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立場如同婚姻,一旦結婚,就永遠在一起,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帛琉總統惠恕仁(Surangel S. Whipps, Jr.)10日演講時,重申對台灣堅定的支持立場,甚至以「婚約」為喻。
在末世,堅持盟約實非易事,時兆研究社創辦人戴文峻牧師曾從聖經預言解析說明,現代已不再是國與國的關係,而是進到「經濟體與經濟體」的關係。世界列國來往首要考量,無非以經濟掛帥。身為基督徒可思想:神所喜悅的是什麼呢?
聖經以「大淫婦」形容巴比倫,即因將關係建構於「虛假的利益往來」,如同娼妓所行的是交易行為的「契約」關係,其根基是操控,以性為義務,金錢為獎勵,本質是「交換條件」。然神所喜愛的是真實的「盟約」關係,如同婚約,乃不論何種處境,都生死相許,是以愛為義務,快樂為獎勵,是生命的承諾。
帛琉總統喻邦交立場如同婚姻
「一旦結婚,就永遠在一起」
10日在澳洲智庫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Lowy Institute)演講時,西太平洋島國帛琉共和國總統惠恕仁(Surangel S. Whipps, Jr.)表示對台灣堅定的支持立場,帛琉會繼續做台灣的盟友,絕不輕言改變承諾。
即使此決定勢必面對國際外交壓力,惠恕仁則表達,帛琉不會選擇屈服:「我們希望國際了解,這是一個主權的決定,沒有任何國家可以告訴我們應該與誰做朋友。」並且,更以「婚約」來比喻兩國邦交關係。
「我們的立場如同婚姻,一旦結婚,就永遠在一起,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until death do us part)。」
台灣與帛琉同為島嶼及自由民主國家,自1999年建交至今邦誼深厚,帛琉多數國民信奉基督教,據悉,惠恕仁總統為安息日會的弟兄。
現代國家關係無非以經濟掛帥
在末世,堅持盟約實非易事
時兆研究社創辦人戴文峻牧師,與團隊長期深究時代趨勢應驗聖經末世預言的徵兆,曾說明,現代已不再是國與國的關係,而是進到「經濟體與經濟體」的關係;世界列國來往首要考量,無非以經濟掛帥。
尤其,全球經濟自新冠疫情後重啟、進入大重構時代,加速轉向「以數字為基礎」,也更明顯往聖經末世預言的方向推進,其認為,幾乎已朝向「獸印、獸名、獸數666」時代來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
由此可知,在末世,堅持「盟約關係」實非易事,無論是人際往來或國際建交,持守盟約都更加需要從神而來的信心、愛與勇氣。
天國經濟有別於巴比倫體系
根基是信靠神及彼此相愛
《啟示錄》勾勒末世圖像,其中所說的「巴比倫」其實並非指某一個城市,而是「墮落的經濟文化體系」,象徵著被金錢與權力支配的虛假關係,列國君王和客商受誘於財富而行淫,獸的國也呼之欲出。
其中,「行淫」非僅指男女關係,更是指「族群國際的爾虞我詐」,無論賄賂或欺壓,在神眼中,都被視為不正當關係(屬靈上的淫亂)。相關閱讀》十四萬四千人只能童身?大淫婦之謎? 淫亂象徵「一種危險關係」!
「天國經濟」與巴比倫體系有何不同?黃國瑞牧師曾分享,其核心並非恐懼和貪婪,而是建立在對神的信靠,以及彼此相愛的關係。
如同使徒行傳第四章記載,初代教會眾人聚集在一起,實施神給的經濟體系,無一人缺乏,鰥寡孤獨都能投靠,而這樣的經濟體系就像是一座「山上的光輝城」,吸引人們想進來參與、認識神的美善。
在啟示錄中,巴比倫被視為病入膏肓,已無法得醫治了!因而,上帝呼召基督徒要從當中「離開!」
啟示錄18:1-4:「此後,我看見另有一位有大權柄的天使從天降下,地就因他的榮耀發光。他大聲喊著說:巴比倫大城傾倒了!傾倒了!成了鬼魔的住處和各樣污穢之靈的巢穴(或作:牢獄;下同),並各樣污穢可憎之雀鳥的巢穴。...我又聽見從天上有聲音說:我的民哪,你們要從那城出來,免得與他一同有罪,受他所受的災殃。」
聖經以「大淫婦」來形容巴比倫,此關係建構於虛假的利益往來,如同交易行為的「契約」關係,其根基是操控、以金錢為獎勵,是「交換條件」的承諾,此乃被神所厭惡。
上帝所喜悅的是真實的「盟約」關係,如同祂所設立的婚約,不論何種處境都生死相許,是以愛為義務,快樂為獎勵,是生命的承諾。
我們的「心」,會是羨慕哪一個呢?
《但以理書》記載「大像」的異象,「金頭」為巴比倫,接著銀胸銀臂為瑪代與波斯,銅腹和腰是希臘,鐵腿則為羅馬(分為東西),最後是半鐵半泥的腳和十趾;此預言至今,已來到「腳趾」的時間點。
潘劉玉霞牧師曾說明,「金頭」巴比倫雖已在歷史上亡國,但大像是一個身體,因而彼此仍有「連動性」,背後乃「同一位魔君」在主導根蒂。巴比倫實為「偶像中心」、「經濟中心」,也是世界的本質。
「偶像之地」是要人「跪下去」的地方—這也是魔鬼的特色,偶像未必是「看得見」的東西,乃是凡要人「跪下去」的勢力就是偶像,可能是配偶、老闆、豪車或孩子;「經濟中心」則誘使人在貪婪中,不斷透過各樣方法,把不屬於自己的擴充據為己有。
巴比倫的王就是撒但,牠也曾在路加福音4:6-7試探耶穌:「這一切權柄、榮華我都要給你,因為這原是交付我的,我願意給誰就給誰。你若在我面前下拜,這都要歸你。」但,耶穌堅持敬拜神、走十架道路。
聖經人物但以理,15歲時被擄到巴比倫,卻能勝過帝國權勢、堅持不用王膳和酒;他沒有向巴比倫「跪下去」,而是永遠跪向耶穌撒冷、神的寶座,因而超越時代,即使改朝換代,他仍為帝王所敬重。
使者稱但以理為大蒙眷愛的人,他也得著末世啟示且蒙神安慰:「到了末期,你必起來,享受你的福分。(但以理書12:13)。」
身為基督徒:我們的「心」,會是羨慕哪一個呢?
相關閱讀》
撒但大迷惑時代來臨!戴文峻:末世教會已無可迴避大重構帶來的7衝擊
大債時代,小心巴比倫的經濟黑洞!天國經濟將如山上光輝城,引人靠近
你踩在耶穌身上尋找「巴比倫」嗎?如果巴比倫在教會,教會絕對沒力量
帛琉總統今到訪原住民部落 南島語族匯聚浪潮,牧者:回應榮耀命定!
教會為台灣邦誼發熱心赴帛琉,用籃球啟動天國外交:讓福音傳到地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