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 / shutterstock)

身為基督徒,若不知道「門徒的定義」為何意,則難以活出跟隨耶穌的樣式,更不可能傳承「耶穌基督的生命」給下一代。

 

《門徒視角:從四福音書看耶穌的門徒訓練》一書由「道聲出版社」出版,作者文亮指出,聖經四福音書中,耶穌親自帶領門徒訓練的精華,就是最好的「門徒訓練教材」,同時,也能從中更精準地定義何為「門徒」。

「門徒」的四個定義

定義一》追隨者:心志的委身(靈)

舊約聖經中,並沒有「門徒」一詞的明確定義,但原文,卻是指「後嗣」或「群體中的成員之一」。

 

及至新約時代,透過耶穌所揀選的人,「門徒」一詞,才出現比較明確的定義,為「跟隨者」、「學徒」、「弟子」。

 

「跟隨者」,必須出於心志上的認同,亦即不是認同「那個領袖所給予的利益或好處」,而是認同「所追隨對象的本身」,特別是他的信念、價值觀、人格特質等「生命內在」部分。

 

而現今,甚至連基督徒在內,有些人追求的,乃是耶穌基督所能給予的好處、祝福、醫治、幫助等,這樣的追隨者,不過是為自己的利益所趨,並不能成為耶穌的門徒。

 

耶穌說得很清楚,若要成為祂的門徒,必須「捨己」,不是為求得利益,乃是為實踐基督的信仰—「十字架的道路」;而跟隨祂的人,才能稱得上是「基督的真門徒」。

 

若我們跟隨耶穌的「動機」或「終極目標」錯誤,那可能從來就不是耶穌的門徒。

 

跟隨耶穌最具體的明證,就是成為一個「背負十字架的生命」,是一種「願意受苦的心志」,是一份「願意承擔使命的心志」,也是「犧牲奉獻的心志」。

 

基督兒女必須誠實面對神和自己,這樣的生命,才是有真正永生「重生得救的生命」在心中。

 

定義二》學習者:知識的建構(魂)

無人會否認學習各樣關於「神的事」、「真理的功課」、「基督徒的生命與生活」之重要性,因若不學習,則無法長大、成熟,也無能力成就各樣事情。

 

在門徒生命中的學習,不僅僅是為了生存之道(永生),更是為了得到基督所應許的「更豐盛生命」。

 

因此,透過學習神的話語,能使我們重生得救的新生命,得以扎根在磐石上,也才能藉著「神的道」,使生命煉淨,更藉著「神的話語」,使生命得以長大成熟,擁有豐盛智慧和能力。

 

學習,不僅是「真理知識上的學習」,也包括「生活上行道的操練」,以及「在聖靈裡的學習」。

 

學習過程,沒有捷徑。雖知識快速累積是可能的,但若要學習基督長成的身量,則需藉著不斷學習的過程,從知識、生活、環境中,所有人事物的歷練而來。

 

因此,每個基督徒都必須抱持「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始能讓屬靈生命累積更豐盛的祝福。

 

定義三》事奉者:生活的實踐(體)

可能是受到「錯誤的宗教觀影響」,或「在得救時得到的教導和觀念並不正確」,以至於有許多基督徒以為,「信耶穌」只是換一個宗教信仰,或把耶穌像外邦神一樣供奉在家即可。

 

但,成為基督門徒的最基本認知,是要「活出基督的生命」、「活像基督的樣式」、「學習並效法耶穌的所作所為」。

 

換言之,一個真正得救的基督門徒,絕不會是永遠坐在會堂裡的人,他必定聽見耶穌的呼召、明白神的心意、順從聖靈的引導,產生有事奉的行動。

 

每個重生基督徒,都應因著委身跟隨耶穌,而有服事意願和行動,但事奉能否成熟、老練、有果效,就不一定了。

 

因為,若期待有美好、有果效的事奉,必須先要有「成熟門徒的身量」,才能使事奉有更大果效。

 

事奉核心目的,是為了「耶穌基督」與「滿足神的心意」,而非為了「彰顯自己的能力」或「滿足自己的榮耀」。

 

如何跨出事奉腳步、發揮自身恩賜、操練和裝備自己使服事更成熟,這都是基督徒必修學分,也是過得勝生活的必要條件。

 

不要小看「服事神」對自己生命的影響力和價值,「事奉」是門徒身上必然擁有的記號。

 

定義四》傳承者:生命的傳承

一個人的生命,畢竟有限。若我們不能在短暫而有限的歲月裡,把自己在基督裡一切的豐盛、智慧、能力……傳承給下一代,讓其能繼續傳承福音真理;那麼,基督教會將會日漸委靡,重生得救的人不再,所有的靈魂都將落在魔鬼撒但麾下,等候末日審判與滅亡。

 

耶穌所吩咐的「大使命」,是要門徒去使萬民「作(成為)門徒」,而非是使萬民「聽見福音」,也不是使萬民「信耶穌得救」。

 

「使萬民作門徒」的這個呼召,乃是指著:將「基督的生命」,透過「門徒的生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的使命。

 

「傳承門徒生命」的呼召,是讓人們從聽見福音開始,到決志受洗、悔改重生、學習真理、操練事奉……,這些都是使萬民成為門徒的必要過程。

 

但是,讓一個人成為門徒的真正關鍵,首要是,其生命是否有「門徒的身量」;因為,只有「生命」能「影響生命」,只有「門徒」能「帶出門徒」。

 

無論是跟隨者、學習者、事奉者,都是指長時間,甚至是永遠的、持續不斷的狀態和心志,傳承者也是如此。

 

以耶穌帶門徒的角度來看,「神的邏輯」跟「人的想像」並不同

 

耶穌為來到世上33年半左右時間,預備了30年,卻只投入服事3年多。祂是神的兒子,若是大肆開辦「門徒訓練學校」,不就可桃李滿天下?但,神卻偏偏讓耶穌只帶領12個門徒

 

以「人的想像」來看,耶穌可教育或訓練出更多出色學生;但以「神的角度」來看,神卻要耶穌將其生命傳承給12個人。

 

所謂「生命的傳承」,不僅僅是「心志上的跟隨者」,也不光是「知識性的學習者」,也非止於「行動上表現優良的事奉者」,更要是「能得著耶穌基督生命於內、於外活出基督樣式的小基督(基督徒的真義)」。

 

初代教會那些跟隨耶穌基督的門徒,明白神的心意,所以,他們的確在所到之處,找到那些真正願意委身跟隨耶穌,正確學習真道,並捨己服事的人,傳承生命給他們,成為第二代、第三代……的門徒。

 

就如,保羅與提摩太、提多的關係。

 

耶穌所給的啟示是:我們若能用一生時間,好好傳承出幾個(為數不多的)「真門徒」;基本上,就完成了祂給我們的大使命。

 

因為,「真門徒」就會繼續傳承,帶出「真門徒」,這樣一代一代的傳承,會像「等比級數」一般成長。若每個門徒都像耶穌一樣,傳承出12個真門徒,那麼到了第十代,就會有619億人成為基督的門徒。

文亮強調:「真正的宣教,不只是傳福音、叫人受洗而已,而是使人作主門徒。

 

很顯然的,在歷史上,並非每個基督徒都完成了使萬民作門徒的大使命,因為「沒有傳承出真正有生命的門徒」。

 

所以,我們必須回到耶穌的心意初代教會的模式和初衷;只要從少數人開始,切實地將基督的生命傳承下去,就有機會改變世界,完成使萬民成為門徒的大使命。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