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凱勒

【提摩太 凱勒專欄】「安然脫身」的哲學

古典作者西塞羅(Cicero)曾經有個十分著名的主張:哲學的主要任務,就是教導我們如何面對死亡。西塞羅說「衰殘和死亡的事實」必然會產生懼怕、不滿足感和悲傷,而哲學的目的就是讓人在這些事情上得著解脫,在靈魂承受這些重壓時,提供一些關懷。所以,「哲學既允許、也要求一個人成為自己的靈性醫生。」   當代法國哲學家呂克.費里(LucFerry)認為,再也找不到任何對哲學的定義,是比西塞羅更為出色的。「人們進行哲學思考不是為了自娛自樂,甚至也不是為了更適切地認識世界……有時真的只是為了『安然脫身』。」「好好生活」是取決於學習如何征服我們對「各種死亡面孔」的懼怕,以及對「無聊、時光飛逝感」的害怕。也許我們必須面對之最可怕的真理就是:我們無法避免與所有自己所愛的人分離。費里問道,什麼是我們超乎一切的渴望?就是被理解和被愛,而不是孤單。   所以,我們最渴望的就是「不要死去,也不要看見『我們所愛的人』死亡。」費里知道,今天有很多世俗人士的主張,像是古代的伊壁鳩魯(Epicurus)和其他思想家,是:不用在死亡議題上琢磨。他們說,它只是「生命的結束」。當你死了,你不過就是不存在了—你什麼都不知道,也不會在那裡擔心它。「『既然如此』,幹嘛要費心想這種無意義的問題?」   但是費里的回應是,這種思考方式「粗暴到不夠誠實。」為你的生活帶來主要意義的是什麼呢?不是你與所愛之人的關係嗎?你真的能夠誠實地說自己不怕未來將會有一個狀態,是會剝奪掉你現在所親愛的一切?所愛的人對你來說,真的是微不足道到以至於與他們永遠分離,你也無所謂嗎?而且,失去這些賦予我們生命意義的東西,甚至是始於我們的死亡之前。「事物的不可逆轉性,是生命核心的一種死亡。」我們所正確稱為「邪惡和苦難」的,正是這種東西。   費里得到的結論是,誠實的人必須要承認,死亡及其所有的後果,是一個巨大的人性問題也許是最根本的問題。想要美好而且自由地生活,要擁有喜樂和愛,就必須學習征服這種無法避免的深刻懼怕—害怕這些不可挽回的失去。   本文出自【同?患難與共 #53頁】 【同你患難與共】提摩太凱勒牧師著 蝦皮:https://is.gd/coLJmf PChome:https://is.gd/jzr7M4 (文章授權/提摩太 凱勒臉書專頁)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提摩太 凱勒專欄】工作是人性尊嚴的標誌

凱薩琳(Katherine Leary Alsdorf)的朋友麥克在紐約城裡作保全。他是曼哈頓一個社區的保全,是十五個保全之一,而他所看守的大廈有差不多一百家住戶。他現在已經六十多歲了,但年輕時就從克羅埃西亞移民到了美國;他做過很多種工作,包括餐飲業和體力勞動。他在這棟大廈裡作了保全二十年,對待工作的態度非常與眾不同,對麥克來說,這並非只是一份工作,他關心大廈裡的住戶,很驕傲地幫助他們卸貨、找停車位、歡迎客人等等。他對於保持大廳和樓面的清潔和美觀持有高度的標準。   當人們問他,怎麼能夠放下手中的事情,及時跑到路肩去幫助一位剛過完週末假期的住戶卸東西時,他的回答是:「這是我的工作」或「他們需要幫忙。」為什麼他能記住每個小孩的名字呢?「因為他們住在這裡。」最後被問到:「為什麼你在這份工作上那麼盡心竭力呢?」他的回答是:「我不知道……只是我需要在每天早上看著鏡中理直氣壯的自己,如果我每天沒有盡力的話,就無法面對自己。」看來他是因為對工作和生活的感恩而如此努力,他很高興能夠生活在這個國家裡,也很高興擁有這樣的工作機會。   麥克所服務的人,大多數都是專業人士或商人,這些人可能都慶幸自己沒有成為保全,有些人甚至可能覺得,如果自己當保全的話,是件很丟人的事情。但麥克的態度表明了他意識到自己所從事之工作的內在尊嚴,也正是如此,他帶出了這份工作的良善和價值。   (文章授權/提摩太 凱勒臉書專頁) 您可以成為今日報的祝福!為我們打開天上的府庫,按時降雨在這地上~(點我奉獻)

