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news-details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同學,你問我初信耶穌時的狀況,我很樂意與你們分享。

高三時,同學邀我去教會的高中團契。那教會名叫「會幕堂」,位於中山北路的巷子裡,牧師名叫陳中明。他經常來團契講道,每次都講「羅馬書」。他容易流汗,經常邊講道,邊用手帕擦汗。他的聲音沙啞,有時喘不過氣似的,我稱他是「羅馬書的傳道人」。

感謝主耶穌,牧師將聖經的核心真理—耶穌基督的寶血與十字架,教導我認識。打下信仰的基礎,是在耶穌基督救恩的磐石上。

我的輔導是陳毓華姊姊,當時她是臺大的學生。聚會前,她一定招聚大家,先到禱告室裡禱告。她要聽到我們一個、一個開口禱告。末了,才放人去聚會。當時,她很兇,誰不開口,就要誰負責結束禱告。我很怕她,也很感謝她的堅持,我會開口禱告。

團契聚會常安排同學們作見證,與分享,他們也讓我講一次。我很緊張,講的結巴。不過我體會到信仰不祇是內心的改變,可以活出來,說出去,成為眾人前的見證。我唸大學時,常在班上做見證,同學們給我取個外號---牧師。我一生祇當四年的牧師,在大學時。

團契聚會都唱「校園詩歌」,每首歌都從第一節,唱到最後一節。我體會一首美好的詩歌,本身就是一篇完整的信息。我常記下詩歌,行路時,下課時、搭公車時唱。唱詩歌,讓我學習與主同行。

聚會後,還有些點心與自由交通。我大部分時間,是聽人家講。每次聚會,都很喜樂。

我在會幕堂聚會的時間很短,唸大學時,就參加中壢的教會。

我永遠感謝在我初信時,陪伴我的牧師、輔導與同學,為他們感謝主。

(文章授權/張文亮教授臉書)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