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汪笨湖追思禮拜於2月25日在台南天橋教會舉行。 (攝影/記者陳衿妮)

汪笨湖進行入殮時,棺材內放著「一個十字架」與「一本聖經」,家人盼望他帶著「上帝的疼」與「神的話」,平安的去到天家。

 

不難想像—帶有強烈「台灣意識」的汪笨湖在天堂,必仍然大聲的對著神禱告,持續一直為台灣守望,直到神把天堂祝福的門打開,傾倒祝福給台灣,讓台灣有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汪笨湖無論在文壇、影視乃至媒體,始終堅持「台灣第一」、「本土優先」。回顧其一生為主愛台灣,他曾說:「替人類承擔心靈的苦難,是文學家的責任!」。

 

《聖經》提摩太後書4 章7-8節,保羅先生所言,誠如汪笨湖一生的最佳寫照—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

 

享壽65歲的汪笨湖(本名王瑞振),出生台南縣安定鄉,在台南市天橋教會受洗。2013年,他確診大腸癌,在教會代禱下,手術十分順利;2016年9月,檢查發現罹患「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2月16日拒絕急救而逝世。他的別世安息,驚動媒體、政壇,各大媒體紛紛報導。

 

汪笨湖追思禮拜於2月25日在台南天橋教會舉行,總統蔡英文與副總統陳建仁贈匾追思,台南市長賴清德、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立委陳其邁等人親臨參加。

  • news-details
  • 台南市長賴清德宣讀總統唁電。 (攝影/製圖/記者陳衿妮)

汪笨湖從信奉「民間信仰」到「基督信仰」

天橋教會林憲平牧師在告別禮拜證道時表示,每次跟汪笨湖談話,總深深感受到他渾身散發出濃厚「台灣意識」,身為長老教會的牧師,為了教會有這樣的弟兄,而感到開心。

 

林憲平提到,2013年因汪笨湖罹患大腸癌,而有機會探望他。那天自己送給汪笨湖一個印有「哈利路亞」的十字架,要他每天讚美神,就必蒙神保守。汪笨湖自從接受了那個十字架後,就用白金的鏈子匡著它,並每天隨身攜帶不曾離身。

 

汪笨湖生前曾對林憲平牧師提到,等其身體康復後,不想再做「名嘴」,想要服事耶穌基督,過去做不夠的,都要開始做。他從過去是名信奉「民間信仰」的人,在偶然的機會中,突然接受耶穌基督成為生命中的救主,之後他就不曾離開過「基督信仰」。

 

林憲平提到,為汪笨湖進行入殮時,發現棺材內放著「一個十字架」與「一本聖經」,家人盼望他帶著「上帝的疼」與「神的話」,平安的去到天家。

  • news-details
  • 天橋教會林憲平牧師證道,分享與汪笨湖認識的過程。 (攝影/記者陳衿妮)

為台灣奮鬥的精神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翰福音12:24

 

林憲平強調,汪笨湖的一生用「政壇名嘴」來表達,並非那麼貼切;他的一生是堪稱是—「為台灣奮鬥的精神」。

 

汪笨湖在初接掌家族企業時,因經營不善,曾因違反票據法而入獄;在獄中,他以水桶覆蓋長木板充當桌子,開始陸續寫作投稿。第一篇小說〈吹鼓吹,一吹到草堆〉就倍受矚目,第一本小說集《落山風》問世,更受好評。

 

他不以被關為羞恥,而是讓此過程成為生命中的轉機,獄中成為他從新發揮創作之處。其作品以描寫鄉土見長,充滿對人性的關懷以及對市井小民的一份特有情感;寫出台灣人想寫、但不敢寫,想說、但不敢說的內容,其作品堪稱獨樹一格。

  • news-details
  • 當會眾共吟「望春風」時,大家頻頻感傷落淚。 (攝影/記者陳衿妮)

他是把台灣的民族意識,定根在台灣人心中的一個重要的人

林憲平認為—汪笨湖明白台灣很小,因此台灣若要強盛,唯獨靠「台灣意識」,才能找到一條出路。他是文學界中,能藉著文學,把台灣的民族意識,定根在台灣人心中的一個最重要的人。

 

汪笨湖的精神超越藍綠黨派、政治層面,他是在傳播「台灣人要怎麼樣疼台灣」。他屬於台灣這片土地,他建造了一個「台灣意識」。

 

林憲平強調,汪笨湖的一生對台灣是極大祝福,他分享了自己的一個感想—上帝創造宇宙萬物,所有的靈魂都參與在他的創作之中;所有的靈魂都在天上,一同參與在神寶座前的敬拜,讓上帝的榮耀與能力,開始從天堂發出。

 

不難想像—帶有強烈「台灣意識」的汪笨湖在天堂,必仍然大聲的對著神禱告,持續一直為台灣守望,直到神把天堂祝福的門打開,傾倒祝福給台灣,讓台灣有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 news-details
  • 總統蔡英文贈匾「才具樹績」、副總統陳建仁贈匾「絕才健筆」,政界好友也贈送花籃,送他一程。 (製圖/記者陳衿妮)

  • news-details
  • 許多親友來參與告別禮拜。 (攝影/記者陳衿妮)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