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news-details
華爾頓教授(左)以「失落的宇宙觀」為題分享。(圖/記者莊宇欽)

以色列人如何理解神的創造?古近東文化的宇宙觀是什麼?

 

「比起建造房屋,以色列人更重視『家』的故事。」華爾頓指出,建立家園比建造房子更能提供神學的生命力,儘管物質也是神創造的一部分,但以色列人更看重創造所建立的秩序

 

當我們進入到不同的文化河流中,對聖經的詮釋將會更加深刻,也能從經文的啟示中與神建立更密切的聯繫!

2日晚上,校園書房出版社舉辦「失落的創世紀」聖經講座,邀請美國惠頓學院舊約教授華爾頓(John H. Walton)來台,以「失落的宇宙論」分享古近東文化的宇宙觀,以及神創造世界的思維模式。

 

講座中,華爾頓強調,聖經作為神話語的權威,經卷作者對聖經文本和真理主張必須負責任,而神也透過人的意圖傳達目的,並賦予作者寫作的權柄。

 

然而,聖經所傳達的信息,由於時空背景的不同會有落差,儘管同樣是傳達權威的媒介,但若是要正確理解經文的內涵,必須要從那個時代的世界觀來思考,也就是進入「文化河流」中詮釋聖經的意涵。

 

何謂「文化河流」?是一種世界觀的思考方式。華爾頓以美國為例,在政治、經濟和價值觀來自其獨特的思考背景,儘管不是所有美國人都一致認同,但是這些要素,會組成美國的文化河流,成為看待世界的觀點。

 

以文化河流,詮釋聖經的時代背景

聖經是為人類所寫的,其形式與文化相連在一起,因此在詮釋上要先浸泡於聖經文化,並且進入不同時代的文化河流中。

 

然而,當時代的聖經作者並不清楚現代的文化河流,卻將從神而來的啟示寫入聖經中,足見是神自己了解一切的文化河流,並保留一些意涵符合現代的詮釋。因此,聖經是為現代人所寫的,當然也是寫給作者那時代的人們。

 

若我們以自身的文化河流來閱讀經文,甚至以直覺性的閱讀進行字面解讀,便會將現代的詮釋手法,強加在聖經釋義上,不只背離神要傳達的話語,甚至可能誤解作者所反映出的世界觀。

 

如今,當我們在詮釋聖經時,必須要從作者的角度出發,儘管有許多要素不夠熟悉,但當我們對作者的時代有更多認識,便能進入正確的文化河流中,在經文的詮釋上更加貼近於作者的意圖。

 

古近東文化告訴我們什麼?

大約在100多年前,人類透過考古遺跡和文字,揭開了古近東文化的樣貌,而聖經文本也受到古近東文化的影響,甚至建立了相似的文化河流。

 

華爾頓表示,聖經文本嵌入古近東文化的要素,並非是作者自己強加或引進的結果,而即使神希望以色列人可以有獨自的思考模式,他們的思考卻與巴比倫人極為相似,也就是說這兩個民族共享相同的文化河流。

 

因此,古近東文化提供一個視窗,讓我們能夠理解古代世界的思考方式,也避免錯誤解釋導致時代錯置,並在經文詮釋上成為更忠實的詮釋者。

 

創造:建立世界的秩序

創世紀1章是神創造世界的記載,當我們向人說明神的創造時,或許有不同角度的解釋,即使會有爭辯,但資訊本身都會是正確的。

 

華爾頓以劇場表演為例,有一個人要到劇場看表演,當他抵達劇場時,表演已經結束了,於是他開始詢問故事是如何開始,但每個人都給他不同的答案,而這些答案卻都是對的資訊。

 

因此,創造也是在詢問世界如何開始,而以色列人關心的不是物質的創造,而是在他們文化河流中,看待世界的起源所建立的「秩序」。

  • news-details
  • 華爾頓認為,在神的創造之中,最重要的要素是「秩序」,而秩序的建立比物質的創造還要重要,因為神的創造就是將秩序帶入世界中。(圖/shutterstock)

「秩序三光譜」的宇宙觀

創造世界之前,「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創世紀1:2a)」,也就是處在混沌黑暗之中,無序是最初不完美世界的狀態。然而,沒有秩序並不代表邪惡,而是神要開始進行創造的工作,也就是將秩序帶入物質的世界。

 

當神完成七天的創造,世界的秩序被建立起來,而有神形象的人類被賦予治理萬物的責任,並成為維持秩序的代理人,在伊甸園中掌管萬物。

 

然而,人類的犯罪破壞了神與人之間的同工,並試圖以人的秩序取代神創造世界的秩序,因此讓世界進入失序之中,世上便充滿著暴力罪惡。

 

在「秩序三光譜」的創造之中,以色列人看重的創造並非物質如何形成,而是秩序如何在世界中被建立,以及創造的過程中神所扮演的角色。

 

是房屋,還是家園?

在思考創造的過程,現代人多以科學記載來作探討,華爾頓表示,科學是看清物質的生成,然而創造的記載未必是編年史,過程不意味著是連續七天的創造,而神將秩序帶入世界的過程,才是以色列人所重視的。

 

華爾頓以房子為例,現代人蓋房子想到的是地基位置、磚塊材料和建造程序,對於房子如何被創造出來,物質科學的過程相當重要。然而,以色列人不強調房子的建造,而是談論家的故事,也就是如何讓房子成為家園,以及神如何住在其中提供神學意涵,這才是創造中的生命。

  • news-details
  • 對以色列人而言,神的創造就如同建立家園,以神學意涵帶來生命的故事,而非只是建造房屋。(圖/shutterstock)

因為耶和華揀選了錫安,願意當作自己的居所,說:「這是我永遠安息之所;我要住在這裡,因為是我所願意的。

—詩篇132:13-14

古代「安息」有聖殿的意思,若將神的創造比喻成建造聖殿,第七天的安息便會是創造的高峰,代表神在聖殿當中登基為王,並在王位上發號司令統治全地,成為萬物的主宰

 

因此,神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創世紀2:2b)」並不表示創造已經結束,而是神居住在祂所創造的萬物之中,不只是帶來了秩序,也將主權統治帶入宇宙之中。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

—馬太福音11:28

進入神創造的安息

神七天的創造以安息作為結束,不只住在萬物之中統治全地,也提供了天國的願景,要將所創造的人類帶入裡面,因此設立伊甸園讓人類管理園中的活物,在安息的統治上與神有分。

 

然而,人類因自私驕傲而陷入罪惡之中,不僅被驅逐出伊甸園,也受到咒詛要勞苦作工,甚至破壞神建立秩序的美好創造,失去安息與神同工的福分。

 

在古代的文化河流中,聖殿啟用典禮為七天,因此以色列人將創造視為聖殿的建造,也相信神在第七天於殿中安息統治萬物。如此一來,物質的創造不一定是七天內造成,也不必與宇宙的年齡有關,重要的依舊是秩序的建立。

 

華爾頓表示當我們重新思考神的創造,便能從文化河流中看見經文的詮釋性,也能在創造的秩序中,思考如何與神一同作工,並且與神建立更深刻的關係。

  • news-details
  • 華爾頓於台北懷恩堂分享聖經信息,將多年來研究創世紀的成果,帶給現場會眾對宇宙創造有不一樣的思考。(圖/記者莊宇欽)

  • news-details
  • 「校園書房」在現場擺攤,買書的氣氛熱絡。(圖/記者莊宇欽)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