【提摩太凱勒專欄】艾蜜莉的生命故事:童話的結局

艾蜜莉(Emily)的生命故事:童話的結局   若是在九月份之前,你問我要為什麼感恩,我會說:為我的家庭、我的房子、我的工作以及為上帝感恩—為一位愛我並關心我的丈夫,為四個健康快樂的孩子(分別是十四歲、十一歲、九歲、五歲),為我做夢都想不到會擁有的房子,為我的工作(這份工作允許我在家裡上班,讓我為公司和客戶貢獻心力),並且也為上帝感恩—是祂為我供應這一切,雖然我並不配得。   但是就在九月,出乎意料之外,我的丈夫為了某個人,拋棄了我和我們的四個孩子(對方也拋棄了她的丈夫和兩個孩子)。這個家庭曾經是我們的朋友,我們曾和他們一起在夏天度過三次假,我視他們為我們的朋友。   我心已死。這不可能會發生!我的基督徒丈夫—曾經和我一起陪著我們的孩子,向他們表示「雖然真的有離婚這種事,但是它絕對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一起立過約,向上帝和彼此承諾無論發生何事,我們都會扶持彼此和孩子。我痛哭流涕地懇求他不要走,讓我們找出解決的方法。沒有辦法,他還是走了。   我問他,他要怎麼跟孩子說明?他說他不知道。我告訴他:「你不能什麼都不跟孩子們說,就一走了之。」他應該沒辦法眼睜睜看著這些寶貝的孩子,卻告訴他們,他要走了—一定的,這應該可以打醒他!但是,他卻真的這麼做了。他把他們從床上叫來樓下,然後告訴他們他要走了。孩子們根本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嗯,是要出差嗎?那什麼時候回來呢?」「孩子們,不是的。我要搬走了,而且不會再回來了。」他走了。我們支離破碎。   八個禮拜以後,我仍然心如刀割。上帝啊,這真是?的計畫嗎?這怎麼可能是?的計畫?我知道?會醫治我的心,我知道將有美好的事情從中成就,但是怎麼可能、又為什麼是這種形式?我感受得到?,感受得到人們的禱告……但是我們該怎麼辦呢?我從未如此的憤怒。我們可憐的孩子也受了很多苦;他們父親的「想要」蓋過了他們的「需要」。他說他還是愛他的孩子們。真的嗎?那怎麼可能既愛他們,卻又讓他們這麼痛苦呢?   四個月之後,上帝用一種我不確定是我想要的方式開始醫治我。我想要伸張正義,但是擊打卻不在於我。我開始試圖為他這個人禱告……不是為他的事情禱告。我開始為他的心得醫治而禱告,為他回頭禱告,但不是回到我這裡,而是回到上帝那裡。我需要在沒有他的情況下繼續往前走,至少是現在,但也許會是永遠,我必須饒恕他才能除去苦毒,我不要自己餘生都活在苦毒之中。   但是,我要怎麼做到呢?上帝說禱告,所以我就禱告。   我愛我的家人,我也會一直愛我所嫁的人。我在為一個神蹟禱告—為他能重新振作,找到回家的路。但是我也要在沒有他的情況下繼續前行,我擬訂計畫,試圖繼續我的生活,處理從實際的、屬靈的、情緒的和經濟的層面,需要處理的每件事情。   我要固定為他禱告,我要愛他(但是我不會成為被他踐踏的門墊)。我要養家,要尋求上帝對我們人生的計畫。我要饒恕他,可是我並不會就這樣忽略這件事—因為若我忽略了,我就無法用我所學到的來幫助其他人,幫助那些可能也會經歷這種惡夢的人。我需要對痛苦有所知覺,並且容讓上帝的醫治,使我轉變成祂一直都想要我成為的人。不知怎麼的,我感到很興奮激動。「要興奮激動地走過這場惡夢」—從許多方面看來,這都好像有點不太對勁。   現在已經六個月了,情況變得更糟,但是我卻真正地感受到祝福。   我丈夫仍然無法挽回,他還是和他的女朋友在一起。他告訴我,他們會一起關心我們孩子的生活,要我學著適應並且不要恨她。他告訴我,若我是她的敵人,那他也會成為我的敵人。   我的孩子們還在處理爸爸出走後,所留下的後遺症:他們抑鬱、憤怒、困惑也感到挫折。我最大的孩子開始懷疑他的信仰,他反抗一切的權威,也發洩在家人身上。我準備以賠本拋售的方式賣掉房子,但是它可能最後會變成法拍。我們完全不知道接下來會是如何。   然而,就在這所有狀況裡,我開始在一個不同的層次上認識上帝,看見祂用一種我只有聽說過的方式工作。能經歷到這些,真的很奇妙。   在我的生活中從未發生過大悲劇—未曾真的不得不依靠上帝。我的意思是,我當然也禱告,也見過上帝的工作,但是並不是像這樣。我不曾真的非得仰賴上帝,真正地投靠祂,安息在祂裡面。當我需要上帝安慰的時候,我以前腦海中的畫面是我依偎著耶穌,祂也擁抱著我。但是現在的畫面是:我根本就徹底的崩潰了,然而,祂卻揹著我。這令我心生敬畏。   在這可怕的情形中,當我整個人的身分和我的家庭都受到攻擊時,我瞥見了上帝正在做的事情,瞥見我的生活和我們的生活將會如何改變—我自己很興奮地期待,當這一切結束之後,我會變成什麼樣子。就像在賽跑的時候,開始下起雨來,然後你又一腳踏進泥坑裡,你不能繞過去,只能穿過它,然而雨水和泥濘卻都在拖累你,使你無法快速穿越;你必須全神貫注在痛苦的每一步……但是與此同時,有些東西卻支持著你,使你站立,迫使你繼續前行。在遠處,你看見好像有一片雨簾(就像沖水洗車那樣),然後你就看見了太陽,晴空無雲……當你到那裡之後,你會變成更堅強的人,會更明白如何跑這場比賽,而且也有滿足和平安。是的,這個人也會累、會疲倦,但是卻也從經驗中汲取了力量。   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使用上帝教給我的東西,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有更多的學習。我是這麼向我的孩子們解釋的:在每個童話故事裡,總有一齣悲劇,但是主角面對那個困境,戰勝了它,也因而變得強盛。上帝正賜下一個屬於我們的童話故事──在結局時,你們看到了什麼呢?   (文章授權/提摩太 凱勒臉書專頁)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提摩太凱勒專欄】婚姻生活的利潤與公平,實際上是一種報復

