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勞如麟牧師辦公室內逾百本《聖經》藏書。      (照片提供/勞如麟)

推開花蓮聖教會勞如麟牧師的辦公室,逾百本《聖經》相關藏書映入眼簾,想知道百年以前的《聖經》長怎樣?看了這些絕版《聖經》就知道!

造訪勞如麟的辦公室,彷彿來到尋寶地。櫃子上逾百本的《聖經》藏書,非常珍貴,從最早1613年由英國出版到清朝時代不同方言的《聖經》等,他都收藏過。

過往在美國天道福音中心工作,開啟勞如麟對《聖經》研究的興趣。最初是為了探究新譯本《聖經》的來源,沒想到因此變成《聖經》收藏家。

勞如麟表示,目前被全世界廣為使用的和合本《聖經》於1919年出版,新譯本新約《聖經》也於1976年問世。但在此之前,《聖經》翻譯書可說是五花八門。

合和本出版前 《聖經》面貌多元

勞如麟(圖左)收藏過不少百年以上的《聖經》,右為師母。      (照片提供/勞如麟)

《聖經》翻譯早在西元前3世紀便已開始,直到西元7、8世紀才開始有中文翻譯的文獻,可見《聖經》翻譯的形式隨著世代而改變。18世紀末,因著基督教來華,《聖經》的中譯本百花齊放。19世紀初,為開啟民智、培植國力,通俗的「淺文理」便取而代之先前的「文言文」,《聖經》翻譯也為滿足大眾需要,紛紛出版淺文理的譯本。

19世紀中葉,清朝朝廷和各地官員使用的語言(即官話,今日的普通語)普及,為有效把福音傳給華人,國外宣教士不宜餘力翻譯官話譯本《聖經》。直到1890年的上海宣教士大會,通過了為文言文、淺文理和官話譯本,劃一標準的和合本《聖經》翻譯工作,《聖經》翻譯開始進入近代史。

這些具有歷史意義的絕版《聖經》,在勞如麟的書櫃中可以一窺其廬山真面目。他認為,身為華人必須了解《聖經》翻譯的來源,才會懂得珍惜現有的資源。

(由左至右)淺文理、官話及天主教《聖經》。      (照片提供/勞如麟)

1900年光緒時代福州話的手縫《聖經》,極為珍貴。      (照片提供/勞如麟)

原價轉手 募建堂基金

蒐藏《聖經》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勞如麟花了不少時間與心力透過網路或到古董書店搜尋。他透露,1998年買下的第一本古董《聖經》,花了2千元美金, 顯示這些書籍價值不斐,且因為百年書籍不易維護,他還購置專門掃描書籍的機器,以影像方式將資料保存下來。

「這些都是屬神的,我只是『暫時保存的人』。」勞如麟說,不少對《聖經》有興趣的收藏家會向他購買這些書籍,自己都是以原價轉手,並且將所得全數納入花蓮聖教會的建堂奉獻,「取之於神,用之於神!」有興趣收藏者,可聯絡花蓮聖教會勞如麟牧師,電話:03-8326977。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