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梁永善牧師以輕鬆活潑的形象見稱。

梁永善牧師以輕鬆活潑的形象見稱。 (照片提供/基督教銘恩堂大埔堂;編輯中心製圖)

香港牧師梁永善,喜歡開荒建堂創立教會,1986年創立的基督教銘恩堂大埔堂,蒙神保守帶領,目前有5間分堂,並將在2017年下半年創立第6間分堂-屯門堂。崇拜人數由起初4人,發展至今,全部堂會合共約2,500人,有許多榮神益人的故事。

「銘恩堂大埔堂是我事奉的第3間教會,都屬我開荒的教會。」梁牧師事奉的第2間教會,工資優厚、工作量也很少,換作一般人,可能會開心的安於現狀。但梁牧師則說,「這裡太舒適,我感到會Hea死(無所事事而帶來負面影響)!」

恰巧,梁牧師發現上世紀80年代的新市鎮大埔欠缺教會,於是離開該間教會,在大埔建立教會。首次聚會共4人參與:「我、太太、我就讀幼稚園的小孩,以及另外一位基督徒。」

由幼稚園起步 接觸廣大家庭禾場 

別的開荒教會若在宗派支持下,能有更多資源運用。但銘恩堂是獨立教會,沒有宗派背景。起初十多年經營困難,知名度低,坊間少有人認識,剛開始是借用幼稚園場地辦活動,並開闢幼稚園團契,2百多名學生中,基督教家庭只有兩三個,是頗大的「福音禾場」。

當年接送學生的家長,以婦女為主,其擁有餘閒時間可運用,而樂於參與梁牧師舉辦的家長群組,當中的講座聚會,主題包括「提升兒女讀書能力」、「夫婦相處之道」和「投資外幣」等。

這些主題「表面上沒有福音訊息,其實(福音)滲透當中。」銘恩堂首批受浸者,有70%來自該小組,見證福音果效極佳。

此外,數算銘恩堂的大事,不得不提教會創立3年後的1989年,當時來了一批30多人的中一學生。「當年我前往一間中學主講佈道會,之後當中好些人就來參加我們教會的活動。並在外面的青少年中心借用地方,創辦名為『活力先鋒團』的團契。當中好些人直至今天還在我們教會,而且屬中流砥柱。」

提供社會服務的銘恩堂大埔堂銘恩中心,與多間機構合作,關懷社會弱勢社群。

提供社會服務的銘恩堂大埔堂銘恩中心,與多間機構合作,關懷社會弱勢社群。 (照片提供/基督教銘恩堂大埔堂)

購堂一波三折 但恩典滿溢 擴堂計畫不斷

到了1997年,因幼稚園可能倒閉,教會開始有購堂計劃,樓價高企時要成功買入並不容易,包括要儲存一定數額的資金,單位的外在條件合適,以及業主的意願。「找合適的物業過程很痛苦,試過業主承諾賣出、卻叫停,如有一個業主願意簽臨時買賣合約,但我們要回教會開會後才能決定,所以未有動筆,那天晚上要召開會友大會來介紹此物業,誰知在傍晚卻收到業主致電不願意簽約,已不是首次面對類似事件。」當時梁牧師為此頗為難受。

轉捩點是成功買到的物業,當時擴堂基金只有60萬港幣(約240萬台幣),而購買3個單位,加上裝修費用是1,000萬港幣(約4,100萬台幣),當年銘恩堂只有200人,專業人士不多,擴堂實在價值不菲。但到了1998年,樓價大跌,「已忘記貶值了多少,只記得向銀行借貸約600萬港幣(約2460萬台幣),不用6年就還清了。」

及後,更開始了擴堂計劃!由粉嶺堂開始,之後每隔3年就開闢一間,先後有葵涌堂、上水堂、九龍灣堂、使命教會(也是位於大埔),以及計劃在2017年下半年開闢屯門堂。

一天多堂講道

創立第10年,銘恩堂教會約有200人,梁牧師能叫出所有會友名字,後來大埔堂人數增加,已無法叫出所有人名字,加上分堂愈多,無法和所有會友都保時密切關係,但仍在銘恩堂內不同分堂講道,不同會堂的銘恩堂會友,都有機會聆聽梁牧師講道。


梁牧師在2016年10月起轉型離開銘恩堂,有更多機會在香港或海外其他教會講道。「還是會在銘恩堂講道,只是次數減少而已。」

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我們希望將訊息更快速傳達給您,因此我們的伺服器必須更有效率,懇請您為今日報奉獻一份心力。(點此奉獻)

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我們希望將訊息更快速傳達給您,因此我們的伺服器必須更有效率,懇請您為今日報奉獻一份心力。(點此奉獻)

▌HOT!!! 本周超熱門 ▌

「強修民法,必遭民怨」給蔡英文總統的一封公開信

「我是來服事神的」 影帝丹佐華盛頓新片專訪 從影40多年 「信仰」是他不卑不亢的生命哲學

「我要將品牌完全交給神」 全國第一名金工設計師領受感動 奉獻商品收入作「心很大」的小公司

他負責跑腿拿「上帝快遞包裹」,而不斷經歷神蹟奇事!

面對各樣曲解真理的論述 聖經學者回應:上帝真正在乎的,是要我們成為聖潔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