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教會青年國是論壇26日(三)下午,在真理堂舉辦與校園經營有關的實例分享,4大主題為:1)如何打造校園關懷中心;2)三合一議題、營會及工作坊;3)智慧少年的部份;4)如何打造青年實習教會。會中除有主辦單位新生命小組教會的自身案例,也有眾教會的美好見證。

趁著年幼 當記念你的主

「我們都是同一個教會。」洪麗惠牧師代表新生命小組教會開場致詞時,舉傳道書12章1節:「你趁著年糼,衰退的日子尚未來到…當記念你的主」,以此勉勵年輕人當以「記念造你的主」為生命核心,出來「建立教會,完成大使命」。

她認為,所有事工都是從「一個人」開始,並要將這精神傳承下去,因每個人的生命都有目的和獨特計畫。若要問青年事工如何建造?就要回到原點,去問、去記念造我們的主。

2000年神賜給顧其芸牧師約珥書2章28節,經文說到末後的日子有3種人要受聖靈充滿,他們都是神的僕人,就是兒童、年輕人及老年人,其中屬年輕人的事工最不易突破。

因著看見新加坡康希牧師教會的年輕人禱告聲音如洪水般壯闊,「當下我們求主赦免。」如今多年過去,現在新加坡教會可以做的,台灣也可以;在台北教會可以做的,在屏東也可以,並且在「每個地方」都可以;每個教會都不完美,但當眾教會一起分享經驗、並加在一起,就能更完全。

教會青年國是論壇26日下午於真理堂分享校園經營主題,逾300位牧長同工與會,大家同聲禱告,求主賜給各教會異象與智慧,能進入校園,為主贏得靈魂。      (攝影/記者邱子雰)

調和所有事工藍圖 讓萬有充滿新媒體教會

「求主幫助我們,不論工具多新潮,每項事工、品格、公益、公民責任…,都要回到核心,回到神面前。」因為所有事工最重要的,是把人帶到基督面前。

會中提出經營效園的5C策略:1)創意(Creativity)、2)品格(Character)、3)公益(Charity)、4)公民(Citizenship)、5)文化(Culture)。5C背後還有1個核心:「十字架」(Cross),在它之外那圈是教會(Church) ,而包圍所有,也是最大、最外圍的那圈,就是校園(Campus),因此共有8個C,建議教會可將這些概念無限延伸,致力成為新媒體教會。

「只要去發現、滿足需要,只要有愛,就有熱情、就有羊,因為有智慧的必得人。」眾牧長同工也當用「調和法」看手邊的任何工作,「要以建立教會、完成大使命來看校園」,不要三分、四分法,一個新媒體教會要將「校園、流行文化、新媒體」等整合在一起看,要將整個藍圖放在一起,讓萬有充滿在所屬教會中。

藉著5C、5P、5S 打造輔大校園關懷中心

新生命小組教會游璟蓉傳道分享建構「輔大校園關懷中心」的經驗、策略、瓶頸困難及挑戰,說明如何以「5C、5P、5S」的概念來打造校園關懷中心,進入校園、並得著靈魂。

該教會有一個寶貴的武器-彩虹天堂協會,藉著其精神與理念來延伸5C、5P、5S,彷如「人工魚礁」概念,設法改變海洋生態,起初也許看不出什麼果效,但久而久之就會改變「文化」。

教會藉著5C策略將任何「創意」放入校園,如舉辦演唱會,或開辦通識課、教育品格課…等方式,設法接觸、叩門,以贏得5P:學生、家長、社團、老師、行政同工和校長5領域的人,因每個領域人的背後都有家長、職場、連結廠商與社會關係,「這就是我們的生態圈」。

這將組構出很大的網絡系統,使其可以接觸各種不同社群文化,因此發揮很大影響力。團隊認領、接觸、關懷這5領域的人,並尋找基督徒老師成立服事茶會、拜訪校園行政同工,尋求各項活動支持等。

      (攝影/記者邱子雰)

「藉著使用5C,禱告每次進入校園一定要踫到這5領域的人,一次要跑遍5領域」。最後是5S,即透過「聚會、佈道、裝備、事工和團隊」,這5個教會的根基,有智慧的進入校園,但仍須謹慎,勿使家長或學校反彈。

