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左:主講者為台北木柵便以利教會顧問牧師—董倫賢分享青年事工。右:美國宣教士—羅禮德牧師(Rev. Richard Roberts)建立福隆教會,他回應,以短宣來呼召青年人。(圖 / 記者吳旻樺)

根據調查,半數以上的年輕人於成年後離開教會,你知道有哪些原因嗎?年輕世代背負職場壓力、未被長輩理解、少子化責任,如何憑著信心再往前?

 

台灣東北角禱告山青年事工異象分享會,於3月4日假福隆福容大飯店舉行,熱烈展開,有近30間教會及機構參與研討,投入青年事工,主講者董倫賢牧師分享,學習巴拿巴扶持年輕的馬可!

東北角禱告山黃宏郎長老,對於教會或社會的青年流失,深有所感。特別請董倫賢牧師,依照多年宣教經歷,並服務青年事工的看見,一起參與台灣東北角禱告山青年事工異象分享會。

 

董倫賢身為台北木柵便以利教會的顧問牧師,受邀請於青年事工的專題分享,藉此呼籲,教會要正視青年出走的嚴重問題。

 

曾在各地宣教多年的他,亦曾於澳洲牧會23年,看著年輕世代對於信仰衰敗及道德淪喪,心中深感焦急。

 

並提及,美國生命之路研究中心(Life Way Research)於2019年1月15日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高中定期去教會的年輕人,18歲以後大多不再參加教會活動,比例竟高達66%,即使不考慮任何外部因素,教會已從內部開始萎縮。西方教會萎縮的光景,包括教堂出租、道德淪喪、無力支付開支,甚至連教會都轉型成為博物館,此乃當成為借鑑。

  • news-details
  • 羅東協同會牧師徐維駿(左),到場一同探討青年事工。主講者董倫賢牧師(右),分享多年來宣教及服事青年人的經歷。(圖 / 記者吳旻樺)

正視青年從教會出走

董倫賢著重提出,若青年不強,教會與社會都會受影響。現全球皆面臨少子化問題,需投入資源和關心。盼眾人正視青年出走之問題,否則常常研討後,只有感動、卻無行動,就好像只是得了一個感冒,幾天後好了,就沒下文。

 

談及年輕人自教會出走的原因,引歐美教會情形,可彙整為數種原因,包含外在環境中的網際網路,改變人與外界連結的方式,婚姻的破裂、父親的缺席,以及對聖經及教會權威的質疑,引發跨代關係疏離、代溝等問題。

 

職場壓力、信息脫離生活、缺乏真愛與真理,都是直面年輕人出走的原因;最嚴重的是「教界醜聞頻傳」、「基督徒的偽善」,甚至「未被長輩理解」,都是年輕人無法留下的主因。

 

特別,老一輩仍在執掌,年輕人難以發揮,跨代難以溝通,常讓青年乾脆出走。董倫賢微笑說,「聖經中耶穌歡迎小孩子,而教會似乎不太接納年輕人。」甚至傳道人的孩子,常因著上述情形,而遠離教會。

 

馬可福音10:13-16 

有人帶着小孩子來見耶穌,要耶穌摸他們,門徒便責備那些人。耶穌看見就惱怒,對門徒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神國的,正是這樣的人。 我實在告訴你們,凡要承受神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 於是抱着小孩子,給他們按手,為他們祝福。

 

自殺率攀升?先理解年輕人的苦悶
據國健署統計,台灣15至17歲的青少年,有 6.8% 罹患重度憂鬱症;一年有將近7,000名青少年自殺未遂。15至24歲者,自殺居死因第二。

 

事實上,上帝要祝福孩子,教會必須心感負擔,關心青少年及青年的情緒疾患。

 

董倫賢分享,去年政大學生因壓力過大而跳樓,政大校長還特別拜託多位牧者為此禱告,可見青年世代急需合適的關切。所以,要先理解年輕世代的苦悶,包括許多學生對未來皆感迷惘,交友及婚姻觀早與過去世代不同。