討價還價-1   古代有聘禮一說。未婚夫會到女方的父親面前,拿出一筆錢來給他,數額取決於女子的美貌和她繼承財產的多少。我們看到那種陳舊的做法會說:「哦,人們做那種事真可怕。」不過今天,我們已經走過了那個階段,因為我們更加民主──男女雙方都在對彼此做這樣的事!我們看到男男女女彼此打量,然後說:「她上市了」、「他虧了」以及「她怎麼接受那種推銷?」這些隨口評論,清楚地說明了問題。我們傾向於用資產和赤字來衡量可能的伴侶,而最後我們認為想和這個人結婚,就是因為他或她能為我們帶來不少好處,我們幾乎不可能不去用「我投入婚姻多少,我配偶投入多少」的這種方式來思考。倘若我們從婚姻關係中得到的,與我們所投入的一樣多(或者稍微多一點--我們暗暗地這麼想),那我們就高興了。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開始看見配偶的缺陷,假如這些缺陷去不掉的話,我們就發現自己現在從婚姻中得到的,不如我們起初投資時所希望的那麼多,然後我們就開始做每個商界人士都會做的事:如果利潤降低了,就削減開銷。所以,如果我老婆不要做她應該成為的老婆,那我也不會那麼努力去做我原來要成為的老公,這看起來非常公平。「她不再像過去那樣做這件事了,那我為什麼要做那件事呢?若我沒有得到同樣的價值,我也就不需要在這上面投入那麼多。」你在某種半清醒的狀態中告訴自己:這種行為不過是公平合理的,但實際上它是一種報復。   你就是這樣在頭腦中為你的退縮找理由,當然你的配偶基本上也不會用那種方式來看問題。若我的妻子看到我在情感上越來越疏遠,不再那麼積極地服事她的需要或是家裡的需要,她也會覺得有理由收回自己的投資和對我的委身。你越不感覺到愛,就越不去做愛的行動,也就越來越不覺得有愛心,結果你們倆人就惡性循環下去。   #婚姻解密 #123頁 #提摩太凱勒 (文章授權/提摩太 凱勒臉書專頁)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提摩太 凱勒專欄】我需要一張紙來表現愛

