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八角塔男聲合唱團鄭睦群代表上台領獎,提到獲獎心得,他非常感謝神。(照片來源/八角塔男聲合唱團)

八角塔男聲合唱團鄭睦群代表上台領獎,提到獲獎心得,他非常感謝神。(照片來源/八角塔男聲合唱團)

第27屆傳藝金曲獎頒獎典禮於13日圓滿落幕,基石音樂有限公司發行的《馬偕的生命詩歌行旅》,榮獲「最佳宗教音樂專輯」的獎項,ˋ這是「八角塔男聲合唱團」用超過1年的時間,所籌備的專輯。

八角塔團長、同時也是歷史系助理教授的鄭睦群,翻閱馬偕博士的自傳和日記,選出其最喜歡吟唱的11首古老聖詩,加上編曲老師-劉立薰的2首創作,用歷史故事和優美合聲,訴說這位「愛留台灣」的宣教士,其生命中不可不知的動人故事。

許多人都知道馬偕替病人拔牙的故事,但可能不多人知道,他的學生在其病重時,圍繞身旁唱著聖詩〈我認救主無驚見誚〉,當時虛弱的馬偕即突然挺直坐起,雙手緊握,看著遠方泛紅眼眶。

馬偕說,若還有機會,我想再為主雙倍的付出,就像當年在艋舺傳福音一樣…而這些,都收錄在《馬偕的生命詩歌行旅》中,附有詳盡內容。

鄭睦群分享,在做這張專輯的時候,彷彿走進馬偕的世界,把他的日記帶回現代生活中。

談到得獎感言,鄭睦群很感謝神,《馬偕的生命詩歌行旅》早在去(2015)年8月推出,盼藉此讓更多人認識馬偕與長老教會的合唱傳統。專輯起初是為了長老教會在台宣教150周年紀念而籌畫,過程中,鄭睦群翻遍馬偕的自傳和日記,以馬偕的視角,帶觀眾在一首首聖詩中「旅行」。

「馬偕很喜歡唱歌,替學生上課之前,不是『起立、立正、敬禮』,而是帶著學生唱歌。」生命不同時刻,馬偕唱的詩歌也不同,像是當全家聚在一起時,他最喜歡唱〈耶穌愛我我知明〉。

合唱團團長兼歷史系教授 鄭睦群將歷史畫面放進音樂旋律

鄭睦群是八角塔男聲合唱團的創團團長,同時也是歷史系助理教授。他將熱忱與專業結合,把腦中的歷史畫面放進旋律,深化這11首古老聖詩和馬偕故事帶來的感動,籌備過程,其形容最大的感動,「就像馬偕坐到了我旁邊。」

父親牧養過馬偕建立的教會、身為長老教會第四代信徒的鄭睦群,高中就讀淡江中學,馬偕就像他的老校長,透過這些聖詩,馬偕彷彿被請到書桌前,親身分享生命中的動人故事。

在長老教會聖詩薰陶中長大的鄭睦群提到,教會禮拜結束時,常會唱〈天下萬邦、萬國、萬民〉。研讀歷史和馬偕的日記後,才發現這首聖詩是1882年,馬偕開辦牛津學堂,帶領會眾高唱的曲子。「如果沒有牛津學堂,就不會有淡江中學、真理大學…」因此他每次唱,心裡就更深體會,這不只是一首老詩歌,更是長老教會宣教歷史和教育軌跡的見證。

八角塔男聲合唱團去年走訪超過30間教會獻詩,團隊也歡迎各教會持續邀約,並不另外收費、而是用自由奉獻的方式,自許成為福音的管道。(照片來源/八角塔男聲合唱團)

八角塔男聲合唱團去年走訪超過30間教會獻詩,團隊也歡迎各教會持續邀約,並不另外收費、而是用自由奉獻的方式,自許成為福音的管道。(照片來源/八角塔男聲合唱團)

克服重重困難 古老聖詩重新編曲 

鄭睦群:吟唱敬拜讚美的同時,也能回頭欣賞優美的傳統聖詩

專輯製作過程,碰到最大的困難,是將老聖詩重新編曲。鄭睦群特別感謝編曲老師-劉立薰的協助,畢竟,馬偕喜歡的聖詩,不見得能讓聽者習慣或明白,所以編曲是很重要的一環。

他也特別提到,傳統詩歌的優美,與現代的敬拜讚美並不衝突,兩者皆是神所愛的音樂。其盼望,「在吟唱敬拜讚美的同時,也能回頭欣賞優美的傳統聖詩。」

現在,聽者可從《馬偕的生命詩歌行旅》中,想像馬偕走遍北台灣各個角落,在生命各種光景中,吟唱對神的信心及讚美。馬偕深愛台灣,就像〈最後的住家〉-這首改編自馬偕親筆書序的歌詞,所提到:「我全心所疼惜的台灣啊!盼望我人生中的續尾站,在大湧拍岸的響聲中,找著我一生最後住家。」

專輯試聽:【點我進入】

。(照片來源/八角塔男聲合唱團)

。(照片來源/八角塔男聲合唱團)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