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 / shutterstock)

據《Insider》報導,德國紐倫堡(Nuremberg)一間教堂,在6月8日舉辦一次「實驗性質的聚會」:現場由AI負責講道,內容出自ChatGPT,主題為「不要害怕死亡」。

 

講道者是由AI控制的投影頭像,共有4個大螢幕高架在講台上方…

一場由AI機器人主領的聚會

位於德國南部巴伐利亞區福爾特小鎮(Fuerth)的聖保羅教堂(St. Paul's church)裡面,AI機器人(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hatbot)邀請現場三百多位會眾,從長椅站起來讚美主。

 

這位AI機器人以一個蓄鬍黑人男子的樣貌,投放在教會講台大螢幕上,此外,還有另外三位AI的「化身」。

 

這場聚會幾乎全程由AI機器人進行,其面無表情,用單調聲音說:「親愛的朋友們,我很榮幸能以『首個在貴堂講道的人工智能』身分,向諸位宣講神的道。」

 

講道時,AI機器人生成的頭像,會發出一些笑聲,語氣平淡地說出「為了堅定我們的信仰,一定要好好禱告,持續聚會」這類的話。

 

將近40分鐘的聚會,包括講道、禱告和敬拜,皆由ChatGPT與維也納神學暨哲學家喬納斯.西默萊恩(Jonas Simmerlein)共同創作。喬納斯是一名年輕學者,29歲的他表示,其規劃整場聚會流程,而98%內容都由ChatGPT完成。

 

部分會眾表現出強烈好奇心,用手機拍下AI機器人講道過程。另一些人則持不同態度,旁觀整場聚會,並拒絕跟著AI機器人朗讀主禱文。

 

參與當天聚會的54歲海德羅斯(Heiderose Schmidt)表示,她一開始相當期待,但隨著聚會進行,自己感到愈不舒服。「沒有心、也沒有靈魂,AI的化身完全沒有情緒和肢體語言,講話速度快又單調,讓我很難專心聽他們說話。

 

海德羅斯補充,或許對於下一代(在AI科技時代下長大)的孩子來說,對AI講道的感受會不一樣。

 

另一位31歲的路德會牧師馬克(Marc Jansen),也參與了這場實驗性講道,他不只自己出席,同時帶著自己教會的一群青少年前來。馬克說:「我本來以為會更糟,但這場聚會呈現出來的狀態讓我相當驚訝。人工智能確實很好用,即使在實際呈現上仍有不少問題。」

 

然而,馬克、以及每位認真寫講章的牧師,過程中會放進的情感和屬靈經歷,是AI永無法藉大數據而產出的。

 

電腦科學系教授提醒:基督徒要有分辨能力

對於AI機器人的快速發展和普及,美國加爾文大學(Calvin University)副校長布萊恩.珮吉(Brian Page)表示,不是因為機器人能做到某些事情,我們就要把那些事情交給機器人做

 

一個基督徒需要用『智慧來分辨』,什麼事情應交由AI來做。」並表示,隨著科技演變,基督徒定要更重視心靈與靈魂所具有的寶貴價值

 

「當這個世界變得愈來愈複雜、且逐漸走向自動化,我們要讓自己更關注與內心有關的議題。

 

未來,定會出現能編寫禱告文的AI程式,AI禱告文或許和人們寫得差不多,但「本質」上仍無法改變「這是機器人寫的」。

 

珮吉強調,「AI或許能寫出符合神學且正確無誤,甚至相當優美的禱告詞彙,但若不是出自內心(真人)的禱告,就只是無意義的言語。」

 

以AI編寫的禱告文為例,他認為,這比較像是慕道友的定位系統,透過這樣的資訊可以回到家,但AI給出的語言,並不能取代一個真正的基督徒,所能做到的教導、牧養和關懷。

 

他透露,不久之前,紐約也有一位拉比使用ChatGPT編寫講章,事後才透露,是機器人撰寫的講章。

 

珮吉相信,AI科技最終會改變人們的宗教體驗(religious experience),「當科技被用在敬拜、禱告和神學辨證上,勢必會改變我們對上帝的想法、及實踐信仰的環境,也可能擴展、影響我們的神學前提(theological premise)。」

 

他對此感到憂心:ChatGPT是否會成為信徒追求神學基礎的對象?是否會分散信徒的注意力、無法好好追求「真實的上帝」?

 

若ChatGPT這類技術能被基督徒妥善使用,在實踐大使命上可成為一股助力。珮吉鼓勵信徒思考此問題:「這樣的技術能如何被進一步使用,來實踐上帝的神聖旨意?」

 

在未來世代,基督徒需具備比過去更敏銳的分辨力和洞察力,以致不迷失在AI世代,而是能善用科技工具,來拓展神國福音。

 

(資料來源:InsiderCP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