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掃羅將女兒米甲嫁給大衛,只是沒想到當初倆人的「愛慕」,經一連串歷程演變成「輕看」。(圖/shutterstock)

自古以來,皇室與平民間的愛情故事總是引人入勝。

 

米甲貴為以色列的公主,《聖經》形容她的父親—掃羅,比以色列人高出一個頭,身材健壯又俊美,米甲的美麗可見一斑。而大衛雖出身低微,但憑藉擊殺歌利亞的勇氣與智慧,逐漸受到人民愛戴。

 

這段跨越社會階層的愛情,因掃羅王的陰謀和政治鬥爭而曲折離奇,卻也因此更動人心弦。讓我們走進這段充滿波折的婚姻故事,從中汲取珍貴的教訓。

  • news-details
  • 掃羅利用女兒米甲,要大衛與非利士人作戰,且期望他戰死沙場。(圖/shutterstock)

大衛和米甲婚姻中的5個錯誤

撒母耳記上18:20-27,當掃羅知道女兒米甲愛上大衛後,要大衛與非利士人作戰,並期望他在戰鬥中陣亡。

 

儘管父親對自己的婚姻有險惡的計畫,不過米甲對大衛懷有真摯的感情,幫助他逃離掃羅的怒氣,甚至過程中跟父親撒謊。

 

這意味著米甲站在當時是無名小卒的先生這邊,不惜對抗父親,也就是國家中最有權勢的人,在他們之間有濃烈的愛。

 

可惜的是,因掃羅的追殺,導致新婚夫婦分離,大衛不得不逃亡,而米甲被父親嫁給迦琳人拉億的兒子帕鐵。

 

《聖經》中最後一次看到大衛和米甲在一起,在撒母耳記上第19章,他們直到撒母耳記下第6章才重聚。

 

過程中,掃羅和他的長子約拿單戰死在沙場;掃羅家和大衛家爭戰許久,然大衛家日見強盛,掃羅家日見衰弱,在這局勢下,大衛透過掃羅倖存的兒子伊施波設要回米甲。

 

不過,倆人多年未見、歷經風霜,不再是當年純情的愛。

 

撒母耳記下6:14-23,當耶和華的約櫃進了大衛城,米甲從窗戶裡觀看,見大衛在耶和華面前,穿著細麻布的以弗得極力踴躍跳舞,心裡就輕視他。

 

從這時開始,他們的婚姻走下坡,且一去不回頭。

 

這一章以遺憾的宣告作為結束:「掃羅的女兒米甲,直到死日,沒有生養兒女。(撒母耳記下6:23)」很可能是大衛在發生這件事後,拒絕再與她同床共枕。

  • news-details
  • 左,米甲將大衛從窗戶裡縋下去,躲避掃羅的怒氣,只是沒想到當初倆人的「愛慕」,經一連串歷程演變成「輕看」。(圖/shutterstock)

Crosswalk.com專欄作家奧黛麗.大衛海塞爾(Audrey Davidheiser)博士,因而點出大衛跟米甲婚姻中的5點錯誤,幫助大家避免重蹈覆轍。

 

1)避免輕蔑配偶

「輕蔑」與「尊重」相反,當輕蔑於心裡萌芽,最終會蔓延成話語,惡化關係。

 

2)夫妻相聚時,口出仁慈話語,用愛和溫柔態度對待對方

對現代大多數夫妻來說,工作會導致「經常性的分離」,應重視與配偶重聚的時刻,下班見面時,訓練嘴巴只說仁慈的話吧!

 

如箴言31:26說:「她開口就發智慧,她舌上有仁慈的法則。」相信如此做,當天剩下的時間,倆人互動會充滿愛跟溫柔。

 

3)當夫妻引發衝突時,不要火上澆油

大衛喜歡被妻子謾罵?從經文看,很明顯答案是否定的,不過他的回應加劇了夫妻爭吵。

 

撒母耳記下6:20-21,「大衛回家要給眷屬祝福;掃羅的女兒米甲出來迎接他,說:以色列王今日在臣僕的婢女眼前露體,如同一個輕賤人無恥露體一樣,有好大的榮耀啊!

大衛對米甲說:這是在耶和華面前;耶和華已揀選我,廢了你父和你父的全家,立我作耶和華民以色列的君,所以我必在耶和華面前跳舞。


大衛的尖酸回應可能冒犯了米甲,使她很難不做出同樣回應,以致關係不斷惡化。

 

4)避免報復心態

迎約櫃進城後,大衛想到第一件事就是回家祝福家人,其中包含米甲,然在他還沒來得及打招呼前,米甲就發動攻擊,諷刺他身為以色列王,卻如輕賤人無恥露體跳舞。

 

現實生活中,我們結束忙碌工作想回家跟配偶依偎,但或許對方正好過了很艱難的一天,所以沒有張開雙臂歡迎你回家,甚至挑起事端爭吵,這時我們或許可以問:「親愛的,發生了什麼事?什麼事情讓你心煩意亂?」以愛跟關心回應問候。

 

5)應反思關係衝突

當伊施波設打發人,將米甲從先生帕鐵那裡接回來,米甲丈夫一路跟著,一邊走一邊哭,直跟到巴戶琳。照理說,他們的婚姻關係應不錯,帕鐵對失去妻子感到悲痛,那米甲有機會哀悼跟帕鐵的關係嗎?

