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講座上分別有不同教會與機構的牧者作傳承分享,吸引香港不同地方教會牧者、執事前來參考取經。

講座上分別有不同教會與機構的牧者作傳承分享,吸引香港不同地方教會牧者、執事前來參考取經。 (攝影/記者洪敬義)

每一間教會都需面對「接班」的問題,只是,應該從教會內部提拔?在外延聘?還是請教會牧者延後退位、退休時間再作打算?

上(6月)16日,香港福音證主協會、領導力培訓學院聯合舉辦「教牧得力講座──傳承策略對談」,由領導力培訓學院院長呂慶雄博士主持,從實際處境出發,針對堂會未來接班需要,提出可行短期應變方案及中、長期計劃框架。同場邀請粉嶺神召會主任牧師黎昇輝牧師、中華基督教會基道堂堂主任鄧達強牧師、證主出版社前任社長池麗華分享其事工傳承狀況。

黎昇輝牧師自言,教會當中經歷亦感動會眾奉獻事奉,至今已牧養出第四代事工培訓。

黎昇輝牧師自言,教會當中經歷亦感動會眾奉獻事奉,至今已牧養出第四代事工培訓。 (攝影/記者洪敬義)

傳承系統

粉嶺神召會主任牧師黎昇輝牧師委身粉嶺神召會多年,對於傳承思考有3點心得:

1) 要傳承,先有基因(獨特使命和異象)。

2) 從歷史發現神的作為。

3) 要基因延續,要有血有肉的故事承托。

20年前,當時40歲的黎牧師開始被問到接班問題。20年後,粉嶺神召會正在啟動三大方案:

1) 每部門設立副手,主力培訓。從牧師牧養下,向下劃分「家」、「區」、「組」三個不同結構,當中每個單位都設一名「實習」家牧、區牧與組長,用意是經過一定時間的事奉洗煉後,讓副手在教會事奉爬升一個職級。

2) 培訓每10年一代的核心領袖。黎牧師亦已有後繼者作副主任牧師準備接班,在現今的交接過程中,亦準備後一任,即10年後的接班人。而粉嶺神召會在2005年完成了啟動第四代培訓。

3) 全會推動門訓計劃。門訓有3大需要:先制定一張有效的培訓藍圖;推動門徒追求長進的感染力;一路帶引的啟導技巧。

關於領袖培訓的信念,黎牧師認為在於領袖要活出自身特質;懂得授權與委任,才可超越自己的歷程;在督導別人時,亦能接受督導。透過崇拜、小組與門訓,從而達成全面牧養。

鄧達強牧師自言已有後兩代的後繼牧者,亦不諱言當中需要時間與後繼人磨合。

鄧達強牧師自言已有後兩代的後繼牧者,亦不諱言當中需要時間與後繼人磨合。 (攝影/記者洪敬義)

牧養是一份對人的功課

1998年,中華基督教會基道堂堂主任鄧達強牧師有感「教會是否偏向人數增長、教會膨脹,而忽略使命本身?」而將事奉方向轉向「城巿宣教」之路。他積極進行社區關懷,教會成立了社區部,並設立福音幹事一職,主力推動社區事工與「無牆教會」。

至今鄧牧師亦找到自己的接班人:在2007年已思考承傳問題,而他的接班人從牧會到願意接班,前後花了10年時間磨合,其因是接班人來自不同宗派,事奉方式與中華基督教會有異。

但鄧牧師在對方一年實習期當中,已認定了他,有見他致力牧養年青人,與教會理念相近。縱使他前後遞上幾次辭職信,最後在2012年願意繼承。關於傳承,鄧牧師認為不同特質的牧者對教會核心價值,如何去演繹是一重點。在這事例中,就算是宗派不同,但牧者特質只要符合牧會宗旨,亦能夠兼顧教會異象與個人特性。

呂慶雄博士在講座中提供具體的傳承方式。

呂慶雄博士在講座中提供具體的傳承方式。 (攝影/記者洪敬義)

教會管治方式

領導力培訓學院院長呂慶雄博士指教會牧養,既可分成企業式管治,亦可以家庭式。前者的好處,有助減低不穩定因素;後者則可將幾個單位如執事會、事工部門與團契小組等集中在教牧同工身上。

他舉例,新加坡聖約播道會以共治方式牧會亦值得參考,例如以兩位主牧、兩位同工、兩位長老各自事奉不同的範疇。

短期與中長期傳承計劃

呂博士對應教會傳承上所遇到不同情況提出建議:

短期計劃:推遲牧者的退休年齡,換取多一點時間進行改革;藉著恩典,招聘外來同工;因應現實進行小型堂會合併;改變共治模式,教牧長執共治。

長期計劃:

門訓系統-除了屬靈操練,更對牧養對象的知識、技巧、生命加以培訓;並按每個對象的特質來事奉。

師徒關係-一對一定期面談。讓雙方(主要是徒弟)的視野都有提升外,在經驗、反思與同行都有所長進。

領導實踐-提供實習機會,讓後繼人從較簡單而小型崗位開始事奉,慢慢讓其掌握較大而繁雜的牧養事工。

池麗華女士。

池麗華女士。 (攝影/記者洪敬義)

領袖傳承計劃

馮肇熙先生由今年三月起接替池麗華女士,成為證主出版社新任社長。而出版社的「領袖傳承計劃」,從三年前提升馮肇熙先生出任副社長時,已開展了此計劃。

甚麼是「領袖傳承計劃」?因「證主」相信事工能持續發展,人才傳承是關鍵,加上其重點事工是培育屬靈領袖,故在機構內亦同步推動「領袖傳承」(Succession Plan)。領袖第一天承接新崗位,已在計劃傳承,因為推動事工只是平台,人才培育才是目標。

▌HOT!!! 本周超熱門 ▌

爆紅時信主 一度經歷私生子風暴 趙正平知蒙恩赦罪恩典而重新得力

張茂松牧師出院有感:如果人生只剩下3、5年,應當怎麼過?

「不為成功,乃為服事」 一部宣教士紀錄片,竟創下韓國上半年紀錄片票房

幫助他人走出苦難 千萬別做這10件事

《回家幕後專訪導演》這一幕幾乎是控制不住,彎下腰在副控室掩面而泣 李天柱:完全都是神在動工!

【加入今日報LINE群 成為轉化社群媒體勇士】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