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每年的4月3日為「國際不打小孩日」,旨在盼給予父母機會思考不同教養方式對孩子生命的影響。(圖 / shutterstock)

每年的4月30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Spank Out Day),1998年由美國臨床心理學家羅伯特.法斯曼(Robert Fathman)發起,邀請父母思考不打小孩的可能性,至少試試看在這一天不要打。

 

事實上,過於嚴厲的體罰對兒童造成的傷害可能延續到成年,甚至影響其對下一代的教養。

 

體罰及愛的教育(不體罰)的優缺點為何?必須體罰時需留意哪些原則?當孩子講不聽時可把握哪些溝通及處理方式?聖經上對於教養孩童又有哪些原則呢?

 

本報邀請兒主老師簡妘竹與林月妹分享其觀點和看見。

檢視家庭關係,用心了解孩子

隨著時代變革,校園多提倡「零體罰」,現代父母隨著教養資源及學習機會增多,也較不似從前實行「打罵教育」。

 

而父母常遇到的問題是:不想打孩子卻缺乏具體解決方法;雖然跟孩子約定好不能再犯,孩子仍講不聽。不知如何抉擇該不該打小孩?

 

簡妘竹指出,在眾多教養問題的背後,隱藏著一個根本核心:「父母是用什麼態度及方式和孩子相處?

 

從信仰觀點來看,孩子是上帝所賞賜的產業,父母只是代為管理;孩子是獨立個體,而非父母的所有物。因此,父母在與孩子相處時,可將自己調整為「沒有高低之分」,仔細去傾聽、了解孩子心中真正的想法

 

「我自己有3個孩子,每個孩子個性都截然不同,在教養路上,我深刻體會到『孩子只是希望我們理解他』。

 

簡妘竹認為,體罰是需要看狀況,必要時,「適當管教」能讓孩子清楚知道界線親子間平時相處,重視陪伴、關懷,肯定、鼓勵,累積「愛的存款」,父母傾聽、了解孩子心中真正想法,讓孩子感受到充分被愛、重視和尊重。

  • news-details
  • 與父母的互動會決定孩子「認知世界的方式」,父母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和愛相當重要。(圖 / shutterstock)

孩子在學校獲得許多做人處事的道理,在家庭中同樣需要重視這一塊,但並非父母單方面強塞道理要孩子遵守,如此,隨著孩子越長大,便漸能理解「這件事不是父母叫我不要做、所以我不做」,而是有自主意識選擇不去做

 

父母選擇不以打罵為教養的唯一方式,也獲得空間能理性與孩子溝通。按照聖經哥林多前書14:3,「但做先知講道的是對人說,要造就、安慰、勸勉人。」從而建議,採正向方式來與孩子相處。

 

專注陪伴,踩好原則、界線

林月妹分享,自己以前會體罰孩子,後來看見許多孩子因無法管教而被未信主父母送來教會;有感體罰導致孩子身心深深受傷,因此,林月妹現在轉而支持「愛的教育」。

 

並指出,教養過程重視陪伴、引導和溝通,需要花很多時間,但現代父母大多過於忙碌,難以徹底做到這點。同時提及,自己不是打罵教育下成長的孩子,除非手足之間打架才會被處罰。

 

親子間若關係連結良好,孩子的個性則會發展得較為穩定,不容易一碰到壓力就逃避。在兒主中,林月妹秉持「能陪伴就陪伴」的原則,若對方不想待在教室,也會請個性穩定、能與孩子好好溝通的國高中小老師予以陪伴。

 

教養孩子上,需把握「原則」和「界線」。事先和孩子說清楚規則,若真的需要處罰,父母也當講清楚為什麼。

 

在兒主教學中,林月妹會建立規則和默契,例如:孩子有不適宜行為時,課堂會暫停,更甚者會請父母來處理。她說明,走到體罰這一步,態度就必須要很嚴格,因為是真的情節嚴重,但事先一定會約法三章,給予孩子機會。

  • news-details
  • 事先訂好規則,並約法三章,孩子犯錯時的應對就有規則可依循。(圖 / shutterstock)

建立冷靜區,禱告求智慧

談及孩子講不聽、無法好好溝通時,可如何處理?簡妘竹分享,自己最常用的方法是,讓親子彼此都冷靜一下

 

雅各書 1:19b勸勉,「但你們各人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然而有時,人的情緒被激怒上來,容易無法好好處理問題。

 

