之~

 

(文章授權/陳思國)

author

陳思國

基督教書房暢銷書作家,著有《被翻轉的男孩》、《醉在聖靈裡》、《內室禱告手冊》,致力於各處巡迴講道,同時推廣內室禱告與聖靈權能事奉的操練,現為神國翻轉教會主責傳道。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