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充斥著懷疑和不信任的世代,我們被教導要當一個聰明機敏、偶爾還要有點心機的人──因為人心難測,過於單純的付出會帶來傷害,無條件的愛更不可能存在。當冷嘲熱諷、憤世忌俗成為大環境的樣貌,人與人之間的互信和愛愈來愈少,即便只是無心的一句話或一個小錯誤,都會讓我們不自覺懷疑別人的動機…
「渴慕神」網站的專欄作家克雷格.摩斯(Greg Morse)分享,他自己有一段時間曾對身旁的人事物冷嘲熱諷,並不是刻意要造成衝突或傷害,只是「不排除負面或惡意的可能」。然而過了一段時間,他突然發現:自己很難再相信別人了。
「這對我們所愛的人是不公平的,然而這樣的思緒往往很快又過去,我們不會知道這樣的念頭已漸漸在心底生根。」
上帝提醒克雷格.摩斯,「若你的罪已經被赦免,那麼你是否也應該放下出於驕傲的不信和懷疑,總要相信對方『並非出於惡意』。」
不要總是認為對方「出於惡意」
我們都是墮落的人,罪性時不時挾制著我們,讓我們難以活出屬神的慈愛和良善。在生活中的各種衝突裡,總認為是別人的錯、別人得罪我們,而不是我們所犯的罪已經得罪了上帝;我們很容易脫口說出指責的話,很少靜下來聽聽別人說的話;我們反射性的懷疑別人的動機,而不是認為自己在彼此相愛的事上有虧欠,更不願意饒恕和忍耐。
基督徒被呼召在這個世界上活出愛,而耶穌早已知道世界與祂為敵,清楚的告訴我們真愛的樣貌。「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哥林多前書13:4-7)
恩慈的愛、不計算人的惡…細讀這段經文,就會知道世界所講述的和真理完全不同。
耶穌教導門徒不要論斷人,「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馬太福音7:3)即使對方真的得罪你,馬太福音18章15節說,要「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以愛為出發的彼此幫助,而非面紅耳赤的彼此爭論。
基督的真理將我們從彼此懷疑與八卦議論的陰影中釋放,引導我們走進彼此相愛的關係。不論是在家庭、教會或職場裡,當猜疑和先入為主的論斷一再地發生,屬神的百姓可以從當中脫離──總是相信、總是盼望,不要總是認為對方出於惡意。
這樣的真理很難被世界接受,因為我們假定大環境是充滿惡意的。然而,這樣的道路卻會愈走愈踏實,這樣的生命也會愈發活出光彩。「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翰福音13:35)
當然,這並不是說基督徒就要當一個無條件相信別人的傻瓜,馬太福音10章16節也提醒信徒,活在這個世界上如同羊進狼群,「你們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
勇敢地去相信吧!
耶穌已經把我們從恐懼中釋放出來,可以按著真理大膽去愛。箴言19章11節說,「人有見識就不輕易發怒,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以弗所書4章32節提到,「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既然主已經赦免了我們,我們就可以效法祂沒有懼怕的愛,勇敢地相信對方「並非出於惡意」。
你總是認為別人不懷好意嗎?這個危險的世界是否讓你感到害怕、不知如何面對身旁的人?提多書3章3到5節值得我們深思──
「我們從前也是無知、悖逆、受迷惑,服侍各樣私慾和宴樂,常存惡毒、嫉妒的心,是可恨的,又是彼此相恨。但到了神我們救主的恩慈和他向人所施的慈愛顯明的時候,他便救了我們,並不是因我們自己所行的義,乃是照他的憐憫,藉著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主救了我們,我們就不再需要彼此相恨、彼此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