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近2日北台灣溫度低於10度, 23日將再有一波冷空氣南下,週末回溫之前,請多加保暖。(圖/shutterstock)

今年首波寒流來襲,19日起全台氣溫急速下降,20日夜間至21日清晨溫度最低;近2日,北台灣溫度低於10度, 23日將再有一波冷空氣南下,週末回溫之前,籲多加保暖。

 

據各地消防局資料統計,全台在2日內發生382起,因天冷而送醫的事件,19、20日2天,全台共74人內科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最年輕者僅38歲。另提醒,保暖同時,請避免5大NG行為,安全至上。

寒流持續,須注意保暖

氣象局長鄭明典在臉書貼出一張「真實色」衛星雲圖表示:「白白一片,看不清楚台灣,台灣上空雲層仍厚,冷高壓也還在,所以回暖有限,今天多數地方還是濕冷。」氣象局表示,寒流影響,20日至21日,恐下探6度以下(橙色燈號)的縣市,包括台南以北、澎湖、金門;高雄市及花蓮縣,也有機會降到10度以下(黃色燈號),提醒民眾注意保暖。

 

氣溫急降,致使傳出許多民眾身體不適消息。根據各地消防局資料統計,19、20日2天,全台共74人內科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最年輕僅38歲,是否與寒流有關仍待調查,提醒民眾務必注意保暖。

 

中高齡嚴防心血管疾病,年輕人也不可輕忽

臺安醫院心臟內科暨心導管室主任林謂文提醒,天冷容易發生心血管事件、心肌梗塞、心因性猝死,並以中老年人居多。

 

他指出,心因性休克近年有年輕化趨勢,中壯年越來越多,這與既有的慢性病、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不良生活習慣、壓力都有關係,所以,中壯年不要以為這是中老年人的專利,而年輕人也可能有心臟血管疾病或心因性猝死,尤其天冷發生機率格外高,需特別小心。

  • news-details
  • 氣象局長鄭明典在臉書貼出台灣上空衛星雲圖,並發文寫道:「白白一片,看不清楚台灣,台灣上空雲層仍厚,冷高壓也還在,所以回暖有限,今天多數地方還是溼冷」。(圖/左:shutterstock;右:鄭明典臉書

謹慎5大NG取暖行為

彰化基督教醫院急診暨重症醫學部副主任謝貝尤表示,寒流來襲,保暖固然重要,亦提醒下列5大NG行為,恐造成反效果。


1. 密閉空間下燒炭、點蠟燭:可能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也因有明火,易造成火災。

 

2. 喝酒:喝酒會使皮膚微血管充血,造成身體發熱,實則血液離開身體器官,反讓核心體溫下降,可能造成低體溫。尤其是在外喝酒宿醉,更加危險。

 

3. 長時間使用電毯、暖爐或暖暖蛋等用電器產品:建議電毯於睡前使用,並控制在40度C以下,老人、小孩、糖尿病、植物人,或是末梢感覺不良的病患,要特別注意防止灼傷。

 

4. 不當使用暖暖包、熱水袋使用暖暖包時,建議外面包覆一層毛巾或比較厚的布睡覺時別放在被子裡,可能造成長時間的低溫燙傷。而看似無殺傷力的熱水袋,若接觸超過45度的溫度、續半小時以上,一樣會造成低溫燙傷

 

日本醫學博士福田千晶在《暖活:手腳冰冷隱藏著可怕的危機!》一書中提到,想讓身體快速暖和,把暖暖包放在「腰部兩側」是最佳部位,因腰間骨頭少,並有肝臟、腎臟等血液量充足的內臟器官,只要腰部足夠溫暖,即能緩解大腦緊張狀態,下達輸送大量血液的命令,促進血液循環,使手腳末梢神經感到暖和。

 

將暖暖包放在肩頰骨中間、脖子後下方,或肚臍下方,同樣有促進血液循環的穴位,可讓身體在短時間內迅速提高溫度,降低寒流急凍的威脅。

 

5. 泡澡機、泡腳機泡太久:此可能導致有「溫水煮青蛙」的情況。冬天泡湯時間不宜太久,且要適時補充水份,避免體液流失太多,否則可能會產生暈眩症、姿勢性低血壓而暈倒的情形。

 

醫師強調,老人家、心血管疾病及三高族群,可於起床前,在被窩動動手腳、再穿衣保暖並放慢動作。早上起床喝一杯溫水,有助預防腦部及心臟血管意外發生

 

若欲加強保暖,可戴帽子、圍圍巾,或穿較高領的衣服,以保護氣管、血管,避免因冷風造成收縮,引起不適。亦可考慮像發熱衣、羽絨衣或羊毛衣之類的機能性衣物,做洋蔥式穿搭;手腳易冰冷者,可戴手套、穿較厚的襪子,具較佳保暖效果。

 

親愛的天父:

近日寒流來襲,目前已有74人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求祢保守年長者、患有心血管疾病及三高族群,不受寒流影響其健康。也求祢提醒家人,有智慧照顧家中長者及病患,禱告祈求奉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 news-details
  • 今(21日)白天起至明(22)日,「寒流」逐日減弱;週三(23日)「鋒面」及另波冷空氣南下,各地雨勢增大,氣溫下降、再轉冷,民眾仍須注意保暖。(圖/中央氣象局)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