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信主愈久,愈困惑?

「信主愈久,愈困惑?」

 

「哪會啊?愈事奉愈甘甜啦!」

 

「甘甜只是一個過程而已,等你服事夠久,你就知道,一切都是『虛空的虛空』…」

 

以上對話是某些基督徒在信仰過程中很容易遇到的狀況。

 

信仰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波動難免,這些起伏都為了讓我們更多檢視自己有沒有偏離航道,有時候校正定位,破繭而出,有時候卻也執迷不悟,一路錯到底,所以對信仰的質疑會一直持續,只為了保持清醒,這是好事。

 

通常,我們會遇到二種障礙,一種是來自對教義的體會,另一種是來自對體制的衝撞。不管哪一種,這都是信仰的必然,不過第二種顯然殺傷力更大。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信仰受傷甚至不再參與教會的歷程:

 

一個人覺得生命空虛→開始進入慕道→經歷一些感動→決定受洗歸主→接受裝備造就→開始穩定聚會→投入教會服事→享受服事甘甜→傳福音領人歸主→更多得到肯定而更多投入服事→時間開始不夠,壓力開始增加→決定靠主得勝,繼續苦撐(至此大約2-5年,每人快慢不一)→質疑自己生活方式→還是決定靠主勝過→服事至此聽過太多教會內幕,內心疲憊想休息→信仰變成負擔卻又無法跳脫→發生某關鍵事件,開始認真考慮卸下服事甚至換教會→天人交戰→告訴自己有人的地方就有問題→受不了,辭去服事→親身經歷背後對你許多批判(原來以前聽到的都是真的…)→心灰意冷,黯然神傷→看破紅塵,遠離教會圈。

 

以上的例子當然不是「每個人」,但多多少少有這些類似的心路歷程,我從小在教會,多少體會一二,由於我們都很愛教會,所以在華人文化影響下會自動為教會團體合理化,像我從小接受的教導就是「絕不能說教會壞話,此舉嚴重得罪上帝」,等到我自己有能力解讀聖經,我才發現先知一天到晚罵教會(舊約以色列團體就是今日教會前身),也才體會華人威權背景會讓人靠近權力核心,然後討好權威,宣誓效忠,但這剛好與信仰精神背道而馳。

 

這時候,團體中的人就會說你「不順服」或是「叛逆」,當年馬丁路德就被教皇說成「上帝葡萄園的野豬」,很少有華人頂得住這種「集體意識」的壓力,很多人也因此覺得「為主受苦」,把自己打入弱勢那端,這又是另一種偏頗,這就是華人基督徒的辛苦,在現有體制找不到出路,又不想走上革命或出走那條路。

 

其實,聖經裡的教會真的不是一種體制,效忠團體不等於效忠上帝,從舊約到新約,神的心意都沒改變,神的子民是一種「互助團體」而不是「威權團體」,基督徒在一起是為了彼此「成全」而不是「掌控」或是「監視」,當基督徒其實不要搞那麼累。

 

〈耶穌恩友〉這首詩歌提到「多少痛苦白白受」,有些信仰體制跟儀式的困惑是「人為」的,不是「天然」的,鼓勵華人基督徒不要「自編,自導,自演」,勇於質疑,作一個追求真理的基督徒。

 

對教義的質疑跟對體制的質疑都是必要的,因為真理愈辨愈明,只要沒有惡意,真理自然帶路。

 

信主愈久,應該愈清楚才對!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