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台灣福音證主協會19日於台北會幕堂舉行40周年感恩禮拜,海內外教會機構代表及弟兄姐妹前來送上祝福。

台灣福音證主協會19日於台北會幕堂舉行40周年感恩禮拜,海內外教會機構代表及弟兄姐妹前來送上祝福。 (攝影/記者張嘉慧)

「台證已不單只是一間販售屬靈書籍的小單位,而是供應屬靈文字餵養工作、服務眾教會,以及與所有文字工作者一起並肩作戰的出版社!」台灣福音證主協會在台走過40年,19日於台北會幕堂舉行40周年感恩禮拜,眾教會及福音機構代表出席,證主於海外其它5個區會也遠到而來送上祝福。台證董事長陳鐳牧師有信心表示:「看見未來紙本屬靈書籍的禾場更大!」

從「台南一間流動書房」到「國際6區會證主」

台證源起於1953年內地會外國宣教士鄧樸華首先在台南成立的一間小書房「證道出版社」,當時以「流動書房」的方式深入各鄉鎮,所到之處吸引大人、小孩搶讀,各地區牧者也因著這些屬靈資源,使講台信息更豐富。

1973年逢證道20周年,內地會同工有感是交棒給華人同工的時候到了,於是與香港主日學協會合併成為「福音證主協會」,目前證主有香港、台灣、美國、加拿大、新加坡和馬來西亞6個區會。多年來除出版、書籍代理批發業務外,事奉觸角更延伸至信徒培訓及大陸福音事工。

看見大陸禾場 紙本屬靈書籍需要仍舊廣大

台證董事長陳鐳牧師因著接觸大陸禾場,有感華人閱讀市場更廣大。

台證董事長陳鐳牧師因著接觸大陸禾場,有感華人閱讀市場更廣大。 (攝影/記者張嘉慧)

台證董事長陳鐳牧師表示,雖然目前台灣人只上網、不看書的現象普遍,但他仍認為浸泡在紙本書香中的滋味是無法被取代的,加上每每前往大陸培訓時,看見許多大陸人極想獲得一本書卻拿不到的心酸,或是將一本書當成寶貝捧在手中,還有一次他尋問台下幾十位大陸神學生是否有看過《戴德生傳》,結果只有2位舉手。

親身接觸大陸禾場讓陳鐳體悟到:「對於華人的福音出版來說,閱讀市場相較從前是『更廣大的』!」目前大陸人使用電腦或網路的情況也尚未普及,尤其是在偏鄉地區,「所以仍要按著他們的情況分糧。」小冊子及福音單張有時更能開啟慕道之心,例如證主的同工時常會到公園發送,真實接觸到廣大人群。

屬靈書籍=牧者角色 期共同建立海外出版

國證董事會主席劉忠明感恩台證40年來盡忠職守的在台灣、大陸為主建立門徒。

國證董事會主席劉忠明感恩台證40年來盡忠職守的在台灣、大陸為主建立門徒。 (攝影/記者張嘉慧)

在大陸不一定每間教會都有牧者,「因此一本書可以成為他們的牧者。」陳鐳就曾聽聞有人是讀了一本屬靈書籍而蒙召全職,鼓勵大家「讓書走出書庫」,用宣教態度來經營福音出版社。

他也相信未來幾年大陸的出版環境會越發自由,期許台灣的文字工作者一同編寫教材,建立海外出版。「雖然這不是一條易路,但文字工作對華人教會發展真的太重要!」國際證主董事會主席劉忠明勉勵:「讓神的工作不因人的不能而停止,站在神話語裡就沒有懼怕。」

總幹事黃小玲:跳入火坑,卻天天經歷神

總幹事黃小玲談及接手台證3年半來的感想:「天天經歷神,天天感受神!」7年前從聯合報退休的她,起初一點也不願意來此工作,直到在一場信息中聽見講員說:「人生的上半場,是為人生下半場所預備,下半場要為主所用!」她才深感神的呼召。

台證總幹事黃小玲來到台證後天天經歷神。

台證總幹事黃小玲來到台證後天天經歷神。 (攝影/記者張嘉慧)

但一上任就面臨到龐大的上千萬經費缺口及同工數不足的困境,以前很少跟神開口求事情的她,為此「天天禱告跟神要」,神就將各樣資源賜下,連過去的非基督徒同事都成為事工上的天使。

未來台證很確定要開展大陸事工,也是歷經神的印證。有天從陳鐳牧師口中領受大陸事工的使命,不久後就接到來自大陸的需求及訂單。黃小玲感謝過去台灣眾教會及出版社對台證的支持,盼望未來繼續攜手同心,共奔文字宣教使命。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