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剛剛抽到了1間8個人聚會的教會。」莊信仁自就讀神學院起,就明白自身呼召在「青年」族群,然畢業之際,「如意算盤」卻被神徹底打破,竟抽籤來到了「只有8個長輩」的雲林水林長老教會。
看著一個個年邁長輩會友,他不禁因恐懼而泛淚,對神說:「這玩笑實在開的有點大…我是不是可以『不要在這裡』?」
直到神透過師母的口,接二連三說了「一句話」,莊信仁才跪地悔改,並立下一個目標:委身水林起碼10年!
迄今16年走來,教會已徹底「蛻變」,不僅規模達百人,估計65%為第一代信徒,其中七成聚會年齡在40歲以下,長執平均32.5歲。
教會儀式聊若指掌的牧二代
沒有經歷神,我就跪地不起
出身基督教家庭的莊信仁,父親為莊世雄牧師,他自小在教會成長,每個禮拜乖乖做好該做的事;然熟悉基督教儀式,並不等於真正認識神。
直到高中時,莊信仁隨敬拜團去參加特會,大會中,同儕都深受感動,只有他在狀況外,好像一個「路人甲」,完全不了解他們為何又哭又笑…「這才第一次,我開始很深切地渴望認識上帝。」
莊信仁先是和神「談條件」,表示只要能「經歷神」,自己就獻上一切。這份渴望越發濃烈,直到最後一晚,他跪著對神說:「如果祢不讓我經歷祢,我就不起來。」那一刻,他第一次與神相遇了,成為蒙召起點。
逃避時遇轉折,再次交託主權
飛行少年蒙召服事下一個世代
在牧家長大的莊信仁,十分了解做牧者的辛勞,特會後開始逃避「成為牧師」的想法;即使有感動全職,卻只想透過「賺錢」來回應神。
直到當兵時,生命出現重大轉折。
原本,他對未來計劃滿滿,然那段期間人生頓時嘗盡虛空,不僅自幼親密的外婆離世,又逢當時的女友兵變,才醒悟到,人無法掌握生命,而再次謙卑回到主前。「如果祢還願意用我,就求祢使用。」
退伍後不久,莊信仁報考台灣神學院,從大學部教會與社會系開始讀,並專攻青少年相關領域;2002年大學畢業後,為接觸高風險青少年,而實習於基督教機構和萬華的少年服務中心,三年後再就讀道碩。
他說:「其實早年,我也是一個『飛行少年』,時常惹禍、外面有的沒的朋友一堆,所以很能同理這些孩子們的處境。」
背部劇烈疼痛得神蹟醫治
神的愛補滿了生命的缺口
神學院期間,莊信仁曾經歷到一次深刻的醫治釋放。
早年勤運動的他,因傷害累積致背部疼痛,嚴重時甚至無法即刻起床,需花半小時滾到床邊、請師母協助著襪,再穿起束腰硬撐著去上課。
一次,林鴻信老師為調查聖靈論,帶隊前往新竹尖石鄉田埔教會;莊信仁因已答應駕駛福音車載同學,當時即使背痛,仍堅持服用雙倍止痛錠來跟隊。半夜時,他從夢中痛醒,便連滾帶爬下了床、往會堂走去。
他俯伏禱告,一時間,年少輕狂的荒唐過往一一浮現,罪中記憶讓其深感不配服事,便懇求神:「如果可以,祢把我帶走好了,不要讓我那麼辛苦…我沒有資格服事祢…」
不知不覺,就在淚水中睡著了。
清晨一早,莊信仁仍堅持開車載同學上山。在禱告山上,田埔教會的長老們為學生們禱告;輪到他時,瞬間全身彷彿著了火、在低溫的高山上卻汗流浹背——神的醫治臨到,當下背部完全不痛了!
