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 / shutterstock)

因著哈拿的信心,神賜下了撒母耳,她帶給受苦的以色列人-希望。

 

「哈拿之歌」,是哈拿獻子時,歌頌神的祈禱詞。她單純的相信神,且耐心等候。我們需不斷心存謙卑,學習哈拿把一切獻上,讓神來掌管,在信心中與神同行。

「哈拿之歌」是哈拿獻子時「歌頌神」的祈禱詞

據聖經記載,在士師記時代,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那時,是以色列國靈性最低落的時候;然致使他們「靈性低落」和「國家混亂」,是與「缺乏一位王」有很大關聯。

 

在撒母耳記上,紀錄了「神派先知為以色列設立王的過程」。在其中,「哈拿」是一位「將要指明『神選定的王』的先知(撒母耳)」的母親。

 

「哈拿」原文「 חַנָּה(Kan-nah)」這個名字有「慈悲」之意。

 

哈拿是以利加拿的妻子,先前未生兒女,後來在對神傾心吐意的禱告中,她許願說:「萬軍之耶和華啊,你若垂顧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賜我一個兒子,我必使他終身歸與耶和華,不用剃頭刀剃他的頭。」神允准她的懇求,就讓她生了撒母耳。

 

哈拿在撒母耳斷了奶後,才再次進到聖殿當中,依約去將撒母耳獻上,永遠的服事神。

 

「榮耀豐收教會」陳維濬牧師指出,撒母耳記上2章1-10節,記載著哈拿在敬拜耶和華時的禱告,而這段經文又稱為「哈拿之歌」,是哈拿獻子時,歌頌神的祈禱詞。哈拿的讚美禱告,文體是詩歌。這首詩,與路加福音1章46-55節中,「馬利亞的尊主頌」常被相提並論。

 

「哈拿之歌」這段經文非常重要,因為撒母耳的出生是神特別的恩典,由此引出撒母耳記的主題,就是「神掌管一切」。

  • news-details
  • 「榮耀豐收教會」陳維濬牧師分享《從聖經人物來解析屬靈生命系列》。(圖 / 陳維濬牧師提供)

「哈拿之歌」的四個段落

段落一》除神之外,別無拯救

哈拿禱告說:我的心因耶和華快樂;我的角因耶和華高舉。我的口向仇敵張開;我因耶和華的救恩歡欣。只有耶和華為聖;除他以外沒有可比的,也沒有磐石像我們的神。(撒母耳記上2:1-2)

 

「角」原文「 קֶרֶן (Qe-ren)」其意是「獸的角、裝油的瓶子、祭壇上角狀的四個角落」,在此處是「力量的象徵」,有時也用來比喻後代。

 

身為基督徒,我們的力量是——

來自於「」,而非「環境」或「旁人的眼光」。

來自於「真理」,是以真理當帶子束腰,「腰」是力量的來源。

來自於「宣告」,當大聲宣告時,我們就必越說越有信心。

 

經文中的「快樂」,原文「 עׇלַץ(`a-lats )」有「歡欣、歡樂、狂喜、誇勝」的意思。哈拿的心因耶和華快樂,因耶和華的救恩歡欣。

 

神一旦拯救,就必拯救到底。神不會改變祂的承諾,也不會因為現在的環境影響祂的大能」。神是我們惟一的保護者,是生命的主。

 

哈拿的快樂,是因為她完全明白「除了神以外沒有可比的」,也沒有磐石像我們的神。這是她的親身經歷,她因倚靠神而獲得勝利。

 

段落二》神洞察一切

人不要誇口說驕傲的話,也不要出狂妄的言語;因耶和華是大有智識的神,人的行為被他衡量。(撒母耳記上2:3)

 

「智者」先思後言,「愚者」先言後思。聰明的人,總是「先想好了『該怎麼說才說』」;愚蠢的人,往往「『說完話』再去想」。

 

不亂說話,是一種無言的智慧。一個人,在其人生中,最難的不是學說話,而是懂得沈默。真正有智慧的人「以守為攻,以默發言」。

 

「狂妄」原文「 עׇתׇק (`a-tha-q)」指的是在「(言語上)魯莽的、霸道的」之意。而「大有智識」的原文,是複數型態的「知識」。

 

此經文,警告驕傲的人,耶和華是全能的,祂洞察人的行為和動機。

 

畢竟,不論我們在世上的條件如何,在至高神面前,我們都是卑微的。但人因著「罪的轄制」,而會自以為是,高抬自己,看輕別人,也看不見神。倘若,人堅持「自己的榮耀」,那神就無法將「祂的榮耀」賜給我們。

