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破除核安假象」記者會,於長老教會總會舉行。

「破除核安假象」記者會,於長老教會總會舉行。 (攝影/記者林純如)

311東日本大地震滿3年,海嘯造成福島第一核電廠核災事故,再度引爆核安議題,日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副議長羅仁貴牧師率團,前往日本仙台參加「對抗核能安全神話」國際會議,返台後於長老教會總會召開「破除核安假象」東日本大震災國際會議記者會,帶回第一線的災民狀況,再度呼籲台灣應建立非核家園。

核汙染影響層面廣 禍延子孫

福島核電廠外200公里的農產品,輻射值處於危險範圍,顯示核能汙染嚴重程度。

福島核電廠外200公里的農產品,輻射值處於危險範圍,顯示核能汙染嚴重程度。 (攝影/記者林純如)

近日,距福島發電廠200公里外的農產品,也被檢測發現輻射值處於危險範圍。走進災區,不只食安問題嚴重,許多家庭也面臨危機,有媳婦考量孩子健康,私下買外地食材烹飪,被只吃在地食材的婆婆發現後,婆媳關係惡化;孕婦深怕下一代受核輻射汙染,要求搬離福島,而丈夫卻想堅守家園,最終導致離婚,也有孕婦不敢生而走上墮胎一途。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婦女事工委員會主委吳娟娟,也觀察到災區媽媽們的憂心。雖然學校保證校內輻射值在安全範圍內,但有些媽媽自備測量儀器,發現校園環境的輻射值都相當高,孩子不但無法在室外玩耍,還須定期檢查甲狀腺。

災民至今仍須清掃屋頂上的輻射塵,將受汙染的廢土翻土丟棄,總體積至今已達約650個東京巨蛋大小,先後放在3年短期、30年中途、海外長期放置場,海外地點卻尚未選定,核汙染廢土處理是不能忽視的核廢料問題。

核能≠經濟發展 台灣核四存留應由人民決定

Sakinu牧師表示,核安被形塑成一種偶像崇拜,實際上是糖衣包裝的毒藥。

Sakinu牧師表示,核安被形塑成一種偶像崇拜,實際上是糖衣包裝的毒藥。 (攝影/記者林純如)

政府慣於將核能與經濟掛勾,一旦不用核電,就會引發能源危機,影響經濟發展,迫使人民接受,這是弱者的無奈。311地震再度讓世人警醒,核能並非絕對安全的能源,一旦發生災害將禍延子孫,因此應全面停用核電。經歷生離死別的福島災民,不求享受現代化的果實,只求一根蠟燭,可以跟家人相聚。

東台灣反核廢聯盟原住民牧師Sakinu表示,核能的安全性被形塑成一種偶像崇拜,實際上是糖衣包裝的毒藥。台灣政府透過政治運作,讓居民接受核電,例如台電發放50億回饋金,或是招待原住民民代、頭目參觀日本青森核廢料廠,進而產生好印象轉向支持,降低廢核聲音。

回到上帝起初創造的美好,是應當要努力的方向。環保團體去年已就正面命題「你是否同意新北市台電公司核能四廠進行裝填核燃料棒試運轉?」提出公投連署,第一階段門檻為10萬份,目前已達成一半,若順利進行,將由人民自己決定是否繼續核四的運作。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