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Wecycle成員一同參加單車節活動。(照片提供/張栢淳)

「隨著單車輪子轉動,生命也能一同轉動」,這是Wecycle的異象,也是香港政府與路德會社會服務處合作幫助戒毒的計畫宣言。2014年啟動,已完成三條單車導賞路線,還有偏鄉單車剪髮、社區關顧等事工。對這群邊緣青少年來說,毒品、黑幫、街頭,比校園、家庭還要吸引人,而Wecycle用信仰的力量,把迷途的人拉回生命正軌。

「運動帶來的多巴胺,會讓人產生愉快的感受,有利於克服酒精或藥物成癮的問題。」路德會青欣中心社工、也是Wecycle計畫的發起人張栢淳說,「藉由運動與信仰,引導戒毒者由內而外找回健康。」

 

11歲染毒的她,翻轉成為幫助者

陳雪瑩,目前是路德會青欣中心Wecycle的同工,之前是這項計畫的受助者。給人感覺甜美溫暖的陳雪瑩,很難相信,她11歲就接觸毒品。從小家庭破碎、沒有其他兄弟姊妹、爸媽分居,這些因素都讓她從小生活十分孤單。當年禁毒宣導不像現在,以為只有白粉才是毒品,孤獨無知的她被朋友帶去「分享」,可怕的毒癮就這麼沾染上,長達8年。

 

「我因為過去吸K,鼻中膈穿孔,到現在沒有感冒還是鼻水直流。」陳雪瑩說她的身體因為吸毒付上慘痛的代價。吸毒的那段時間,她的記憶力降低,事情只能記住幾秒鐘,常常在家煮開水煮到壺都燒乾。「那時候我一起床,牙都還沒刷就開始吸了」,陳雪瑩回想過去可怕的毒癮。

 

然而,再荒唐的人生,上帝都有翻轉的能力。一群來自教會的弟兄姐妹,讓她離開曾經走錯的路,也開始去修補身體上的傷害。最初在巴拿巴戒毒機構,陳雪瑩很抗拒禱告,覺得很麻煩。「但這群來探訪的陌生人,竟然因為聽了我故事流眼淚,被我拒絕好幾次,還是跟我分享上帝的愛。」她封閉的心被打開,更看到自己的自私和自卑。於是陳雪瑩放下對耶穌、對信仰的成見,靠著讀聖經和禱告擺脫毒癮。現在的她是一位堅強的弱女子,加入Wecycle計畫幫助同樣人生跌倒的人,靠著上帝的愛與恩典,重新站立起來。

導覽團引導團員參訪當地村落。(照片提供/張栢淳)

 

戒毒癮是開始,責任心是終極目標

「女性的吸毒者,大多是因為失戀、人際挫折開始接觸毒品。」陳雪瑩分析,除了身體上的疲憊,也容易有負面的思想,但女性戒毒者卻相較男性更容易成功戒除。陳雪瑩表示,不論男女來到Wecycle,重建「責任心」是非常重要也最關鍵的學習目標之一。

 

計畫發起人張栢淳也強調,除了解除毒癮,幫助戒毒者「走向前」才是終極目標。「建立責任心,是一個讓他們回歸社會的一項必備『技能』。」張栢淳說,過去家庭功能的失調,必須讓這些戒毒者回到孩子般的樣式,從準時、規律的工作中學習忍耐,「倚靠上帝,沒有學不會的功課!」張栢淳很有信心。

 

每到周末,Wecycle推出單車導覽旅遊服務,結合社區歷史解說,讓參與的觀光客或是機構團體認識在地社區的發展。讓 回社會的戒毒者工作之餘,在這個平台建立人際交友圈,而那些找工作不順利的人,也可有收入的補貼,緩衝經濟壓力,讓他們回歸社會的路能走得更順利。

Wecycle 發起人張栢淳與計畫同工陳雪瑩。(攝影/記者吳美玉)

 

助人重建生命,自己和家人同蒙福                      

同樣來自破碎家庭的計畫發起人張柏淳,曾經歷叛逆的青少年,後來在香港中文大學完成學業,並成為一名社工。在Wecycle的計畫裡,張柏淳幫助許多來自破碎家庭的人重建生命,同時也重建了自己的生命。「過去家庭不溫暖的歷程就好像約瑟,被兄弟出賣、獨自一人流落他鄉,最後卻成為拯救全家族的關鍵。」張栢淳深刻體悟。

Wecycle 計畫中的服務項目之一,進入鄉村剪髮。(照片提供/張栢淳)

 

「過去認為生命中的苦難,現在回想都是上帝的預備,讓我成為家裡的祝福。」張栢淳說,他的爸爸因為好奇他信主後的改變,自己上網搜尋福音講道認識上帝。而張栢淳也因為從工作中裝備自己,幫助有情緒障礙的母親和弟弟,「成為社工,幫助他人也幫助了自己的家人,真是美好祝福。」張栢淳帶著Wecycle的所有成員,繼續發揮轉動生命的力量。

 

但我已經為你祈求,叫你不至於失了信心,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路加福音22::32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