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將至,你的家裡還沒收完,難以「見人」嗎?先靜下心來,大掃除不是專屬年節假期的任務,而是一條來來回回、由內而外的清掃之旅。把整理家裡想成一條流動的河水,心態對了,隨時都可以重新開始,做內外空間的主人。
暢銷書《理家理心》的作者馬睿欣,在談論家庭清掃以前,她明白此類議題會讓現代女人覺得委屈,因為不願讓母親或妻子的角色定義或評估其價值。「我也不願意!」儘管她選擇的是留在家裡照顧先生和孩子,這也不是她初始的生涯設定或個性,從小到大經過三個不同國家文化的課業與職場磨練──「我越來越明白,理家才是最寶貴的品格訓練學校。」
多年的理家讓生命產生深度,讓女人走出去相較是容易的,有很多掩飾自己的方法,卻不及回到家的樣貌真實。「即使是天天出現的工作場合,真我可以藏在面具下;但在家裡,最差的、最恨的、最怕的、最氣的,都沒有拒絕的餘地,而且不能逃,因為逃的後果也是自己啃食。」房子不整理、家裡不乾淨、婚姻不經營,苦的還是自己。
「學問可以放棄,事業可以結束,但家的影響力,綿延不斷,捨了被家庭淬鍊的機會,生命的精金,就顯露不出來。」
整理家裡,絕不只是偶然為之的事,也不是表面所見的收納與擦拭。而是打敗自出生以來就由內而外、齜牙咧嘴啃食我們的「亂」:心亂,房間亂,包包亂。牠們藏汙納垢、像毒一樣在各角落生根。
整理的目的不是窗明几淨,而是…
馬睿欣說,整理的目的不是窗明几淨,否則花錢找人打掃就好了。「目的不是某一個標準的乾淨整齊,而是讓一家人都覺得舒服有愛的環境。」
理家先理心,讓人學會成熟,成熟的一個最重要跡象就是「彈性」。她舉例,教孩子時經常得捨去自己的整潔標準,孩子還沒辦法把衣服摺好,她就讓孩子先把乾淨衣服分類直接平躺在抽屜。這樣並不整齊,但是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比一個整齊的衣櫃更重要。「永遠把『人』的需要放在物質的需要前面,關係的整理,也比空間的整理更迫切。」
整理也是與價值觀面對面的時候。「當面對凌亂和空間的剝奪,卻仍然依依不捨時,我才會真實地觸碰到自己裡面的價值觀。」她問,為什麼明明用不到的東西,卻捨不得給出去?濟貧時捐錢反倒輕鬆,但是一件掛在那裡很久真的穿不上的大衣,卻不願意捐出去給另外一個需要禦寒的人?
什麼原因讓自己活得如此擁擠?什麼是重要的,哪些是次重要或不重要的?
除了整理東西,還包含時間表的整理。基督徒經常禱告:「求祢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卻不檢討自己的時間表。「擁有空間的自由,如果沒有時間的自由,還是動彈不得!」
對付囤積、歸位、清潔
捲起袖子吧!第一就是對付囤積。
「我們有一種隱藏卻不願意承認的觀念,就是東西不在我手上就失去價值和意義,因此我們才會認為給出去是浪費。」馬睿欣要說,生命某種程度上就是「生活的空間」,格局越寬,才會越自由。「物質的價值和意義,建立在真正的被需要,而不是存在。」一個不被需要的東西,再好也沒有意義,不如「除舊」做祝福,給別人一個「佈新」的機會。
接著是歸位。
她提到亞當和夏娃犯罪時,上帝問的第一句話:「你在哪裡?」人離開被安排的位置即與完美告別,東西也是一樣。家裡常聽見的「等一下再放回去」往往沒有下落,「很多時候我們再買一個的理由不是缺乏,而是不曉得到哪兒去了。」
第三是清潔。
「我通常不喜歡一口氣清潔所有的抽屜,總是利用時間的零頭去做。」馬睿欣表示,不要總是等到有幾個小時的空閒才整理,可以一次清一個抽屜、一起整理一個冰箱隔層。「冰箱東西太多,不清潔,放再多小蘇打粉或橘子皮都沒用的。」
檢視:你亂到充滿危機嗎?
或許有人因為家裡太亂,亂到不敢邀請朋友來,這是最容易看見的亂。但馬睿欣說,生命要面對真正最嚴重、恐造成危機的亂,「是那些可以埋葬起來,暫時不去面對的亂,就像養在家裡的獸,總有一天要力氣大到可以從掙脫關著牠的柵欄出來,到那時候造成的毀壞就難以預估了。」
檢視你與人的關係?對價值看法的凌亂?紀念物品的雜亂?時間表的亂?「好好看看亂在哪裡,應該如何處理。」
給職業婦女的話...
她坦言,理家理心的議題有時會讓職業婦女感到為難。最好的狀況當然是在家裡陪孩子成長,「但也知道人生裡很多事很複雜,不是一個理由可以解釋全部決定。對自己選擇或被迫選擇上班的媽媽,我張開雙手擁抱你們,深知你們的不容易,你們一樣是很棒的媽媽,妻子。」
理家是為了讓生命成長,不是長時間或短時間要做到多少。即使整理的速度很慢,一個禮拜只能整理一個抽屜,那也是在進步。「如果你上班,很累,把多買一個包或多買一套衣服,甚至去吃頓高級餐館的錢拿來請人打掃家裡,這是很好的投資。如果你無法每天幾道好菜上桌,網上資訊那麼多,學些簡餐,也能讓家人感到幸福。」
「根據自己的現實去衡量,花費是智慧。這不單指著物質,也指著你的體力。」一些職業婦女會以全職媽媽的標準期許自己,卻換來一身疲倦和易怒,這沒有必要。聖經說:「因為人若有願做的心,必蒙悅納,乃是照他所有的,並不是照他所無的。」我們的努力,上帝都知道,家人也都看得明白。
「整齊」沒有標準,感到幸福就對了!
「整理,是為了尊榮生活,不是被生活奴役。」她問,誰能定義一個整理好的家、整理好的心呢?學習理家不是為了養出潔癖的管家或驕傲的全職婦女,而是當一個有智慧的管理者。「整理的功夫人人要練,為的是內在生命,不是外在環境;很有耐心聽人訴苦,卻沒有耐心清理一個很髒的廁所,這樣的生命,需要修改。」
孩子還小,為什麼要期待家裡的玩具隨時歸類?碗一定要照三餐洗嗎?由此可知,整理家裡比起立時的清潔,更重要的時抓緊家庭生活的步調,每個階段有不同標準。
讓全家人感到幸福的節奏,就是最好的整理步調。
簡單好用!一鍵閱讀今日報—自己做今日報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