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耶路撒冷世界展望會會長來台分享當代聖地需要。      (照片來源/台灣世界展望會)

約旦河西岸與加薩走廊長年經歷大小不斷的戰亂,當地人除了面臨失去生命的危險,人民顛沛流離,約旦河西岸約46%巴勒斯坦人生活在貧窮線以下,加薩走廊更有7成貧窮人口,看不見的還有烽火導致的心靈創傷。

世界展望會自從1975年即深入耶路撒冷、加薩走廊及約旦河西岸服事,日前台灣世界展望會舉辦「來自聖地耶路撒冷的呼聲:湧泉行動座談會」,現場由耶路撒冷世界展望會會長史耐利(Alex Snary)來台分享當地現況,呼籲台灣牧者為以色列及巴勒斯坦人代禱。

在約旦河西岸725公里軍事封鎖線內,人民的行動受限,大人沒有固定工作,學童無法安心上學,失業率高達32%,導致經濟水準低落、糧食短缺。世界展望會與教會、社區合作,協助當地健康、教育、生計、社會心理,改善31萬人生活。

世界展望會協助當地兒童能穩定就學,讓孩子的身心都獲得轉變。      (照片提供/台灣世界展望會)

此外,加薩走廊部分具兩千年歷史的基督徒社區,目前僅存1%的基督徒比例,耶路撒冷世界展望會展開「巴勒斯坦教會合作計畫」(Palestinian Church Engagement Initiative),盼望讓教會和基督徒社區能延續。

面對以巴人民長久以來的裂痕,世界展望會積極推動族群和好事工,不分以色列或巴勒斯坦人,協助戰亂中喪子的家長,這些罹難者家屬有時還會一起到學校分享,為族群和好作見證。

台灣世界展望會除了透過資助兒童計畫,在約旦河西岸的南納卜勒斯(South Nablus)服務,2006年起更展開湧泉行動,與台灣教會合作,關懷全球貧困兒童並為他們禱告,實踐雅各書1章27節「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