「聖經說,一種事物若不先經死亡,不會真正有生命。把初有的興奮感保留住,根本無何益處,也是最笨的事。讓那興奮走吧!讓它死去吧!接受經歷死亡的經驗,走入接上而來的更深邃的興趣和幸福的天地,你才會發現自己已生活在充滿新的興奮的情境中……」   這種轉化如何成為可能?我想它可能以下面這樣的形式發生:當我們剛開始受到某人吸引時,我們想著「我想要留在這種狀態中!我不想失去這種激情。」但如我們曾說過的,那種自我衝動不可能維持,在學習如何愛你真正與之結婚的那個人的道路上,它也不可能帶你走得長遠。沿用魯益師的比喻,你必須讓你愛情這種不太成熟的化身「死去」,若你想要它再復活而生的話,你必須堅持對行動的委身,在愛心裡服事,甚至當,不!特別是當你感到不太喜歡你的配偶,不覺得受到他或她吸引的時候。而你越是這麼做,你會緩慢但卻堅定地發現,你更偏重自我的吸引,就正轉化成另一種愛,其更多的特徵是在於對另一個人謙卑、驚喜地接納和欣賞。你所發展成熟的愛,會更智慧、豐富、深刻,更不容易變化。   可悲的是,很多人從未經歷這種狀況,因為他們接受了文化中對婚姻的定義,而當刺激淡化時,他們就覺得該換換配偶了。這種對事情的看法,讓已婚者很容易受到婚外情的攻擊,因為你很自然會遇到其他有吸引力的人,他們會帶著承諾表示,可以找回起初你與配偶關係中的刺激。   「我們從小說和戲劇裡得來的另一個觀念,認為“相愛”是難抗拒的事,就像麻疹出現人身上,突然而來。因為有此信念,有些已婚的人遇到有別人喜歡他,便認為原有婚姻是失敗的,放棄不要,去另結新歡……但這種喜歡會不會變成我們所說的“相愛”,絕大部份不能由我們決定。一個腦中充滿了小說、戲劇和情歌的人,一個身體裡頭充滿了酒精的人,很容易把任什麼喜歡之情變成相愛之情;就像你走的小徑上有條小溝,雨水落下都會流入這溝中:你若戴的是副藍色眼鏡,眼前所見一切都會變成藍色。這,當然是咎由自取,不能怪人家。」   所以,當有人說「我不需要一張紙來表現愛」的時候,你也許可以說:「哦不,你需要。若你愛的方式就像聖經所描述的那種愛,那種兩人想一起分享生命的愛的話,你應該沒有任何困難去做合法、持久、排他的委身。」   (文章授權/提摩太 凱勒臉書專頁)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提摩太 凱勒專欄】與上帝完全的相遇

一場交談,一次相遇   我們在這有了一個禱告的定義,既能肯定人類禱告的廣泛性,也能幫助我們做出重要的區分。所有的禱告都是對上帝的反應,在任何情況下,上帝都是發動者—「聆聽」總是在求問以先。除非上帝先臨到我們,否則我們絕不會向祂伸出手。   然而並非所有禱告都是一樣的,或是都能同等有效地與上帝建立關係。我們對於上帝是誰的認識越清楚,我們的禱告就會越好。直覺禱告就像緊急信號燈,是對於上帝現實的籠統感受的反應;但作為屬靈恩賜的禱告,則是真實、個人性的交談,回應上帝具體、言語的啟示。   但是禱告還能不止於此。我們很多甚或大多數的交談,相對而言都很膚淺。人們可以互換資訊但卻不必太自我揭露。但有些交談卻可以很深入,我們感到雙方所揭露出來的不只是資訊,而是自己。此時交談就變成一種個人性的相遇,一種真正的連結。   魯益師(C.S.Lewis)在其小說《那股邪惡的力量》(That Hideous Strength)中,講述了其中一位人物:簡.司徒多克(Jane Studdock),在一場關鍵對話之後的轉變。她曾經認為「宗教」就像一縷香煙,「從特別有慧根的靈魂上發出,升到歡迎它的天庭,」而天庭再以各種獎賞和祝福來回應。現在她腦袋裡卻突然有了一幅非常不同的畫面,不是我們向上的努力,而是「上帝……伸出祂大能、智慧的雙手來創造和修補。」然後基於這個新訊息,她感到自己來到「一位有位格者的面前。迎接她的是某種期待、耐心、堅定,而中間沒有面紗或保護。」上帝與她相遇。結果,一切都改變了。「草叢下的泥土、道路邊的青苔,還有小石頭砌成的路肩,都沒有顯而易見的變化,但它們都變了。有一道界限被跨越了。」   幾乎馬上就有聲音出現在她的腦海中。先是正面進攻:「『要當心,先退一步,保持清醒。別忙著跳進去』它們說。」然後是更狡詐地力勸她把這種感覺,變成一種使生活可以更豐富的經歷,用以幫助她更好地去享受當前的生活。「『妳有了一次宗教的經歷。這很有意思,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有。現在,妳可以對十七世紀詩人有更好的理解!』」敘事者魯益師補充總結:「但是,她的防線已經被攻破了,所以這些反擊並沒有成功。」   魯益師為這一章下的標題是:〈真正的生活就是相遇〉。的確如此,而且這特別成立於在基督裡的生活。當簡遇見上帝時,她的生活就改變了。聖經談到我們與上帝的關係時,就是視之為知道和被知道(加拉太書四:9;哥林多前書十三:12)。目標不是只是分享觀念,而是分享我們自己。交流可以導出雙向的個人性揭露,產生一種只能稱為「動態經歷」的結果。巴刻(J. I. Packer)在其名著《認識神》(Knowing God)中寫道:   「認識神和人與人一切直接的關係一樣,是個別的交往……認「識神不止於知道關於他,而是當他向你敞開時與他交往,當他注意你時由他對付……朋友……他們用言行彼此敞開心懷……雖然如此,仍然請勿忽略認識神的感情的關係,也是理智、意識的事,否則就實在不可能成為兩者之間深刻的關係。」   所以,最完整意義上的禱告是什麼?禱告是在上帝透過祂的話語和恩典,開始一場交談之後,繼續這場交談,並最終變成與祂完全地相遇。   (文章授權/提摩太 凱勒臉書專頁) 持續看到暖新聞,為你的生活帶來祝福!點我奉獻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提摩太 凱勒專欄】基督教與眾多文化的比較