長老們也用母語向他發預言,透過翻譯,三人一致所說的都是:「上帝很愛你。」
莊信仁感動回憶:「我想,這是我生命的解答,正當自覺不配、不堪時,神就透過愛與醫治贖回了我,讓我在軟弱中,因為祂的愛而變得完全;我的破碎就在那一刻,被神補滿了。」
服事「如意算盤」被神徹底打破
青年事工專業卻到偏鄉8人教會?
從大學起,莊信仁就確定了服事目標:致力於青年事工。
1998至2008年,十年磨一劍,他集中心力裝備,畢業之際,即打算透過申請成為長老教會大專中心的牧者;主動毛遂自薦的他,前途因「專業背景」看來一片光明。
但就在受派前的訓練會上,他才得知,該年申請牧者的教會數突然變多,因而無法受派到中心,必須同樣參與抽籤。
當亮籤看到「嘉義中會」時,莊信仁知道,自己即將前往雲林縣的水林教會,因該中會只有這間教會申請牧者;他隨即發了一封短訊告知師母,五分鐘後,師母也回傳一封簡訊給他。
「恭喜你!你剛剛抽到了1間8個人聚會的教會。」
教會經驗中對偏鄉毫無概念
「這玩笑實在開的有點大」
雲林水林教會的處境,和莊信仁想像的截然不同。
當時,教會不僅只剩下8名長輩,兒童主日學也已停辦31年。
34年來,該教會無正式牧者,乃由一位囑託傳道陪伴教會,長執們眼見農村時期的興旺,到目睹社會結構改變後,兒少從40到0人,無青年返鄉聚會,教會呈現「高齡化」狀態,遂提出申請傳道人,希望教會仍有機會改變。
8月即將成為傳道,7月底參與禮拜時,莊信仁看著前排一個個年邁長輩,不禁因恐懼擔憂而泛淚,從小到大,他的教會經驗僅限於都會區,「水林相對什麼都沒有,我就跟神說:『這玩笑實在開的有點大』…」
他開始跟神角力:「我是不是可以『不要在這裡』?」
如果上帝要你去那裡
今天你就不會在這裡
有趣的是,沒多久,莊信仁竟開始陸續接到一些「邀請」。
許多人知道其專業與恩賜,紛紛表明,可以等他通過牧師資格後再去就任。起初,莊信仁開心地跟師母說:「你看,上帝正告訴我,抽籤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不然,怎麼會有這些來電邀請呢?」
滿有智慧的師母,始終如一只回答一句話:「如果上帝要你去那裡,今天你就不會在這裡。」
莊信仁被潑了冷水,只能摸摸鼻子表示「認同」。然而,邀請電話竟接二連三地打來,而每一次,他和師母分享,對方就只說那同一句話。
聽了幾次後,莊信仁突然意識到:「這句話,其實不是師母在對我說,是上帝在對我說話。」「光」扎進了內心,他立刻跪下認罪。
「神啊,求祢赦免我!這輩子從小到大,我都說祢是我的主,卻從來沒有以祢為主,總是用自己的想像、走在自己的計畫裡,說要為祢做大事、要怎樣怎樣,卻都是以自我為中心…」
進而,他求神讓自己明白:「到底,祢派我來水林,祢的心意是什麼?」
之後,他與師母同心禱告、立下了一個目標:委身水林起碼10年。
盼望至少,要為這全台平地「鄉鎮人口負成長率第一名」的地區,栽培出一些可轉化教會的青年門徒。
定意委身,就見神奇妙動工
而奇妙的是,定意委身後,莊信仁就開始看見神的動工。
當時,一位國中基督徒教師剛好來水林教書一年,對方把學生帶來教會,沒多久,莊信仁也開始推動兒童主日學,陸續有孩子進到教會。
「當人真正委身在神的計畫時,所見的,就不再是一般眼中的有錢沒錢,而是能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能看見生命的需要、去陪伴神所託付的羊群。」一路走來,竟已16年寒暑,莊信仁且見證果子倍增。
目前,水林教會規模達百人,估計65%為第一代信徒,其中七成聚會年齡在40歲以下,長執平均32.5歲,整體年齡層也涵蓋學齡前到松年,均勻完整。
莊信仁說:「我們的長輩們,一直等到這些孩子長大、接棒,所以現在長執非常年輕化,對於偏鄉教會來說,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情況。」目前,也有兩位青年正就讀神學院,未來將與牧者同行服事。
從「第一群孩子」開始回應呼召
青年返鄉的稀奇事開始影響社區
神在偏鄉,有祂奇妙的生命計畫。
莊信仁分享,所帶的「第一群孩子」,從小到大都以行動回應神,他們自高中起就決定返鄉服事,而放棄世人眼中「更好的學校」;為了每周能從各地回水林,只選擇「台中以南、屏東以北」的大學。
這對人口外流嚴重的地區而言,相當少見,甚至一度引起父母的焦慮:為什麼不留在學校念書就好?