 

從聖經的記載來看,當哈拿面對毘尼拿的調侃與羞辱時,她深知唯有耶和華洞察、伸冤。換個角度來看,毘尼拿的炫耀,實是凸顯了她的丈夫更愛哈拿。

 

時間能證明一切,事實更勝於雄辯。懂你的人,無須解釋;不懂你的人,沒必要解釋。沉默的背後,往往有「更加堅定的底氣」和「充實的力量」。

 

其實,當一個人「愛炫耀什麼」,正是因為「缺少什麼」。真正活出高級感的人,從不會因為所擁有的一切而炫耀,也從不熱衷向別人炫耀什麼,因他的內心充實,擁有強大的底氣。

 

耶穌就是我們最好的模範,祂本有神的形象,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象,成為人的樣式,且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段落三》神的主權

勇士的弓都已折斷;跌倒的人以力量束腰。素來飽足的,反作用人求食;飢餓的,再不飢餓。不生育的,生了七個兒子;多有兒女的,反倒衰微。耶和華使人死,也使人活,使人下陰間,也使人往上升。他使人貧窮,也使人富足,使人卑微,也使人高貴。他從灰塵裡抬舉貧寒人,從糞堆中提拔窮乏人,使他們與王子同坐,得著榮耀的座位。地的柱子屬於耶和華;他將世界立在其上。(撒母耳記上2:4-8)

 

此處,哈拿讚美神的公義, 因祂掌管生死,輔助軟弱,阻擋驕傲之輩,賜恩給卑微的人,並常扭轉「人的命運」去顯示衪至高的權能。

 

哈拿的「禱文」正是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特別是,現今已因嚴重的財富分配不均,讓弱勢者陷入民不聊生的地步。但「在神的手中」,跌倒的人將充滿力量、飢餓的人將得飽足、不生育的將充滿箭袋。

 

人的一生,其生、死、貧窮、富足、卑微、高貴…都在「神的主權」之下。

 

世上所有卑微不為人知、不被注意的弱勢者,神不止看見、聽見他們的需要,祂也會使用他們,並在這些弱勢者的身上,成就祂奇妙的計劃。

 

段落四》神的應許

他必保護聖民的腳步,使惡人在黑暗中寂然不動;人都不能靠力量得勝。與耶和華爭競的,必被打碎;耶和華必從天上以雷攻擊他,必審判地極的人,將力量賜與所立的王,高舉受膏者的角。撒母耳記上2:9-10

 

哈拿從「流淚的默禱」變成「讚美和歡呼」,她對神的虔誠與交託,正是神要以色列民去學習的。

 

當時的非利士人,威脅著以色列人的生存,甚至「約櫃被奪」,這是以色列歷史中最黑暗的時代之一,有些人懷疑神「是否已經放棄與他們的誓約了」;因在那些日子,耶和華的言語稀少,不常有默示。

 

「王」原文「 מֶלֶךְ (me-lek)」有「君王、國王」之意。

 

那時,以色列人尚沒有普遍的統一君王,不過以色列四周的國家倒是有君王,致使士師中也難免有人想要稱王。

 

「受膏者」原文「 מָשִׁיחַ (ma-shi-yach)」就是「受膏抹的」。

 

祭司、先知與君王設立時,都要用油膏在被立者頭上。這就是,所謂的「被膏立(anointed)」。此經文,是聖經最早提到「受膏者」的經文之處;「受膏者」就是「彌賽亞」,也就是希臘文的「基督」。

 

當時,哈拿對未來充滿盼望並且宣告:「以色列將設立君王,最終還要在基督上,應驗君王的職分」。這個祈禱文,與路加福音第一章中的「馬利亞尊主頌」有許多相同之處,它也預言未來彌賽亞的權能。

 

由此看來,哈拿的事蹟及歌頌,正是「以色列王國歷史」的重要引言!

 

「哈拿之歌」的寶貴,在於,因著她的信心,神賜下了撒母耳,她帶給了受苦的以色列人希望。撒母耳是百年來,第一個設法將以色列12支派統一起來的人,在其領導之下,以色列終於成立了國度。這說明了,神並沒有忘記「祂自己的約」!

 

陳維濬強調,哈拿的事蹟,驗證神是信實可靠的!她到神的面前,把一切交託給神,只單純的相信神,且耐心等候,在生活中「去體驗神的恩典」,在信心中「與神同行」。

 

因此,我們需不斷心存謙卑,學習哈拿把一切獻上,讓神來掌管,並以感恩的心來讚美神,在信心中與神同行。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