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由「全國禱告網絡」舉辦的2021「全國青年泰培歐TALPIOT」,8日晚間起至10日下午,於ZOOM線上舉行,共有各城市近500位青年人參與。會中也針對不同主題,如經濟與金融、生物與科學、科技與人才、公務與政治等探討。本篇為9日上午的下半場信息,聖經說,以色列是神的「長子」,潘劉玉霞牧師表示,神用「長子」來教練列國萬邦。(圖/全國青年泰培歐TALPIOT、Shutterstock)

「願這篇信息,成為『救你命』的信息,因為,真的、真的,只有抓住神!全世界都在『逆境』中,這是最不好的時機,也可以成為『最好的時機』。」

2021「全國青年泰培歐TALPIOT上篇信息,全國禱告網絡總幹事潘劉玉霞牧師點出年輕世代所面臨的各樣嚴峻局勢和挑戰,藉著「情勢分析」,為其敲響一記「警鐘」,盼鼓勵青年人在極為不容易卻又關鍵的時刻——成為預備好的軍隊。

 

上篇:關鍵時代中你要選擇「躺平」還是「預備好」?願主興起扛起世代、國家命脈的約書亞世代!

 

災難如同大海嘯,一波波向著世界襲來,國家有沒有出路?年輕人有沒有突破困局的力量?來看看——以色列。

 

自有歷史以來,這個國家時常處於「生死存亡」的滅種處境,包括〈出埃及記〉中埃及法老的追殺,〈以斯帖記〉中哈曼圖謀除滅猶太民族,並有多次「大流散」經歷;到近代史的納粹大屠殺,約有600萬猶太人因此喪命。

 

1948年,以色列復國——在這地小、人少、缺乏天然資源、又四面受敵的地土。馬克吐溫曾形容,她是荒蕪治國,寂靜又哀淒的大地;這個世人眼中身無分文的難民團體,如今卻成為世界上最蓬勃的企業經濟體之一。

 

建國短短70多年,以色列在各項領域發展,是國際公認的驚艷。不禁令人要問,在如此艱困的環境中,她何以有如此強大的創造力生命爆發力

 

有一個關鍵,叫做——Resilience(復原力)

 

潘劉玉霞牧師指出,研究顯示,任何一個地方歷經重大災難,要評估能否重建,有一重要指標,就是復原力;「生命」也是如此,在經歷巨變、傷害、撞擊⋯⋯等,需要「回復力」,也可以說是「韌性」。

 

而《聖經》給了基督徒,一個非常好、且比世界所有價值觀都更重要的「範本」,就是以色列。以色列在整本《聖經》中佔舉足輕重的角色,也說到,她就是「神的見證人」。

 

一、 以色列成功的秘訣——

不在於「個人才華」,而在於「群體」

 

以色列對「人」的看重:

2011年10月11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哈馬斯達成「換俘協議」——以色列將釋放1,027名巴勒斯坦囚犯,來換取一名被綁架的士兵吉拉德·沙利特回來。

 

用1027名囚犯,換回一名被綁架的士兵。由此得見,以色列看重每一個人的獨特性

 

以色列總理曾說:全世界都拋棄了我們,所以我們永遠不拋棄自己的子民。得見一個國家的內聚和向心力。

 

以色列的「多元背景」:

1990年代,百萬俄國猶太人回歸以國,多為醫生、工程師、教授、音樂家等高學歷背景者;同時有1980年代搶救回來的衣索比亞猶太人,多為文盲。

 

在這片土地上,至少有70國家的人民移民到此,帶來不同語言、文化、思想和人才,形成各種社團和政黨,使以色列成為世界最大的文化融爐,也是其最大的無形資產

 

潘劉玉霞牧師表示,有非常多關於復原力Resilience的報告中說到,包含一個國家、機構、村莊,或是荒蕪、廢墟之處,要使其復甦,有一個秘訣,就是——多元

 

擁有越多的多元物種,彼此產生的影響力就會非常大,這是一個奧秘。因此,擁有70多種不同背景人口匯集的以色列,成為其最大優勢。

 

「這件事希望記在年輕人的心中。我們會有很多的人從不同地方來,多元性、包容性、接納度,(彼此的)差異,成為彼此的幫助,這對復原力非常有助益。」

 

