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前一陣子筆者參加一場演講,聽到奧美集團董事長白崇亮分享有關感恩節午餐會籌備的故事,覺得相當感動。

談到在公司裡辦感恩節午餐會,是因為一位也是基督徒的新進女員工偶然向他提議,想搭配感恩節舉辦辦公室組織聚會。這位員工在一年多前受洗,進公司也才半年多,卻很有工作能力。

到了感恩節當天,這位姊妹籌備好所有事情,發了卡片到各部門,還製作很感人的投影片,在午餐聚會中播放,鉅細靡遺感謝大小部門,資深員工與年輕同仁,甚至經常被遺忘的資訊部門,都被認真感謝了一番,該部門的某個員工大受感動,回了一封很長的信。

接著這位姊妹邀請在場 20餘人分享一件這一年來最感恩的事情。會後,這位姊妹送給與會者2張卡片,一張是寫著「God Bless You」的祝福,B代表身體(Body)健康、L是勞工(Labors)業績長紅、E是情緒(Emotion)管理高,S是社交(Social)人際關係良好,另一個S是精神(Spirit)靈命得安慰;另一張則寫著經句。

這是一場非常成功的感恩節聚會,因為這位姊妹以專業,做出有水準的規劃,使用「消費者的語言」,讓那些素來高傲且頗有想法的人們樂意參加聚會。一場午餐聚會,讓忙碌的職場世界慢了下來,大家思考感恩的事情,白崇亮說這位年輕的姊妹做到了董事長都做不到的事情,他很感恩且感動。

身為企業主,白崇亮經過這件事情後,了解基督徒在企業裡組織聚會、傳福音,會在意的事情有三:

1. 此人平時的工作能力、風評與評價?
2. 舉辦聚會的時間和地點?會不會佔用上班時間或延誤工作行程?像是這位姊妹舉辦的感恩節聚餐順利結束,沒有延誤到下午的工作行程,是非常好的事情。
3. 在辦公室組織的聚會或團契,越自然越好,最好是自發性的,容易參與的最好。

相信年輕人、給予機會 讓草莓族脫胎換骨

多給予年輕人訓練的機會,就不再是需要捧在手心小心呵護的草莓族了。

多給予年輕人訓練的機會,就不再是需要捧在手心小心呵護的草莓族了。

很多媒體與年齡較長的人,喜歡用「草莓族」等貶抑的字眼來形容七、八年級生。的確,由於少子化與家長溺愛,有些年輕人抗壓性變低,但絕非所有年輕人都如此,而此現象也絕非不能被改變,基督信仰正是領人改變生命的信仰,關鍵在於是否真相信《聖經》上說的,「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做信徒的榜樣」。我們是否願意興起年輕世代的弟兄姊妹,鼓勵他們更多承擔服事與傳福音的工作?

舉個簡單的例子,以前教會的青年總是在聚會後主動整理環境,像是在愛宴後幫忙收拾、清洗碗盤、整理會場,今天的年輕信徒或許是因為家庭教育裡沒有「做家事」這一環,經常吃完愛宴後就四散,留下一堆工作給「負責的同工」。

另外,有些教會的打掃工作,也開始外包給專門的清潔公司,以前這些工作都是全教會一起動手打掃的,按團契或小組分配打掃區域,很快就完成,感覺很像一家人一起大掃除。

筆者常在想,會不會是因為大人們慣壞,才讓年輕人變成草莓族的?奧美的這位年輕姊妹正以行動為見證,年輕一樣能承擔重責大任,負起神的軛,或許該試著更多的相信年輕人,給他們機會證明能力,不要這麼快就以刻板印象支持自己內心的預設立場,或許這才是真正幫助年輕世代走出低抗壓性,成為基督精兵的好方法。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