 

牧者們須先有「相遇優先於事工」的觀念,引領年輕人與人相遇、與神相遇,成為真實的門徒,來實踐大使命與大誡命。未來,可針對青年工作,著手培養具解讀時代力的門徒,以基督信仰帶出召命、委身社會正義等。

  • news-details
  • 近30間教會及機構,參與台灣東北角禱告山青年事工異象分享會,眾人投入研討,彼此扶持。(圖 / 記者吳旻樺)

學習巴拿巴扶持年輕馬可

有一個利未人,生在塞浦路斯,名叫約瑟,使徒稱他為巴拿巴(巴拿巴翻出來就是勸慰子)。(使徒行傳4:36)

這巴拿巴 原是個好人,被聖靈充滿,大有信心。於是有許多人歸服了主。(使徒行傳11:24)

 

董倫賢鼓勵眾牧者,當學習使徒巴拿巴,其名字就是勸勉及安慰之子。巴拿巴成為初代教會領袖,且被聖靈充滿、慷慨奉獻,並扶持年少輕狂的馬可,馬可也因此成福音書作者和同工。

 

服事主者要回到神的初心,來管理、牧養人,並要斥退三種聲音:來自魔鬼的謊言、來自內部反對的聲音、及裡面的罪。從神國度角度反思,以敬畏的心扶持年輕世代,經歷與主的同在、與主同行同工;建立「好品格」,即能成為教會與社會的領袖,不輕易受人搖擺或欺騙。

 

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 (馬太福音6:33)

 

戴德生曾說:神的工作按神的原則執行,絕不會缺乏神的供應。

  • news-details
  • 美國宣教士—羅禮德牧師(Rev. Richard Roberts)及妻子,同心建立福隆教會,以短宣呼召青年人。(圖 / 記者吳旻樺)

跨文化宣教,青年人彼此激勵

美國宣教士—羅禮德牧師(Rev. Richard Roberts),自美國來台宣教多年,秉持宣教異象,在東北角深耕多年,成立福隆教會,開設英文查經、英文課輔,於當地服事並培育許多青年人。

 

其以CFM(Come Follow Me)宣教團,培育青少年暑假出國短宣,包括前往美國、加拿大或阿拉斯加等地,青少年自然藉教導華文聖經,用中文說:「來!跟從我!」以及唱中文詩歌等,打開國際視野,享受跨文化宣教經歷。

 

教會同時舉辦名為「SHOUT敬拜團夏令營」,邀請海外宣教士或外國青少年來台,一起SHOUT(大聲敬拜讚美),如同神撒下一片大漁網,透過短宣互動,得人如得魚,許多青年人皆因此被呼召且感動。

 

羅禮德分享一個實際例子:曾經,他們前往墨西哥短宣,參訪孤兒院,有位女孩很害怕,來到一個黑暗憂傷的環境,她哭著說:為什麼要來這裡?卻突然蒙了光照,神親自感動她,受呼召來服事,於是決志信主,至今仍堅定持續在HOPE教會聚會、服事。

最後,董倫賢很喜樂,今聚集27間機構及教會單位,共同重視並探討青年事工,因為,老一輩會凋零,也提醒長老們,教會也沒有「非你不可」的事工;當正視傳承及青年的需要,因在他們當中仍有許多未得之民!

 

主辦單位東北角禱告山的黃宏郎長老樂見其成,鼓勵眾人能更多聯合,運用資源,為青年人舉辦培訓或短宣;黃宏郎也將「禱告山」及鄰近周邊場地資源奉獻出來,盼能共同扶持青年事工,並將榮耀歸給神!

  • news-details
  • 扶持青年事工,眾教會機構都認為是當務之急,盼更多聯合,協力及禱告,相信會帶下祝福。(圖 / 記者吳旻樺)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