二、苦難中卻激發驚人成就——

諾貝爾獎得主的大族,對全人類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1948年以色列建國時,境內僅有65萬猶太人,阿拉伯人為120萬,敵人是3,000萬。現在以色列總人口約為930萬人,是台灣人口的40%,四周圍則有3億敵人。

 

在歷史上經歷無數磨難,一邊又投身許多戰役的以色列民,卻對全人類的發展有著極大貢獻——至今全世界800多名的諾貝爾獎得主中,至少有20%是猶太人

 

據資料指出,諾貝爾獎是一年頒發一次的國際獎項,其中文學、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及和平等5個獎項,於1901年首次頒發,經濟學獎則於1969年起頒發。

 

諾貝爾獎至今已頒給800多人,其中至少有20%是以色列或者以色列移民。首位諾貝爾獎得主,也是以色列人(1905年獲頒化學獎)。

 

而這些猶太諾貝爾獎得主的生命中,他們自己或是家人,是經歷了苦痛的「大屠殺」事件,也多處於流散的時代。

 

由此可見,是當環境都沒問題時,而使人強盛嗎?其實,是在環境非常挑戰之時。上帝創造人類相當奧秘的一點是——越是面對高挑戰,其創意能力、生命的爆發力,反而非常之大。

 

三、每年都乾旱、缺乏天然資源

——卻「缺雨不缺水、缺油不缺電、缺地不缺糧」

今(2021)年台灣面臨56年來的最大乾旱,已讓政府及全國百姓極為緊張。以色列,卻是「每年都乾旱」——年降雨量為台灣的3%。

 

沙漠地區占了以色列國土面積的一半以上;然而,內蓋夫沙漠貝爾榭巴的本古里昂大學,卻以「沙漠科學」著名。

 

以色列土地小,只有60%個台灣大,可耕種面積也僅有兩個台南大。

 

以色列是中東唯一不產石油的地方;其鄰國都產石油,靠此坐擁千億資產與堅強國力。

 

綜觀以上天然資源如此缺乏的以色列,卻是國際上有名的——缺雨不缺水、缺油不缺電、缺地不缺糧的國家。

 

四、缺的不是水,缺的是創新——

從沙漠小國,變水資源管理和產業發展「全球模範」

1948年建國至今,以色列人口成長超過10倍。以水資源為例,來看看以色列的復原力Resilience」到底有多強。

 

1.以色列基礎建設完全防止水管漏水。

 

2.以色列有6成土地為沙漠,其餘土地則呈現半乾旱狀態。

 

聖經中摩西擊打磐石出水的歷史提醒我們:在不可能的地方,也有可能發現水,且有時必須用非正統的技術取水——這,就是猶太人的頭腦。

 

潘劉玉霞牧師進一步補充,正統,就是一般人想事情的方式,而這也限制了人的作為。

 

延伸出去,正統的想法為:要有雨水、要條件好、背景好、學歷佳,有優渥的資源、財力⋯⋯等等,才有辦法成功。我們必須打破這想法。

 

3.以色列因地形關係,國家水利基礎建設,必須在海平面以下700英尺的加利利海、海平面以上將近3,000英尺的耶路撒冷建設,並且能完美運作。除地形之外,在潮濕、冷冽的冬天,及乾燥、炙熱的沙漠中,都能保持操作順暢。

 

4.以色列的水資源治理,成為全球事業。

 

5.缺雨的以色列,竟用「水」成為水利外交:運用水科技參與全球事務,並服務窮人中最貧困的人。

 

6.以色列管理水的週期:從取出水來的第一滴,到最後一滴水,都有用途

 

7.水的相關議題不只是工作,而是全球性的使命

-在這方面,以色列不只能和鄰國比較,更能和全世界相比,沒有一個國家做到以色列已經做到的事。連研發用鹽水,也能長得旺盛的種子。

 

8.以色列擁有超過200間以上的水處理創新公司,相當於全世界在這段期間內,所有水處理事業新創公司的十分之一。

 

9.海水淡化公司:以色列IDE海水淡化公司35年來,已為40個國家建立320個淡化水廠。且以色列的海水淡化,可以將成本降至每噸0.4美元

 

台灣水資源:

