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11月17日於尖沙咀潮人生命堂,中國宣道神學院主辦「門徒身份的認同與覺醒」講座。(圖片來源/中國宣道神學院臉書)

身份認同(Identity),是一個同時存在於心理學及社會學的議題。英國的社會學家紀登斯表示,認同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依據生命經驗結合「自我反思」,而得到新的結果。而這個認同的概念也十分生活化存在於你我的生活中,做為基督徒的我們是否也在信仰生活中看見自己對基督的認同呢?

中國宣道神學院在上週六(17日)舉辦「門徒身份的認同與覺醒」講座,邀請任教的講師陳凱欣博士及葉沛森博士,交互分享神學及歷史中的人物故事,並由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總幹事蔣文忠博士,及香港九龍塘基督教中華宣道會友愛堂主任胡家豪牧師,以生活化的角度回應神學觀點應用。

 

陳凱欣:認同=實踐

講座的分享中,陳凱欣首先提出,認同是一種帶有行動力的「內在生命的改變」。有如耶穌上十架,也是一種用行動回應上帝「召命」的行為。而從耶穌上十架的過程,又可以分為,為神而活(The man for God)及為同伴而活(The man for fellows)等兩個面向來思考。

講座後四位主講人與當天會眾Q&A。(攝影/記者吳美玉)

陳凱欣引用約翰福音1:18進一步說明,「沒有人見過父,卻能從耶穌的生命看見神,是一種為神而活的生命。」她認為在面對十架前的痛苦心境下,耶穌仍選擇順服,並將主權完全交回給父在困難中活出召命,讓世人看見「基督的方式」。社會上各行各業的人,不論是清潔工,還是公司的CEO,都是神所賦予的召命,也都能如耶穌一般,在每天的自我選擇中,對這個社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力。

 

至於「為同伴而活」,陳凱欣引用約翰福音3:17,「耶穌來到世界上,是為了擺上祂的生命拯救更多的人,不是為了審判。」她說,耶穌在十字架上看著底下的門徒、以及家人心裡的觸動,彷彿看見自己犧牲的功效,「耶穌當下是心滿意足的功成身退。」因此陳凱欣強調,神的國就好像是一份拼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缺一不可,所以不要小看自己對週遭的影響。

 

「認同後的決志,則能幫助我們跨越自己內心的抱怨與包袱,認清自己。」陳凱欣說,「上帝其實是很溫柔的、不是嚴厲的,而我們從來也不是在犧牲自己,而是被神邀請來參與祂的計畫」。

講座結束前,胡家豪牧師帶領大家禱告。(攝影/記者吳美玉)

蔡沛森:從覺醒到同行

呼應本次的主題,另一位講者葉沛森博士,則是引用眾所熟悉的馬丁路德,與德國的藝術家老克拉納,這兩位並肩同行三十年屬靈同伴的例子,來講述為主、為同伴而活的突破人生,正如路德的出現,從此改變老克拉納的一生。

 

葉沛森向眾人細述這段感人的故事:原本擔任宮廷藝術家、做為威騰堡首富也曾三度成為市長的老克拉納,葉沛森,是一個比路德年長,活的也比路德還久的人。上帝讓這兩個生命有許多相似經驗的人,成為彼此最同心的戰友。他們同樣有六個孩子,也同樣有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經驗。

 

老克拉納失去了他的長子,路德則是失去了兩個寶貝女兒。「在那段宗教改革的歲月裡,他們各用自己的經驗與專業,為對方帶來成長。」葉沛森說,「年輕的路德為大他11歲的老克拉納,帶來信仰思維的更新;而老克拉納則在當時的政治環境裡,引導路德與皇宮貴族互動之道。」而更重要的是,葉沛森說,兩人同時意識到信仰意義的改變後,選擇冒險犯難,一個在用畫作,另一個投入社會運動,推行宗教改革。

 

胡家豪牧師:教會是家,成員缺身分認同

本次四位主講人中,唯一的牧師胡家豪,把時空拉回當代教會,他認為「身分認同」仍是重要的議題。「弟兄姊妹對於自己在教會的角色定位,就會影響他在服事與奉獻的參與投入程度。」胡家豪說,目前大部份教會,已經受洗的弟兄姊妹裡,只有不到50%的人,穩定參與教會服事。「在一個家庭中作為一個成員,你會自動的分攤家用、分擔家務,但是今天教會作為一個家,許多人卻不一定有相同的概念。」胡家豪直言。

 

同是回應者的蔣文忠博士,他的看法認為,新一代的「認同」,隨著物聯網、社會運動,和過去有很大差異。「教會如何更落地的符合社會經驗、讓年輕人在教會中以參與的方式更認同自己。是面對新一代門徒的考驗。」他強調,讓基督信仰跨越不同年代的生命,真誠的聆聽、尊重不同文化,才是找到「心意更新」的牧養之道。

 

現場回應熱烈:鼓勵走出舒適圈

參與講座的來賓余小姐,在會後表示,這次的題目非常實用。她是中國宣道神學院的校友,因為對神學的渴望,辭去原本教書的工作,學習神學。透過講座中對馬丁路德的介紹,她體會到中世紀門徒對於信仰、生活的不易,相較於現在安逸、便利的香港,「我們真的太幸福了!」「盼望更多人走出自己的舒適圈,更多的活出一個為神而活的生命。」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