這時,會向孩子坦承「我現在不知道怎麼做,需要先去禱告一下」,進而在禱告中求神賜智慧,使自己知道待會該如何面對孩子。

 

可能,當下孩子仍在哭鬧,她會向孩子表達:你可以哭,等你比較冷靜了,我們再來聊。

 

這樣的冷靜並非將孩子趕回房間反省,讓其感到被拒絕、孤立的感受,而是給予緩衝,調整好、再接住孩子的情緒。

 

簡妘竹提醒,其實,最怕遇到「不理性、衝動下」管教小孩,這樣不僅傷害了孩子,後續也要花很長時間修復關係

 

並進一步指出,若有與孩子約法三章的前提,他仍持續犯錯,做了一些絕對禁止,如:侮辱人、傷害人和傷害自己的事情,就需要處罰孩子,同時會給予機會,但會踩好原則和底線。

 

每個人都當過孩子,可以理解孩子還在學習成長、或想挑戰權威,然若事先提醒無效,父母可以選擇用處罰的方式來管教。

  • news-details
  • 簡妘竹提醒,可以善用「彼此冷靜」的技巧,給予雙方空間,待情緒緩和後,問題將比較好處理。(圖 / 簡妘竹 提供)

父母以身作則,陪伴勝於打罵

林月妹表示,孩子到了一定年齡會展現出自我中心、不受教的狀態,這時除了好好陪伴,便是給予正確價值觀,最重要的是父母要以身作則

 

在兒主中,也會出現孩子有狀況、父母不以為然的情況;對此,教會除了開設「父母班」教授親子溝通,也會發現孩子的問題通常源自父母或家族。若碰見此類情況,便需要更多耐心、溫柔去陪伴之。

 

以兒主的一個小男孩為例,他三歲半時,被祖父母送來教會,家中隔代教養有一些狀況,孩子整個人彷彿一隻「刺蝟」。

 

當林月妹看見祖父母是習慣對孩子「打罵教育」時,她馬上就接手,並請老師一對一陪伴孩子,使其狀況慢慢穩定,小一時後,孩子已經可以隨班上課,且現在小四的他已經成為小助手,可陪伴其他較怕生的小朋友,牽著手一起敬拜,整個人變得溫暖有愛

 

平時相處下功夫

必要時尋求專業

箴言13:24,「不忍用杖打兒子的,是恨惡他;疼愛兒子的,隨時管教。」簡妘竹常以這句經文來提醒孩子,並不是要予以威脅,而是讓孩子知道「這是最後手段」,從中也讓孩子思考,其實父母並沒有這麼喜歡體罰他們

 

走到體罰之前,父母當與孩子有良好溝通,在平時相處中累積信任感向孩子表達愛,也讓他們知道父母並不完美、正在學習

最後,簡妘竹建議,若真的在管教上遇到困難,除了可尋求牧者協助,也可尋求兒童心理諮商的資源。

 

父母往往想要解決孩子的問題,而以其多年擔任兒主老師的經驗卻發現,問題不一定在孩子,可能源自於父母;她除了向父母溝通、了解家中情況,也會給予正確觀念,鼓勵他們用安慰、造就、勸勉的言語來對待孩子。

  • news-details
  • 現今心理諮商的資源越發普及,父母遇教養問題,除了尋求牧者,也可尋求專業協助。(圖 / shutterstock)

若父母可與小孩相處得比較和睦時,可更深入在內在醫治中,讓神的愛來恢復「原廠設定」,即神創造人的榮美。

 

藉由回顧小時創傷的同時,大人釐清自己是否把童年創傷合理化,所以現在會如此對待孩子;能正確看待自己後,才能好好愛孩子

 

學牧人引導,錯誤中學習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言22:6)

 

在教養孩童上,學習耶穌這位大牧者如何引導羊群。經上應許:「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羊是透過聲音及杖的指引,才能免於跌落山谷;耶穌也曾教導我們,撇下99隻羊,去尋找失喪的那1隻。

  • news-details
  • 林月妹鼓勵父母,學習基督如牧人般的榜樣。父母要引導孩子,必要時也讓孩子從錯誤中學習。(圖 / 林月妹 提供)

父母同樣要提醒、引導孩子,同時也當適時放手,讓孩子透過「跌進山谷」的過程來學習經驗。

 

例如:教導孩子「拿刀子很危險」時,除了口頭勸戒,也要注意安全,讓孩子在割傷一點點時就學到功課。

 

讓孩子心中有真理,即使到長大成人,都堅守在神的原則中,到老不偏離。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