「建立校園宣教心中的使命,是以愛和關懷進入校園,建立宣教中心和關懷中心。」首先要確認校園禾場,求問該校園是否是上帝命定賜下的校園。第二步是叩門,如進入校園辦講座,擔任講座師資,把握任何機會,做到每週都接觸校園。第三步,「最重要的仍要回到同工建造」,致力建造並服事核心同工,為他們生活所有一切禱告,使其能被上帝使用。

最後,教會運用新媒體工具。3年前藉著教會新媒體事工的推動,開始建立Fasion News粉絲頁,訪問學生、社團,甚至幫忙與學生社團建立如同策略聯盟的關係,提升社團知名度,關心並分享輔大和新莊生活與學習層面消息等,藉著經營新媒體社群,教會原本已蹲好馬步、所做的校園工作,立即興旺起來。

現在團隊與校園師生同工成為好朋友,會合辦新生迎新茶會,校方看見該粉絲頁,知道這群基督徒愛校園、愛學校所有人,都知道校園有愛,也知道教會的關懷中心。藉著5C,教會將信、望、愛放入課程中,使同學們有機會認識福音。

運用新媒體幫助門徒多元佈道 將人帶進教會

當我們真實愛、關懷校園孩子時,上帝就會將靈魂交給我們。台北真理堂自1952年起,陸續為青年開辦各式營會,對內建造、對外服事,使門訓不只是上課,更是一種生活。

為深入校園,建造門徒,目前真理堂青年更在台北市各大學校院附近打造「信義學舍」,供各校外地大專生租用。該事工是以聚會活動與生活規範,幫助學生懂得使用聖經的價值觀,建立好品格,活出身心靈健康的生活,並在團體中學習愛與順服,在生活各層面帶出影響力。

周侾甫牧師表示,教會希望藉此切入校園,使學生從舍友進而成為幹部,再成為舍監,並藉著運用新媒體,進行住宿生門徒訓練和佈道事工。

「只要有異象,上帝就會把資源交給我們。」高雄榮美教會陳思恩牧師表示,信實的上帝真的賜下一個90坪的場地,成為教會進行校園關懷事工的根據地。初期團隊以各種名義進入學校,但成效不彰,之後轉變,回到「經營校園而非學生」。目前其接辦學校每屆新生品格訓練,另有學校開放校園提供他們做「兩性經營」課程,看見果效。

新生命小組教會洪麗惠牧師開場分享新媒體校園經營理念,鼓勵與會牧長同工們一同回到原點,就是記念造我們的主。      (攝影/記者邱子雰)

然而,焦點仍是如何將學生帶到教會辦活動。他們透過學校推動志工營,每次招收約150~200人,因協助將政府資源導入學校,使關懷中心漸具公信力,爭取到校方的認同,同時也避去「傳教」的爭議。

「校園關懷中心若基於生命理念而深入校園,學校可以感受得到。」陳思恩除舉辦營會,也設法建構各大、中、小型平台。自沒資源到有資源,自小到大,上帝祝福該校園關懷中心,「自點擴展到面的關鍵,在於平台。」目前大型的平台是「夢想季」,舉辦十多項比賽;中型平台是寒暑假營會;小型平台是迎新、與其他校園連結辦活動,因此興起一些素人團隊。

但重要的不是有才華的人誕生出來,最重要的是他們能被門訓而成為領袖,「因為只要有一個門徒,那裡就會成為一個教會!」致力幫助學生扎根,有異象、使命,盡力建造、挑旺他們,「往往校園工作是自一個學生開始的」。

其具體作法是幫助學生成立「多元化」佈道小組,接著開始建立真正的小組,學習帶領團隊、牧養同學。他認為,校園工作的新媒體必須完全跟門徒作結合,「門徒才是新媒體虛實整合的關鍵」。

校園關懷中心的目的,是將粉絲群帶入教會,並被裝備成為門徒。教會若有門徒就可讓虛實無縫接軌,藉著養育過程,使其真實現身在教會中。新媒體是進入校園的管道之一,但最終是要完成真正大使命-將他們帶進教會。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