 

我們不得而知。不過根據統計,第二段婚姻約有65%會以離婚收場,高於首次結婚的離婚率。

 

有專家解釋說,某種程度上是因離婚者快速步入下一段婚姻,沒來得及反思上段失敗的婚姻,及醫治上段婚姻造成的創傷

大衛跟米甲婚姻

先天不足,後天失調

台中山城靈糧堂牧師方昌譽接受本報專訪分享,大衛跟米甲的婚姻有當時的時空背景,不過大致來看,先天不足、後天失調

 

因《聖經》只說米甲愛大衛,卻無清楚描述大衛心意為何?而掃羅僅在政治考量下,將米甲嫁給大衛,利用米甲跟大衛的關係對抗非利士人,可見,夫妻關係起初就沒有很好的基礎

 

再加上大衛被掃羅追殺,夫妻被迫分離、再度相逢後,後天卻無很好的幫助者,居中幫忙修復關係

 

然而,現代夫妻可以善用教會婚姻輔導和其他資源輔助,使婚姻甜蜜又長久。可惜的是,根據其觀察和政府公布的數據,現在的人比起「結婚」,較重視「婚禮」,會精心為婚禮設計安排。

 

婚姻在信仰角度是捨己、委身,要放下自己去學習成長,為婚姻、家庭花費精力經營,無法一蹴可及。

 

大家多願意花時間、金錢,學習才藝、技能或投資理財,但鮮少主動學習如何「當好丈夫、妻子,除了教會,看重這方面的人在社會學來說,仍偏少數。

 

學校中或許有親子教育課程,但是目標是「成為好父親、母親」,平時似乎沒有「經營夫妻關係」方面的課程。

 

從大衛跟米甲的婚姻關係,方昌譽提醒,鼓勵夫妻平時應重視雙方關係,善用教會婚姻輔導資源,關係需持續經營,才能長久又幸福。

  • news-details
  • 婚姻關係需刻意經營,而經營是不斷持續的歷程。(圖/shutterstock)
  • news-details
  • 方昌譽牧師與師母甜蜜合照。他分享,輔導夫妻衝突時,多會問彼此適才配偶說的重點是什麼,藉此達到聆聽、理解,找到解決衝突的方法。(圖/資料照)

溝通總是各說各話?對方的重點你聽到了嗎

方昌譽的婚姻輔導經驗中,「溝通各說各話」是大多夫妻的衝突來源,主要是因彼此來自不同原生家庭,導致價值觀差異。

 

夫妻帶著問題前來求助時,因彼此都在自己的情緒、著重點上,所以他常會問對方:「配偶適才說的重點是什麼?」藉此讓夫妻確實做到聆聽、理解對方需要,再從中找到解決的方法,大多夫妻在這之後,就容易化解了衝突

 

針對奧黛麗提出的第5點「應反思關係衝突」,方昌譽相當認同,因「溝通」就是要發現倆人爭吵的原因、在意的點,如此關係才會成長茁壯,因此他常勸來談者:「多替別人(配偶)想,少為自己求!

 

配偶可能有些難題無法突破,我們可以因著愛相互理解;又或在某些事上有不同見解,即便自己的意見較好,但對方採取另一種方式一定有其考量,若秉持「隨便你,我懶得理你!」之態度,就難以體諒、包容對方,並錯過更認識彼此的機會。

 

再回來看大衛跟米甲的互動,因大衛在耶和華面前,穿著細麻布跳舞而輕看他的對話中,米甲有其價值判斷,而大衛的回覆闡述信仰核心:「我在神面前算什麼?」信仰上是很好的回答,不過要達到同樣的目的,他能否用溫柔、安慰的方式勸慰米甲呢?

 

方昌譽相信是可以的,藉著合宜的話,有機會呈現真理同時又能引導配偶,而非用真理來打壓對方

 

也許米甲的屬靈生命程度就是如此,但我們做為家人、配偶、同伴的,更需要去勸慰;就像哥林多後書11:29說,「有誰軟弱我不軟弱呢?有誰跌倒我不焦急呢?」用愛心取代藐視說話,相信關係會更緊密。

  • news-details
  • 米甲因大衛在耶和華面前,穿著細麻布踴躍跳舞而輕看他。(圖/shutterstock)

配偶的錯誤,也是我的錯誤

訪談尾聲,方昌譽以創世記2:23-24共勉,「那人說:『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稱她為女人,因為她是從男人身上取出來的。』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聯合,二人成為一體。

 

經文指出婚姻中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而配偶的錯誤也是我的錯誤,他/她的軟弱也是我的軟弱,他/她的困難也是我的困難,雖彼此為獨立個體,不過婚姻關係中已成為共同體。

 

有「夫妻一體」的認知後,便願意捨己,能明白藐視對方,也就是藐視自己,簡單說,夫妻榮辱與共,配偶的事情不應也不能置身事外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