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照片提供/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

每年11月的第4個星期4是美國傳統的感恩節,今年感恩節是11月23日。

近幾年來,國人過感恩節的風氣愈來愈濃,各大飯店也紛紛推出感恩節大餐或火雞禮籃。一個火雞禮籃少則一2千,多的7、8千都有。但怎樣才是慶祝感恩節最好的方式呢?吃火雞大餐?還是準備在隔天的「黑色星期五」,購物大血拚?

基督教救助協會秘書長夏忠堅呼籲,慶祝感恩節最好的方式,就是省下些吃大餐或血拚的錢,上救助協會或各大購物平台認購一份300元的「1919救助套餐」,讓弱勢家庭也能三餐不斷炊。

在感恩節送食物給貧窮家庭

對許多美國人來說,感恩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每到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團圓吃火雞,就像國人除夕吃年夜飯一樣。

傳說感恩節起源於1620年,當時英國清教徒搭乘五月花號在新英格蘭普利茅斯港登陸,由於人生地不熟,當年冬天,不少人饑寒交迫,染病身亡。幸好有印第安人的幫助,新移民們學會了狩獵、種植玉米、南瓜,才在來年迎來豐收。因此,隔年秋天,新移民們特別邀請印第安人來一起享用感恩大餐,感謝他們的幫助,也感謝神的眷顧,這就是美國史上的第一個感恩節。

每年到了感恩節,美加各地都有很多慶祝活動。美國總統會按照習俗,赦免一隻火雞。許多美國人也會邀請好友、單身漢或遠離家鄉的人共度佳節。而從18世紀起,美國就開始出現在感恩節送一籃食物給貧窮家庭的傳統。演變至今,許多慈善團體都會在這時提供食物給需要救助的人,特別是無家可歸的街友或貧困家庭。

受助戶收入僅達一般家庭的27.5%

1919食物銀行送食物包給弱勢家庭,鼓勵有餘的捐助匱乏的,這就是慶祝感恩節最好的方式。1919食物銀行剛在感恩節前發放了今年最後一次的食物包。總共今年6次共資助了4,999戶,發出23,158包,總值達58,784,210元。而自2011至2017年至今,7年來更已服務31,411戶次,發出144,838份食物包。

「1919食物銀行」每年約服務5000戶,全部都是經濟弱勢家庭。這些家庭的收入僅達全台家庭平均收入的27.5%;受助戶中77.5%為未(或無法)就業者;15.5%為貧苦獨居老人。像屏東獅子鄉內文村的高家,就是典型的偏鄉、老弱、貧病個案。

高阿嬤和高阿公育有三個兒女,大女兒先生過世,二女兒病故,小兒子與太太分居。由於兒女都在外打零工,於是把8個孩子都留在部落給高阿嬤照顧。

高阿嬤靠採山蘇,加上低收補助,養育8個孫子。2016年2月,內文1919服務中心的邱秀妹牧師得知高阿嬤的困境,便為她申請了1919食物銀行的救助。每兩個月送來一次市值2000多元的食物包,讓高阿嬤可以省下錢給孫子買奶粉、尿布,及繳學雜費。

每一年的11月開始到隔年的2月,是山蘇的盛產期,但今年至今,山蘇欠收,高阿嬤的手頭更緊了。幸好食物包在感恩節前送到,讓高阿嬤格外感恩。「至少不必為明天吃什麼擔心了。兩個孩子要住校,沐浴乳剛好可以讓他們帶到宿舍去用!」

(照片提供/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

感謝認捐1919救助套餐

2018年,1919食物銀行預計透過全台475間1919服務中心的志工,每兩個月親送一次食物包給至少4500戶家庭。同時也透過台中園區、蘆洲與台東區域型實體食物銀行、桃園3家社區型食物銀行,及11月底將成立的台北南港愛加倍社區型實體食物銀行,共同提供弱勢家庭最即時又便利的服務。

然而,今年到10月止,1919食物銀行的募款金額僅達年度目標的55%,物資募集也僅達47%。夏忠堅秘書長呼籲全台民眾能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物資捐物資。特別在感恩節與聖誕節期間,能上救助協會官網,或到yahoo 奇摩商城、momo、博客來等各大購物網站搜尋「1919」,認捐一份300元的「1919救助套餐」。讓1919食物銀行 能把每份套餐放入食物包中,親送到每個等待救助的弱勢家庭手中。

▌HOT!!! 本周超熱門 ▌

沒有要買東西,來禱告也可以! 感恩節前夕,基督徒明星舉辦「解憂拍賣會」 從開頭就經歷神蹟

為求妻子病得醫治,他四處求神問佛 卻因著妻子的驟逝,重新被神觸摸

社會覺得沒有希望的人,她卻愛了他們25年 溫媽媽:只要去教會就一定有機會回頭

什麼,感恩節吃火雞典故竟然跟摩西有關!

用感恩療癒你的心 你可以從這10面向,向神獻上感恩

▍今日7年 千萬點閱 ▍

今日報網站月點閱突破1千萬人次,讀者們說:我們每天都在這裡看新聞!

3步驟,加入新聞宣教行列


1.為臉書粉絲團按個讚,天天掌握世界動脈:(點我加入1)

2.立即加入LINE@,最新最夯消息直送手中:(點我加入2)

3.感動奉獻,支持媒體宣教走下去:(點我奉獻3)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