2020年台灣創下新高溫,沒有任何颱風。2021年,台灣水情告急,出現56年來大旱的多個現象。

 

2021年3月29日,南寮海水淡化廠啟動,是台灣首座供民生用水的海淡廠,以供應新竹及竹科的用水。其高壓處理非常耗電,這裡海水轉淡水的成本,每度高達30到40元,1噸水得耗用4度電。以新竹海淡廠每日產1.3萬噸水來計算,等於一天就得花上200萬的產水費

 

海水淡化的成本,台灣是以色列的近14倍。

 

結論:以色列,一個缺水之國,70年多來,「水資源」產業和管理卻成為全球最厲害、最大的事業體。可見缺的不是水,缺的是「創新」

 

五、挖掘「大腦」比挖掘油井更重要

——以色列的經濟和創新奇蹟

全球新創公司數目,以色列大於歐洲國家、日本、韓國、大陸、印度的總和。

 

以色列挖掘「大腦」,比沙烏地阿拉伯挖掘油井更重要。

 

以色列初創企業的密度為全球最高,平均每1,844人就有一間。

 

以色列每人平均創業投資金額是:

-美國的2.5倍。

-歐洲的30倍。

-大陸的80倍。

-印度的350倍。

 

以色列有全球最活潑、成長最快的新興企業,被譽為新創企業之國。以色列經濟成長率60年之內達到50。包括愛爾蘭、新加坡、杜拜,都要複製「以色列效應」。

 

期間,以色列打了多場大戰,每天也都有零星戰役要面對,於世界經濟體系上,卻屢屢創造奇蹟,產生出如此高的新創能力。

 

又看見,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復原力Resilience」。

 

六、以色列的外交發展——外交孤立

-以色列外交較台灣更為嚴峻。

-周圍環繞欲消滅他們的敵人。

-鄰國不准以色列航空公司飛越領空。

-外交局勢非常具挑戰性。

 

為何談這主題?——看看青少年的處境

就在這一年當中,疫情、經濟、乾旱⋯⋯等天災人禍,接踵向台灣撲過來。

 

於全球來說,媒體形容「疫情世代」的孩子,是特別「多災多難」——在恐懼和不確定中長大。於台灣的新冠世代,其成長關鍵字是:低薪、經濟停滯與天災人禍。

 

潘劉玉霞牧師引用研究指出,「社會的不穩定(會)累積他們的挫敗和創傷,加劇其脆弱感。研究發現,患有憂鬱症的大人、回朔他們的童年,有68%的人於童年時期情感脆弱,而導致後來很難融入社會。」

 

意即,若一個人幼年的成長經歷不佳,其生命的回復力、彈性、韌性、復原力,相對而言會是弱的

 

如今的青少年們,正面臨嚴峻的世代光景。包括全世界都未經歷過的世界性、同時性大爆發的COVID-19疫情,以及末後世代。

 

這些問題,在聖經有沒有答案?

 

上帝的超前部署——以色列 他們痛苦的經驗告訴世界什麼?

看看以色列大屠殺的倖存者。

 

研究指出,大屠殺65%的倖存者,在韌性(復原力)特徵方面得分偏高。

 

其中,78%的人參與了被認為具有彈性的過程,並認為他們是超然的,或者在大屠殺後的幾年裡,參與了幫助他們成長和改變的行為,包括留下遺產,以及為社區做出貢獻。

 

他們幫助別人,以致能成長、改變。由此看見,「寬恕」這件事,在復原力中非常重要。

 

此外,也有研究Covid-19時代的窘迫和抵禦力:比較兩個種族——以色列境內的猶太人v.s以色列境內的阿拉伯人。

 

Covid-19大流行的主要負面心理後果為「焦慮」,研究針對這兩個種族的防禦能力、幸福感、人口特性,以及對減少或增加焦慮、憂鬱的影響。

 

當前研究結果表明,在Covid-19大流行的背景下,出現類似的模式:以色列阿拉伯人報告的「苦難程度」較高,「復原力和福祉水平」較低。

 

「拿以色列人做對照,我要告訴大家,所有的一切都不是理由。」由此可省思,以色列境內的猶太人,在面對整個大環境失調,以及經歷大屠殺的倖存者,其復原力為何那麼強?

