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對她而言,從天堂到地獄只有20分鐘......(圖 / shutterstock)

你還記得,你的童年發生過什麼事嗎?一般人通常不會在當天入睡前,去想明早醒來會有什麼不同?或少有人會去思考,自己的世界有可能在一夕之間改變……

《我的限制級人生:日子很鳥,也可以過得很好》一書由「格子外面文化」出版,作者林欣蓓指出,對多數人而言,日子每天都過的差不多,今天和明天應該也沒有什麼不同。同樣的,她也沒想過,自己會在某日午覺醒來,突然發現自己不能走路了

 

她的世界真的在一天改變了

那一年,林欣蓓四歲。對她而言,天堂地獄只有20分鐘

 

那一天,欣蓓的媽媽因急著前往學校接哥哥和姊姊下課,便泡了一瓶牛奶哄她午睡,等她入睡後就立刻出門。

 

過了20分鐘,媽媽帶著哥哥和姊姊回到家中,打算叫醒午睡的欣蓓時,卻發現她不大對勁。那時,她呆呆的坐在床上,眼神呆滯加上驚訝的回答媽媽:「我站不起來,腳腳沒有力氣

 

媽媽本以為欣蓓在開玩笑、是想賴床,於是上前去把她抱起來,想讓她站直。她依偎在媽媽身上,等媽媽一鬆手時,她竟整個人摔落在床墊上。

 

欣蓓的腿已不聽使喚,無法控制——雙腿無預警地失去作用當時,她和媽媽都嚇壞,媽媽驚慌拍打她的腿,卻一點作用也沒有。

 

慌張中,家人本想等待欣蓓的身體是否會突然自行好轉。豈知,到了傍晚,又發現她的膀胱好脹,大約過了五小時,仍無法自行排尿。她開始發燒,爸媽只能快速帶她衝往醫院急診。

 

經歷一些波折後,雖然欣蓓後來能自行排尿,雙腿仍舊始終無力。

 

從那天起,生命可謂從天堂掉到地獄,再也回不去了……

 

他們家也在一夕之間崩塌,爸媽為帶她四處就醫而辭去工作,全家人踏上彷彿沒有盡頭的尋醫之旅。

 

他們從北到南,從醫院、廟宇到民俗療法,從正常醫療到祈求神力。

 

欣蓓爸媽帶她看遍各大醫院,進行各種奇怪檢查,護士不斷在她身上扎針抽血。檢查結果卻是暫時找不到正確病因。

 

西醫無效便換中醫,欣蓓躺在一張床上,大人在她的背上踩來踩去,痛得她哭天喊地,或用一根根細長的針,插進頭皮、大腿、小腿……她從頭到腳都插滿了針。

 

當中醫也沒轍,爸媽開始轉而尋求「宗教」幫助。好幾次,欣蓓被大人合力抬上神桌,接著乩童拿著一大束燃著的香,拚命在她身上甩打,一群大人站在旁邊拿著香灰往她身上灑,逼她喝符水……

 

此種「經歷一再失敗,失去信心,又不能放棄治療」的日子,讓這趟旅程看似沒終點。那時,家人真的都不知未來到底在哪裡……

 

欣蓓爸媽因為怕她成為有缺陷的孩子,拚了命尋求各種希望。為了治好她,逼她接受許多荒謬治療為支付龐大醫療費用,把房子拿去貸款,經濟重擔如烏雲籠罩全家。

 

林欣蓓說:「後來我才明白,家中有身心障礙孩子的父母,多數都是不肯放手的。他們不管孩子的問題是天生或是後來的意外,因知道身障者的未來是辛苦的,也因愛的緣故,他們不放棄任何希望,一心想要孩子康復。

 

我的爸媽為了捉住那飄渺的希望,我付出了太大代價,讓恐懼充斥整個童年,而我再沒有第二個童年。我知道,爸媽只是希望我康復,但這過程不斷讓我受傷,失敗的結果同樣讓爸媽的心裡也受傷了

林欣蓓分析,事實上,孩子要的不一定是康復,也許,他們希望的只是跟其他孩子一樣擁有快樂的童年

 

現在回想,如果當時的她可以勇敢一點,會跟爸媽溝通,告訴他們沒關係,只要讓自己正常去康復就好。意思不是要放棄治療,而是以一種健康的心態去面對,學習帶著這樣的肢體好好生活

 

爸媽希望讓她的肢體健康,卻忽略了,她的心靈飽受折磨,到最後,不但身體沒恢復健康,連心靈也深深受創。

 

「我常常在想,若他們當時可以多帶我去旅遊,多對我微笑,只要讓我該復健時去復健,幫助我去適應這個社會,而不是整日愁眉苦臉,是不是我的童年就會充滿力量

經歷基督教志工超糗的禱告

林欣蓓在經歷上帝的帶領與醫治的過程,其實是真實經歷過「糗事」的——

 

有一年的除夕夜將近,一對老爺爺奶奶是醫院裡的志工,他們發現,欣蓓已經住院很久,想來為她禱告

 

欣蓓因著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幸,所以並不相信世界上有神明。本來,她從不讓任何宗教信仰的人進到病房,但那天,她竟同意讓他們到病房裡為她祝福禱告。

 

老爺爺奶奶在簡單暸解欣蓓的病情後,老爺爺便開口為她禱告:「親愛的上帝,請祢幫助欣蓓,這位女孩已經開刀很多次都失敗了。請祢祝福她這次開刀完,痔瘡不要再裂開了。

 

欣蓓笑了出來:「爺爺,不是痔瘡,是褥瘡啦!這是兩種不同的疾病啦。」

 