基督教與眾多文化的比較   這和相信因果報應的人不同,基督徒相信苦難常常是不公義、不成比例的,生活就是不公平,好好生活的人日子常常過得不好。謝勒寫道,基督教成功地公平對待了在苦難裡的所有沉重與悲慘,因為它承認有不公,不像因果報應的教義,後者堅持所有人的苦難都是罪有應得。《約伯記》無疑是第一個清楚說明基督教觀點的一卷書。上帝在這卷書中譴責了約伯的朋友,因為他們堅持約伯的痛苦和苦難,一定是他自己在生活中的道德缺陷所造成的。   這一點我們在耶穌身上看得最清楚。要說有人可以基於品性就配得好生活,那麼必定就是耶穌,但是祂卻沒有得到。如謝勒所寫的,整個基督教信仰的中心就是「那位模範的無辜之人,為了別人的罪債而甘願承受了苦難…苦難…透過那位受苦者的神聖品質,獲得了一種奇妙、新生的高貴。」在十字架的光芒下,苦難成了「煉淨,而非懲罰。」   與二元對立觀不同(在某種程度上,也不同於道德主義),基督教並不把苦難視為償還罪債的方法,靠著忍受痛苦的程度來衡量。基督教並未這樣教導:「苦修、自願的自虐……會讓人更屬靈,離上帝更近……『苦難的本身使人更靠近上帝』的這種說法,更像是希臘和新柏拉圖主義的解釋,而非基督教。」   此外,二元對立論把世人分成好人和壞人,苦難則是美德的勳章,是道德高尚的標記,讓你有理由把苦待你的群體妖魔化。與此鮮明對比的卻是,基督徒相信,如索忍尼辛(Aleksandr Solzhenitsyn)名言所寫的:「區分善惡的界線,卻縱橫交錯在每個人的心上。」   不。基督徒對苦難的理解是受到恩典觀念的主導,我們在基督裡得到了赦免和愛,並被接納進上帝的家中,而這些好處原是我們不配得的。這個事實把我們從試探中釋放了,不再因受苦而驕傲。但也正因為現在就能享受到這些無可估算的好處,所以苦難就變得可以忍受了。   謝勒寫道:「在殉道士身上釋放出奇妙力量的,不是在肝腸寸斷的劇痛中看見絢爛快樂的死後生活,而是經歷到身處上帝恩典狀態中的喜樂。」   的確,苦難不僅因為這些喜樂而變得可以忍受,甚至還可以在悲傷中強化這些喜樂。「基督教關於苦難的教義所要求的,不只是耐心地忍受苦難……生活的痛苦和苦難讓我們把屬靈的眼睛定睛在……基督救贖的核心和屬靈的益處上。」   (文章授權/提摩太 凱勒臉書專頁)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