 

他們痛苦的經驗告訴世界什麼?——

 

饒恕、彈性、幫助和支援他人的能力;願意去改變自身行為,願意更多貢獻自己去幫助社會;不埋怨與痛恨他人。

 

先前的創傷,可以使人「敏感」,也可以使人「免疫」。

 

在大屠殺倖存者身上,有一個很重要的特質,是在他還未遇到大屠殺之前,這個人在「解決傷害」上,相對來說是更強的。在發生大屠殺之後,其行為能改變、調整、饒恕和復原

 

創世記12:2,神告訴以色列「你也要叫別人得福。」這也是禱告網絡近年不斷傳遞的——Tikkun Olam」(修復世界),就是要懂得幫助他人,幫助大自然、所有的人,恢復到正常次序。

 

以色列的倖存者,因著神的永約——你們要使別人得福,就照著去做。在最大的逆境中,他們能存活下去,是因不斷地饒恕,調整自身行為,去幫助他人。上帝保守這群百姓,因他們實踐神的話。

 

年輕人,當你往前走,可能會面臨到更嚴峻的問題;就大時代來說,你們長大的過程中可能是辛苦的。但當你倒回去看70多年前的以色列,每一樣的問題、困難,她都「走過」。她比我們「超前」了70多年

 

全世界都在逆境中,但我們有「寶貝」藏在瓦器裡

聖經中,大衛、約瑟、但以理⋯⋯等,神所使用的人,無一人沒有經歷逼迫、傷害、苦難,和四圍環境的艱難。

 

「神要使用每一個人,有一個生命的奧祕——有寶貝藏在我們的瓦器裡。有一種力量在我們裡面。傷害不是我們的藉口,饒恕是我們真正爆破的重要關鍵。」

 

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哥林多後書4:7

 

全世界都在逆境、困難中,這是最不好的時機,也可以成為最好的時機。哀哭,真的可以變為跳舞!

 

親愛的弟兄姐妹,不要帶著「傷害」走你的人生,你必須要懂得調整、跨越,當你跨越時,那個能力、新創、生命(就發揮出來)。

 

不要故步自封,不要吝嗇,要成無私給予的人,要叫別人得福。對大自然,人與人之間,人與神之間,要真正去「Tikkun Olam」,成為一個奉獻自己、社會的光和鹽。

 

上帝是我們的力量,聖靈住在我們裡面,不只是讓我們待在教會,而是,更能夠對社會產生影響力。

 

潘劉玉霞牧師勉勵,全世界的人和我們,都會走過這段艱難時期,求主幫助神的兒女,成為真正每天築祭壇,將神的話藏在心裡(讀經),以致內心「有力量」的一群百姓——有復原力、有韌性、有彈性,在任何的逆境中,我們都能反敗為勝。

 

逆境要成為我們的螞蚱,我們不是逆境的螞蚱!

 

我們無法選擇生長的時代,然而,如哥林多後書1:10所應允,「他曾救我們脫離那極大的死亡,現在仍要救我們,並且我們指望他將來還要救我們。

 

「當你一有力量,這些問題就變成螞蚱;你沒有力量,你就看這些都是巨人,而你變成了螞蚱。

 

希望這篇信息對你的人生有一個影響,願意這篇信息成為『救你命』的信息,因為,真的、真的,只有抓住神!」

 

把你生命中的逆境,成為你的創造力,

把那些不堪、坑坑疤疤,交在神手中,

祂是能使一切敗壞,逆轉勝的那位神!

 

我們是在逆境當中,成為有韌性的百姓,

我們是一群被神呼召,全國年輕的祭司,

我相信,國家在你們的手中,

整個世界,也將在這群祭司的手中,

盼望這個信息拉高我們、提升我們。

神允許我們活在這個世代,相信也把夠用的恩典,願意在祭壇上釋放給我們。

——潘劉玉霞牧師

 

 

精選要聞》

代禱》亞洲疫情升溫,現況重點一次看:開齋節後東南亞病例暴增 韓、日疫情緊繃

不要再等待「更好的時機」,現在就是時候! 曾敬恆牧師:被神興起的人將會做到兩件事

有無賓客不重要,「耶穌」到場才重要! 陳維齡師母祝福藝人楊佩潔閃婚:讓神當第三者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