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東基的故事,從一片玉米田開始…盼望此書能激勵基督徒更深委身福音使命,再次將自己獻給神,明白奉獻的意義。-作者吳方芳

看似不起眼的台東基督教醫院,曾有6位醫師榮獲國家醫療貢獻獎;一間曾面臨關閉的醫院,又是如何起死回生?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出於一個字-「愛」。

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舉辦《一粒麥子落在後山》新書發表會。由左至右為書籍作者家立立成長協會理事長吳方芳、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總幹事林治平、東基創辦人譚維義、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董事長白培英、東基現任院長呂信雄。

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舉辦《一粒麥子落在後山》新書發表會。由左至右為書籍作者家立立成長協會理事長吳方芳、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總幹事林治平、東基創辦人譚維義、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董事長白培英、東基現任院長呂信雄。 (攝影/記者張嘉慧)

1992年,楊先生失足跌入甘蔗絞榨機,左小腿連同甘蔗被絞得血肉模糊。醫師決定立刻為他切除左腿,但楊太太說什麼也不願同意。正僵持不下,身旁有好心人建議:「送去阿督仔病院好了,那裡有個外科醫師最捨不得幫人截肢…」

這間阿督仔醫院,正是台東基督教醫院。從創辦人譚維義醫師,到後續幾位國外宣教醫師來台,因著信仰燃燒自己、奉獻一生,用同理心治病、傳道,這些故事被詳記在新書《一粒麥子落在後山》。作者家立立成長協會理事長吳方芳表示,執筆寫書時,再次經歷信仰重生,將自己完全獻給神,也盼望這樣的感動能激勵所有讀者。

東基創辦人譚維義和現任院長呂信雄合影。

東基創辦人譚維義和現任院長呂信雄合影。 (攝影/記者張嘉慧)

書中記載譚維義埋身台東的心路歷程,他自己也分享到,當時帶著妻子和4位兒女舉家來台從事醫療宣教,最難忘的莫過於抵台當天看著兒女飢餓,卻沒有台幣買食物的景況;其次是學中文,「我從一個地位崇高的外科醫師,突然變成最笨的中文學習者…」但每次覺得山窮水盡時,一家就會用禱告支取力量,再繼續走下去,完成「將上帝的醫院蓋在人間」的心願。

之後,陸續還有蘇輔道、耿喜音、龍樂德、德樂詩、安芳蓮醫療宣教士,以前他們被叫「阿督仔」、「美國醫生」,現在他們是「永遠的後山天使」。這群外來宣教士永遠站在病人的角度,以基督的心用心服務病人。

他們都猶如一粒粒麥子落在土裡,結出許多子粒,為東基立下「麥子精神」的榜樣。

犀牛院長呂信雄接手 力挽頹勢再創佳績

1992到1996年,是東基最為黑暗的時期。門診、急診、住院人次急速下滑、護理人員嚴重流失、宣教士告老返鄉、各科醫師紛紛另謀他就…但就在這絕望時刻,號稱「犀牛」的呂信雄接下改造東基的艱鉅任務,成為新任院長。他推動許多變革,募款改建醫院,在幾乎不可能的情況下,帶領東基成為照顧台東人的新指標。

此書記錄了東基的歷史,不僅適合用來傳福音,也盼望帶動更多人關心後山醫療需求。

此書記錄了東基的歷史,不僅適合用來傳福音,也盼望帶動更多人關心後山醫療需求。 (攝影/記者張嘉慧)

呂信雄談及東基的現況及未來的發展藍圖時表示,完全沒有人會想到這是一家曾經面臨關閉窘境的醫院。「期盼此書能打開華人醫療宣教的歷史和關懷視野,帶動更多人關心偏鄉、服務偏鄉。」

此書作者吳方芳筆觸細膩、帶著很深的情感,因此讀來一點都不生硬,很適合用來傳福音,一則則動人的故事,讓更多年輕一代的人了解這些無私付出的背後,是源自於一份長闊高深的基督之愛。

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出版的《一粒麥子落在後山》,每賣一本書將捐出15元,協助東基的醫療工作,同時盼望帶動更多人一起關心、參與後山的醫療需求,為東基愛的傳奇再譜新頁!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