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傳福音

【陳思國專欄】按著信心的程度來回應神

曾經有人問我為什麼要選擇開拓教會,為什麼不繼續巡迴講道就好,這樣不是更輕鬆、簡單嗎?   這個問題就好像我問各位為什麼要結婚有孩子呢?沒有孩子的人生不是更輕省嗎?省下很多的辛苦、時間、金錢、心力啊!   確實如此,但同時也會無法經歷許多辛苦後看見生命成長的喜樂。   我想有人生歷練的人都知道,進入婚姻是一個當我們成長、成熟後,我們會很自然做出的決定之一(別誤會,我認為真的想清楚後選擇保持單身也是個同樣成熟的決定!婚姻是個選擇,不是必須。)   回到教會這一塊,我們傳福音給別人,或邀請別人進到教會,然後就期待有別的更成熟的人來牧養他,這個想法其實是不健康也不成熟的。   一個基督徒就是在願意牧養別人的過程中,邁向更大的成熟的。你可以不會,但你不能一直不會。   別的人可以一起合力的跟你牧養他,在牧養的路上你不是一個人單打獨鬥,但別忘了,你在你所引進門的人的生命中仍然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你是他的引路人,同時也是牧羊人之一。   隨著我們生命的成長,我們的責任自然的也會增多。這就是聖經中按著信心的程度來回應神的真理原則(林後8:12)。   如果你過往在與權柄人物的相處中受傷,因而對自己能夠去牧養人感到排斥與抗拒,我也覺得很難過,然而我也相信這部分的傷害經年累月一定可以慢慢的得醫治。我們切勿因噎廢食,而忽略了建造教會的根基—牧養。   能夠生養別人成為基督徒的基督徒,不只傳福音還能夠牧養,才是在屬靈上成熟的標記,也是神所賜給我們的使命,能夠如此行是我們莫大的榮幸!這一點我非常確定。   正如你要怎麼知道一個女孩在「生理上」邁向成熟了?她的身體開始出現變化,並且開始有孕育下一代的能力。   一個邁向成熟的基督徒必然的會敞開心、願意學習牧養,因為這就是天父的心意。   縱使神國翻轉教會只是個開拓四個月的教會,但我會不斷地、不斷地引導、鼓勵、成全每一個願意的人往牧養者的方向邁進。   這樣,我對呼召我建立教會的上帝,才不會有所虧欠。   (文章授權/陳思國-被翻轉的男孩阿國)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七千人網誌專欄】基督徒與社會的關係

基督徒應該關懷社會嗎? 應該。我們相信每個基督徒應該在社會及生活上每個範疇「作鹽作光」(馬太福音5:13-14),運用神給予我們的時間、金錢、才幹、能力,幫助社會上有需要的人,以及改善身邊的環境,藉此吸引未信主的人歸向基督。   主耶穌給教會的使命是甚麼?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馬太福音28:19-20)。這是主臨升天前給門徒的大使命,叫他們傳福音及造就信徒。大使命中有沒有明示或暗示基督徒要大規模組織起來推行社會服務,建立公義社會呢?   沒有。有些人用「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來支持他們社會性的服務。可是當我們細心思想這段經文的時候,我們只看到主吩咐個別信徒要關心及幫助身邊有需要的人,卻沒有看到主要求教會推行普遍性的社會服務。當然,教會是基督徒組成的,但教會在地上的身份及任務不完全等同個別的基督徒的身份及任務。   基督徒是天上的國民,可是我們確實也是生活在地上。作為一個地上政府的公民,我們可以在不抵觸真理的原則下盡我們在社會的責任。然而,教會的地位卻是在天上的,她的工作範圍主要是屬靈的,她所得的權柄也是屬天的:「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馬太福音16:18-19)   主只吩咐教會去傳福音和建立信徒,因為主看傳福音及建立信徒為最重要和最寶貴的事情,主要教會專一及忠心的作好這兩件事。主在世時也有作社會性的服事,可是祂作這些事是高度選擇性的,而且從不帶有政治意圖,或想均分財富。再者祂的善行跟祂的神蹟一樣,都是證明祂是神的兒子,有救贖的能力。   那麼教會可否作社會性的服事? 可以。但我們要強調教會及基督徒作這些事時不要輕重不分,本末倒置。有些教會本著愛心去作一些社會服務工作,但卻忽略了傳福音。他們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各式各樣組織冗雜的服務事業,其實這些服務很多都不是必須的,政府及其他社會慈善團體也是作同一類型的事,為何教會要重複他們所作的呢?若說教會不力搞這些工作,世人會批評我們。但我們要世人的認同呢,還是要神的認同呢?社會性的服務不是完全沒有價值,不是一點都不可以做,但這些事的價值是短暫的,是會過去的,所以教會不應專注在這些事情上;教會有更重要的任務要完成,是別的團體不會亦不能擔當的。   (文章授權/七千人網誌)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