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近幾年,各行各業皆受嚴重衝擊,基督徒或教會面對末世不可知的風浪時,該如何做準備呢?《神所投擲的小石子:給在困難中的31則生活處方》一書由「天恩出版社」出版,作者樊鴻台分享,他從一篇有關小石頭的故事聯想到,神在提醒我們要「行出祂的真理」。
覺得自己欠栽培,或有「當年要是再如何,現在就會更好」的遺憾嗎?幾乎每個人生命中都有「欠栽培的遺憾」,那個空洞常在心裡隱隱作痛,但《約翰福音》告訴我們,天父上帝是栽培者,祂透過以下「3個方法」裝備、形塑你我的一生。
陪伴學生前來參與營隊的方老師表示:「我們的孩子大多來自單親、隔代教養或低收入家庭,在營隊的安排下,讓他們了解到世界上各種不同職業,啟發對於未來做出更好的選擇。」「安得烈慈善協會」關懷的弱勢和偏鄉家庭孩子建立良好品格、學習知識和拓展視野,讓每位孩子都能夢想未來,改變生命。
成為神兒女後,還是會被慣有思考綁架,成為世界價值的「回聲筒」嗎?基督徒的耳邊,經常仍有仇敵控告「你不能」、「你不行」,若照舊有模式思考,則易相信魔鬼謊言,被世界價值觀影響。然而,聖經提醒,若有人在基督裡,就是新造的人,因此,你不能再用過去經歷看自己,而是要心意更新而變化!若期盼今(2022)年有全新
每個基督身體都有「內在生命」,我們需切慕讓自己的「內在生命」持續長大。如何成長?不是遵循外在規定性的儀式,而是接受聖靈,享受在聖靈中不斷分賜的神聖生命,也就是讓「神」,在我們生命裡面增長。聖徒們如何抓住讓神生長的秘訣?
為幫助弱勢家庭兒少建立正確良好的品格和知識,安得烈慈善協會特別為所援助關懷的孩子量身規畫,舉辦「暑期生命成長營」活動。
【聖經誦讀】 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來丟掉,寧可失去百體中的一體,不叫全身丟在地獄裏。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來丟掉,寧可失去百體中的一體,不叫全身下入地獄。(馬太福音5:29~30) 【傳經奇遇】 相傳所羅門說了一對父子在海上的故事。父親是富賈一方的仕紳,這人與兒子帶著一大筆錢財與
「為什麼孩子討厭我?」、「我都是為他好!」、「為何孩子不聽話?」...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這些問題經常浮現父母腦中,手機、網路、社群軟體更逐漸取代其心中地位,使親子關係產生隔閡。究竟孩子內心在想什麼?基督徒父母該如何挑整自身,以幫助孩子成長,避免成為「討人厭的父母」? 現代父母因忙碌而少
長期推動食物銀行計畫的安得烈慈善協會,七年來平均每月援助全台超過5,000位弱勢家庭孩子。由於有感於孩子的成長不僅在生理需求,貧窮缺乏的環境也影響其心智成長。因此,安得烈開辦「生命成長營」,為受助的弱勢家庭孩子量身打造一個品格、知識和視野的暑期活動。 這陣子,長期關懷弱勢並與安得烈慈共同扶持弱
孩童認真的參與在團體活動中,從不同的個體中學習、同樂。 (照片來源/社團法人中華安得烈慈
(照片提供/安得烈慈善協會)
(作者/蔡頌輝)基督徒生命的成長不是漫無目標,而是朝著那位造我們的主而更新變化。 「這新人在知識上漸漸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像。」這話原文直譯是:「這新人在知識上被更新,(這知識)是根據創造他的主的形象。」注意,「更新」原文是被動式,指被神所更新。顯然,一個得救的人會在他的認知上不斷地朝向一個目標而
(作者/蔡頌輝)「思念上面的事」的表現,當然也反映在道德上,而且明顯牽涉人的意志和刻意的行為:「所以,要治死你們在地上的肢體,就如淫亂、污穢、邪情、惡慾和貪婪。」人既追求符合天上榮耀又有永恆價值的事,必然盡所能的拒絕一切違反這身份的行為。在保羅的罪惡列表中,特別對貪婪作了解釋,指它「與拜偶像一樣」。
(作者/蔡頌輝)基督徒已經擁有新生命的事實,並不代表基督徒在行為上已經完全,也不是要我們在善行上完全處於被動狀態,並將自己的不長進歸咎於神。基督徒與基督同死同復活的事實,只是一個救恩的保證,也是我們能活出新生命的基礎,少了這個神學性的事實,一切善行都是徒勞。一旦有了這個基督所成就的事實,善行不但變得
(作者/蔡頌輝)有一些東西我們不給小朋友吃,他們問為什麼,我們就說:「以後你長大了才可以吃。」 有一天,我爸爸要吃2歲10個月大的孫女的糖果,孫女說:「你不可以吃!」 爺爺問:「為什麼?」 孫女答道:「以後你變小了才可以吃。」 成長是一條單向道,人只能長大不能變小,其過程充滿樂趣,又充滿掙扎。人在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