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曾經聽過一個例子,某甲因為在職場上跟上司的互動缺乏默契,甚感委屈,於是便時常在某個團體中公開向人們詳細的分享、傾訴自己心中的難處,聽者中有人或許是出於同情與憤慨,便開始對外講某甲那位上司的不是,耳語也就漸漸傳開了,而眾人在傳的過程當中不免有所加油添醋,且最後竟還傳到某甲的那位上司耳中! 但最後所被
(圖片來源/張茂松牧師) 「
(圖片來源/張茂松) 民12
(本報圖庫) 以色列人在埃及
喜歡讀大仲馬代表作《基度山恩仇錄》的人們,應該也會喜歡讀《舊約聖經》中關於埃及宰相約瑟的故事。這兩個經典故事開頭劇情頗為類似,男主角都是青年才俊,都被人陷害、入獄,後來卻又都因緣際會的攀到人生高峰,也都讓他們在飛黃騰達後再碰到了當年曾陷害他們的仇人。 不同的是,約瑟在再碰到當年陷害他的人們後,其處
(照片提供/張茂松) 「耶和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