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謝達明院牧。

謝達明院牧。 (攝影/記者王志宏)

從事臨終關顧、院牧事工逾20年的謝達明院牧(下稱謝院牧),照顧過的末期患癌者及其家屬還不少。但他自己也患上末期癌症,換作別人,可能會埋怨神、變得憤世嫉俗,封閉自己、不想與人接觸。不知道謝院牧是否一點也沒有埋怨神,但他看來沒有憤世嫉俗,也沒有封閉自己,日前更舉辦感恩惜別分享會,與新知舊雨會面之餘,同時是分享神榮耀的好機會。

開場前大家已爭相和謝院牧打招呼,傾談說話。

開場前大家已爭相和謝院牧打招呼,傾談說話。 (攝影/記者王志宏)

出席是一種堅持

每天能起床,還要在沒有痛楚下過平常的生活,並非必然,一般健康的人不會想這些,但身受其害的人卻不得不想。「能見到大家已是恩典,還擔心今天無法出席,早前身上有多種痛楚,我曾修讀CPE(臨床牧關教育課程),知道自己時日無多。」

第一次記者見到他,是在一個月前基督教聯合書展的講座,當時謝院牧已有點消瘦,但仍正常走路,在台上演講和接受記者採訪合共約40分鐘。今次見謝院牧則是坐輪椅,且獨自公開發言只是約10分鐘,身體明顯比以往差,可能是因很痛楚、辛苦和疲憊,但仍願意出席分享會,顯見其英勇且感恩的心。

謝院牧多年的同事林錦濤院牧。

謝院牧多年的同事林錦濤院牧。 (攝影/記者王志宏)

座無虛席

謝院牧從事院牧事工逾20年,服務過大批弟兄姊妹,加上眾多親朋好友,惜別會坐滿整間教會(人數估計逾百人)。活動開始前,謝院牧一進場,大家爭相和他打招呼、傾談說話。活動期間,包括各方好友讀出心聲的環節,主持人請大家簡略說話,因為也有大批與會者有話要和他說。散場要離開時,與會者排隊與他握手說話,且排隊者眾。與其說是惜別會,此次也像婚宴般的人生大事,都是生平認識的友好集結起來,而當時他們對謝院牧的說話,就像把數十年的感情和友誼濃縮起來。

出席人數眾多,又多人踴躍發言,可見謝院牧人緣好、有號召力,或者說,他平常做很多感動別人、或關顧別人的事,他人才會主動前來,當天人數眾多,熱熱鬧鬧,傷感氣氛不大,特別是大家都知道謝院牧是要回天家,見主面,對未來有盼望。

本身是傳道的謝師母,無微不至的照顧謝院牧。

本身是傳道的謝師母,無微不至的照顧謝院牧。 (攝影/記者 王志宏)

一輩子的浪漫

無論是基督教聯合書展的講座,或者今次分享會,都見到謝師母伴隨謝院牧左右,無微不至的照顧謝牧師,實踐婚禮誓詞「你願意嫁給這個男人嗎?愛他、忠誠於他,無論他貧困、患病或者殘疾,直至死亡。」這種一輩子的諾言,說來容易,實踐起來卻是另一回事,然而他們實在是很美的典範。

活多一天,就事奉多一天

有師母妥善照顧的謝牧師,多年院牧事工的經歷,倒不會因著他的離開而被遺忘,其所以用了一年時間,把自己網上的文章,包括探訪、事奉分享重新整理,將推出《跨越生死的院牧事奉》一書。

散場時謝院牧和大家握手道別。

散場時謝院牧和大家握手道別。 (攝影/記者王志宏)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他使我的靈魂甦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福杯滿溢。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詩篇23篇

【為今日報臉書按讚 成為轉化社群媒體勇士】

逾百萬讀者都喜歡看,24小時陪你用「新聞」看見「基督視野」

● 手機立即加入:(點我)
● 掃行動條碼: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