為讓家長放心,他們更捨棄周間精彩的社團,努力預備好所有報告、考試,孩子成績個個平均85分以上。
堅持到後來,家長反倒於有榮焉;而青年委身教會,更是出於一份明白,知道自己在偏鄉信主,不是為了去追求過更好的生活,而是要回應神的計畫,因而畢業後,也有不少人返鄉工作,或擔任當地國中老師、在隔壁鄉鎮從事社工等。
這件稀奇的事,開始影響到社區,人們漸漸對教會改觀。
過去,一個水果攤老闆對教會興趣缺缺,一次巧遇下,莊信仁才發現,對方不僅默默關注教會許久,並大方肯定教會的教導;又如學校主任,親自見證打架惹事的孩子,進教會後變得溫柔熱心,於是甚至主動鼓勵家長:「你們願意的話,就把孩子送去教會。」
莊信仁說:「這樣的見證其實多到說不完。」神不僅改變了個人與教會,更正在延伸祝福進入社區。
一粒麥子死了就結出子粒
「我們一起,為教會努力」
回顧開花結果的過程,莊信仁想起一個奇妙的「立約時刻」。
在就職快滿三年時(傳道考試前),莊信仁邀請了一對神學院的學弟妹來到當地,看看有無感動前來服事?然而,不是負責水林教會,而是共同分擔另一間四湖教會;但孩子們見狀,以為他在找人接班。
「傳道傳道你不要走。」一個小六的孩子懇求他,當下,莊信仁順勢打趣地說:「你們都希望傳道留下來,但你們長大以後,就通通都走掉了,我留下來不就像是在養老,等你們回來探望我?」
接著他又說:「你們希望傳道留下來,那你們要不要一起?我們一起,來為這間教會努力?」這群孩子,當時就鐵了心回應莊信仁:
「傳道你留,我就留。」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翰福音12:24)
「真的,就從那時開始,」莊信仁說:「我們一路走來,一起思索:神對鄉下教會的心意是什麼?祂要帶來什麼改變?這群孩子現在都長大約30歲,大家都擔任核心同工,成為教會很重要的長執。」
神能興起水林教會
就能興起每個地方
人們總喜歡問莊信仁,牧師都是怎麼規劃的?16年來,竟能把教會從過往狀態帶到現在、且如此增長?
對此,莊信仁只有一個答案:
「委身,眼光就會轉變,把空間留給上帝、只做一件事,就是:眼前,神要你去做的。」
水林教會蛻變的經驗,其實不在於「公式化的策略」,好像照做就能改變偏鄉,事實上,每間教會都有神所預備的特殊計畫,無論在鄉村或都市。
「神讓我們明白一件事,」莊信仁說:「就是唯有每個教會中的傳道人跟弟兄姐妹,願意深度委身,才能真實看見自己獨特的任務。」
而,若「什麼都沒有的水林」,神都能興起,祂一樣能興起每個地方!
相關閱讀》
雲林水林長老教會》長輩篇「我們希望你把孩子帶進來」 在蒙召處盡己所能,這間教會復興最感人關鍵在「長輩」
會友從8人至破百,水林教會蒙神翻轉! 莊信仁:神的教會非人手所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