哎呀,對不起。我們重新禱告一次」旁邊的奶奶道歉後,馬上重新幫她禱告:「親愛的上帝,欣蓓已經開刀很多次都失敗了,請祢祝福她這一次手術後,傷口可以長出肉、長出皮膚,讓這個女孩可以回家和父母吃團圓飯。

 

被禱告後,欣蓓開始對基督教有一點小小的好奇。那是她第一次感受到,原來禱告也可以這麼簡單、淺顯易懂,給人一種溫暖安心的感覺。

 

以「還願心態」去到教會

後來,有一回聖誕節,醫院有報佳音活動,無聊透頂的林欣蓓跑去看。當她聽著台上唱台語詩歌時,不知為何聽著聽著流下眼淚,彷彿心不知被誰突然安慰。

 

欣蓓看著那些唱詩歌、招待的人臉上的笑容,好像散發出一種無形的「」與「力量」,而慢慢對基督教信仰產生好感。

 

於是,欣蓓偷偷做了一個禱告:「親愛的上帝,過幾天我又要開刀了,如果這次祢能幫助我完全康復的話,我以後一定每個月去教會一次,而且還會當志工來幫助別人

 

雖然做了禱告,但欣蓓對該次即將手術的結果是「一點信心也沒有」,畢竟已失敗七次,且傷口越惡化,已爛到骨頭。

 

但奇蹟似的,這次手術竟然成功了!看著肉和皮膚慢慢地癒合,她當下最感謝的是,一直不放棄治療她的醫療團隊,同時也很感恩上帝聽了她的禱告

 

出院後,欣蓓是抱著「還願心態」開始到教會做主日崇拜。當然,她一開始並非那種很乖的基督徒,而是偶爾才會到教會一次,也從不看聖經,所以生活上一堆「鳥事」,她總是等到出了事才趕緊禱告。

 

漸漸明白上帝對自己生命的美好計畫

在認識基督信仰的過程,林欣蓓越發能感受到,上帝的確是透過一連串計畫,帶領她慢慢從「祂的眼光」來認識自己,原來,她不是瑕疵品,而是上帝引以為傲的傑作。

 

欣蓓回想,她第一次踏入教會是在身體飽受脊椎側彎之苦,正考慮要否動手術時。那時,是一位失聯已久的好姐妹帶她去教會。

 

教會裡有一群陌生人摸著她的腿,一邊哽咽、一邊為她禱告,其中一位姐妹告訴她,在禱告中看見「她在草地上奔跑」的畫面。當時,其想法就是:我遇到一群很詭異的人!

 

教會的弟兄姐妹總是對欣蓓說:「上帝對妳的生命有美好的計畫。

 

那時她心裡真的很好奇,若上帝對她的生命真的有別的計畫,那計畫又到底是什麼?

 

後來,欣蓓成功戰勝經歷三年的褥瘡手術,也非常恩典的拍了環遊十國的企業廣告,更鼓起勇氣踏上北京參加《我是演說家》演說比賽節目,拍攝實境旅遊外景節目,走上演講的旅程。她人生好像坐上雲霄飛車一樣,在幾年間發生了許許多多不可思議的故事

 

那時,欣蓓才發現,生命中所經歷的好多挫敗,原來是上帝想要使用她的生命說故事,去分享給很多像她一樣軟弱的人。於是,她開始接受演講邀請,並清楚感受到,這個旅程中總有上帝的奇妙引導。

 

在信仰上,欣蓓從一開始抱著「還願心態」去教會,到後來「穩定」到教會做主日崇拜,認真讀聖經,真誠地禱告,而越來越認識上帝明白祂的心意

 

她慢慢理解上帝對她的計畫,祂要陪著她走出她自己的路——即使帶著輪椅

 

有一年,欣蓓參加教會舉辦的一場特會,禱告時,腦海中出現一個畫面。那個畫面分割成上下兩方格,上方是她在草地上奔跑,下方是她坐在電動輪椅上在草地上奔馳——那正是她後來在廣告裡的最後一個畫面

 

當下,欣蓓立刻想起自己第一次踏入教會,那位姐妹為她禱告時說的畫面,她感動得眼淚一直掉,原來,上帝真的想告訴她:「不管怎麼樣,妳都可以奔跑

 

欣蓓因為小時經歷太多次失望和傷害,故而以前並不會輕易相信任何宗教信仰。

 

但奇妙的是,當欣蓓把心門關閉,上帝卻一次又一次來敲門若沒有這份信仰的力量陪伴她,她也不確定自己是否能走的下去。所以,她決定接受這份基督信仰帶來的力量,把自身未來交在神的手中。

 

林欣蓓因為身體住著39根鋼釘,笑稱自己為「金剛芭比」,電動輪椅則是她的法拉利。

 

她希望,當你我讀到她的故事後,可以分享給那些正面對相同困境的家庭。讓他們知道,如果自己孩子因為疾病或意外失去了一些東西,除了「積極幫助孩子治療」,也要「適時放手」,讓孩子「過想要的生活」。

 

畢竟,就算身體生病了,至少可以擁有健康的心靈;而「健康的心靈」,正是幫助孩子面對未來人生每一項挑戰「最需要具備的基本『打怪』能力」。

 

林欣蓓提醒:「這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難題,每個人都在為了生命奮戰,你不特別幸運,我也不特別辛苦。在生命艱難的背後,有上帝的恩手可以扶持你我向前走。

 

如果有一天,上帝真的來敲你的門,那就開門吧,不要錯過了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