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出來

【花輪・牧思專欄】那些沒說出來的

一同生活與工作的夥伴,早安:   前幾天,一位畢業多年正在工作的學生來訪,他新換了一個工作,卻似乎處處有「地雷」,所以想聽聽我的意見。   這或許是職場的日常吧。他是一個有高學歷的新進的人員,沒背景、沒包袱,而被指派的業務,恰恰好在取代一位非常資深者的工作。主管對他有很高的期待,但他其實手足無措,想向原負責的同仁請教怕被白眼,而偏偏同事又對他這位「菜鳥」坐壁上觀。   我也聽他絮絮叨叨地講著,原先負責業務的同事是多麼不易與人溝通共事,如今他接手相關的事與人,又面臨了許多前任所留下的傳統及困難。有些來自小道傳聞、有些是同事的抱怨、有些則是他到職之後的經驗。   我幾乎可以想像,這位轉調其他業務後的同事,在同一間辦公室裡給他帶來了多大的壓力;也可以體會前任者個性格,的確讓他在工作上產生了不易與人合作的印象。而被一個年輕小伙子硬生生地取代了多年的工作,他也一定是百感交集與五味雜陳呀!   我想到在《聖經》中也有過這樣令人揪心的情結,當人類歷史上教會初建立的那幾年,理當是大家滿腔熱血、同舟共濟的時刻,但有一些人卻發出了不平之鳴,抗議許多在生活中的不公平,覺得自己被忽略,甚至歧視了!   當然,「顧全大局」從來就不是上帝作事的原則,「犧牲小我」的群體主義也不在基督教的思維脈絡中。於是,聖經中記載,透過這些人的需要,剛剛建立的教會開始發現組織的缺失、調整自己的腳步,在看似充滿憤怒的抗議中,窺見了所沒有被明說的需求。   我鼓勵這位剛入職的畢業生,雖然年輕又有無形的壓力,但不妨留意看看在諸多困難中,有什麼是對方源於善意但弄巧成拙的結果?留心聽聽有什麼在七嘴八舌中沒有被說出來的需要?如果天父不輕忽每一個人,那我期待他也別被工作的績效遮蔽了雙眼。   新的一週,願你在問題中看見需要。   花輪牧師 敬上   (文章授權/花輪牧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吳炳偉專欄】「沒有說出來」的信息,比「說出來」的信息更有力量!

「世人哪,你們默然不語,真合公義嗎?」﹝詩五十八1﹞   先生在看報紙,太太說:「老公,來幫我做家事。」先生沒有說話,只是繼續看報紙。老婆很生氣的去把先生的報紙拿掉。先生很生氣說:「幹嘛搶我的報紙。」太太說:「跟你講話都不理我。」先生說:「我在看報紙啊!你知不知道?」老婆得到的信息,不是先生在看報紙,而是先生根本不在乎太太。先生雖然沒有說話,但是請問先生有沒有說話?   「沒有說出來」的信息,比「說出來」的信息更有力量!人與人之間會吵架,是因為「沒有說出來」的信息在作怪。無論雙方如何解讀「沒有說出來」的信息,永遠讓雙方有空間爭吵。「每一件事情」都在傳遞信息,「每一句話語」都在傳遞信息,「每一個動作」都在傳遞信息,「每一個默然」也都在傳遞信息。所以,沒有說出來的信息太重要了。   在婚姻中,我們常常偏行己路,反而在犯罪之後,指責配偶要有愛心,要懂得包容別人的過犯。而現今也有?許多人濫用「愛」這個字,並胡亂引用經文,指愛能遮蓋許多罪。所以我們要有愛心,不要去指責別人的錯。假若基督徒「默然不語」,不作世上的光,不照亮出問題,任由對方繼續犯罪,這樣還能算是愛嗎?親愛的,不按公義說話,沉默未必是金!   YouTube https://youtu.be/iVUP8WIQ_W0   吳炳偉牧師推薦「工作神學」(TOW)網站, 匯集聖經、神學、和教牧材料中和職場生活相關的資料,是目前最具深度、廣度和公信力的資訊來源,內容包括唯一中文的「職場版新舊?解經書」,鼓勵台灣職場基督徒可以參?。--https://www.theologyofwork.org/cn/ (文章授權/吳炳偉牧師)作者/矽谷基督教會主任牧師吳炳偉牧師Dr. Rev. Herbert Wu/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梁蓓禎專欄】愛要說出來

亞洲人不善表達愛??   常常會發現很多的爸爸媽媽在面對小孩子時,很容易對他們闡述愛意,年紀越小的孩子越容易看見爸爸媽媽對他又抱又親,還會一邊告訴他有多愛他多喜歡他。   不過好像隨著年紀越大,有些家庭好像就會越來越少擁抱,可能是孩子也長大,對於肢體接觸的需求,也逐漸降低。也可能是孩子長大,會讓爸爸媽媽生氣的點,也越來越多。所以好像孩子越長越大,擁抱、說親密話語的次數也越來越少。   同樣的,當然孩子對父母擁抱、溫柔的話語也就越來越少,當有爭執時,很容易會直接情緒性的字眼出現。因為在他的資料庫中,已經很少出現溫柔的話語,如「你好棒」、「我好愛你」...等。   一般「傳統」的家庭中,爸爸媽媽、長輩會想說,你都長大了,當然要好好的「管教」。況且,我都生你、養你,難道你還不知道我愛你嗎?   其實老實說,有陣子不說,是會忘記的,或是說,頭腦知道,跟心裡感受到是有距離的!   當孩子接收到的比較多是,你功課怎麼樣....,你吃飽沒......。你作業寫完沒,你怎麼又這樣?講好幾遍?你難道不可以怎樣嗎?   當太多的話題總是出現在「指示、命令」,孩子感受到的溫度,應該就剩下「把事情做好」,這樣的關係吧!   越長越大,擁抱變少、愛的話語變少,雖之而來的是「指導性」的話語,真的不太容易感受到「愛」。不是因為愛變少了,而是我們越來越少講到愛!   但連我們都希望是被接納、被喜愛的,更何況是孩子呢?   孩子越大越容易會用自己的行為表現來定義自己的價值,當他將行為與你是否愛他歸成因果時,要再找回彼此的心就又更加的困難了!   常常抱抱自己的孩子,告訴他說你有多喜歡他、多愛他吧!   或許孩子大了我們不習慣說愛,但習慣是可以養成的!   用愛的話語來鼓勵孩子的成長過程,讓他對於愛是放心的!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時,也就比較不容易因為「感受不到愛」,甚至是「感覺同學比較愛他」,而容易做出錯誤的選擇。   我們都期待有更美好的關係,而愛是最大的力量!   不只愛,更要說出來,讓對方能更直接的知道。   孩子,我愛你!   (文章授權/梁蓓禎老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