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的汪中和提醒,提高警覺,做好防震、避震的準備工作。(圖/本報資料庫、中央氣象局地震資料照)

日本石川19日發生規模5.4地震,造成最大震度達到6弱、台灣花蓮20日強震芮氏規模6.0的淺層地震…汪中和分析指出,事實上,今年三月地震次數就已經滿多的,已進入地震高風險期。今(20)早上花蓮地震規模6.0,台北都會區震度2級,正由於是沉積盆地,震波會反覆折射、反射,放大搖晃感。
 

 

他強調,「一定要防範未來還會有的大地震」,也就是規模7以上的淺層地震。

現為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的汪中和提醒,台灣自2018年9月以來,每個月的有感地震次數,除了2021年7月、2022年3月較多外,其餘月分都偏低,顯示板塊擠壓的能量未能紓解,地震風險高,是需要人人格外提高警覺,做好防震、避震的準備工作。


從凌晨開始,花、東連震不停

根據中央氣象局資料,台東今(20)日凌晨連續發生2起芮氏規模3.6地震。上午9時5分花蓮縣光復鄉芮氏規模6.0地震,深度僅6.8公里,最大震度花蓮縣5弱。根據中央氣象局資料顯示,花蓮光復、萬榮、鳳林周邊陸續於半小時內已發生5起地震,全台有感。

 

台北2級。由於搖晃劇烈,許多網友第一時間紛紛留言,「台北大超晃很暈」、「來花蓮玩結果碰到地震」、「台中超有感」、「台南有感,直接被搖醒」。

 

汪中和分析指出,今(20)早花蓮強震6.0,台北都會區2級,正由於台北是沉積盆地,震波會反覆折射、反射,放大搖晃感

目前震央附近已發生規模5的餘震,未來還有餘震發生的可能,要嚴加防範。受到地球暖化,地殼能量不斷持續累積的影響,未來全球的地震規模、頻率還會抬升,地震危害是嚴重的挑戰,呼籲重視防災。


他強調,「一定要防範未來還會有的大地震」,也就是規模7以上的淺層地震。台灣自2018年9月以來,每個月的有感地震次數,除了2021年7月、2022年3月較多外,其餘月分都偏低,顯示板塊擠壓的能量未能紓解,地震風險高,是需要大家格外提高警覺,做好防震、避震的準備工作。

  • news-details
  • 日本石川縣能登19日發生推估規模5.4地震(原推估規模5.2),最大震度6弱出現在石川縣珠洲市。(圖/NHK視頻截圖、中央氣象局地震資料照)

日本石川19日發生最大震度6強震

環太平洋地震帶(Circum-Pacific seismic zone)的國家及地區主要有:日本、台灣、菲律賓、印尼、紐西蘭等。除了台灣的有感地震,日本也在昨日(19)發生同樣規模6.0強震。

日本石川縣能登19日發生推估規模5.4地震(原推估規模5.2),最大震度「*6弱」出現在石川縣珠洲市,目前傳出部分輕微災情,包括神社內石鳥居倒塌、商家陶瓷器掉落破損等。

 

*6弱:在人的感受上,搖晃劇烈以致站立困難;屋內情形,大量傢俱大幅移動或翻倒,門窗扭曲變形,部分耐震能力較差房屋可能損壞或倒塌;屋外情形,部分地面出現裂痕,部分山區可能發生山崩,鬆軟土層出現噴砂噴泥現象,部分地區電力、自來水,瓦斯或通訊中斷。

 

根據日本NHK報導,地震發生於當地時間下午3時8分,震央是位於石川縣能登地方、深度約13公里。最大震度6弱出現在珠洲市、震度5弱出現在石川縣能登町、震度4級出現在石川縣輪島市。

 

日本氣象廳地震海嘯監視課長鎌谷紀子於記者會表示,在這起地震中搖晃強烈的地區,發生房屋倒塌及土石災害等災情危險性提高,民眾要特別注意今後的地震活動與降雨狀況。


未來,全球的地震規模、頻率仍會抬升

面對地震高風險、餘震不斷、高溫不停、電力拉警報…,汪中和一再提醒,這正是地球暖化,地殼能量不斷持續累積的影響,未來全球的地震規模、頻率還會抬升,地震危害是嚴重的挑戰。

地要大大震動,到處必有饑荒和瘟疫,又有恐怖的事,以及從天上來的大神蹟。

—恢復本聖經路加福音21:11

除警醒禱告,汪中和呼籲地震是不可預測的天災,今年地震的頻傳,請不要再忽視天然警訊,預備自己並超前部署!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