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有時雖非本意,但我們說出的「真理」卻會造成傷害。(圖/shutterstock)

是否曾經有人用尖銳、批評的方式講真理,讓你受到傷害呢?我們蒙受呼召,是要分享基督「全面」的福音,因此,要謹慎口舌,避免造成更多傷害,在講真理的同時,也需彰顯耶穌的愛與恩典。

專欄作家珍妮佛.史萊特利(Jennifer Slattery)在iBelieve網站指出,有4種講真理的方式,可能會造成傷害、阻礙他人與耶穌的關係。

 

1.傲慢無禮

珍妮佛發現有一個令人遺憾的狀況。有些人投入教會時間越長,越容易用獨裁的「法西斯主義」面對他人,忘記自己曾經歷掙扎,以及神如何溫柔地陪伴,甚至我們開始專注自己的努力,不再看向十架的恩典。

 

因此,耶穌邀請我們先審視內心。馬太福音7章給我們很好的教導,「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2節)換句話說,我們希望被如何對待,也要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他人。

 

緊接著,3-4節說:「為什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

 

此處提醒我們先自我審察,是否變得驕傲、自誇、不再尋求耶穌。經文中,使徒保羅依靠神的態度,成為良好的典範,「我真是苦啊!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感謝神!靠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就能脫離了。」(羅馬書7:24-25)

 

2.不了解情況

有時因未完全了解情況,會說出錯誤的話語,傷害他人,箴言18:13說,「未曾聽完先回答的,便是他的愚昧和羞辱。」當我們未真正了解對方時,有時會忽略對方個人的景況,說出的話不僅會缺乏針對性,有時還會加重痛苦,進而使人遠離基督信仰。

 

而且,當我們不先深入了解他人,而是不停給出答案時,也可能代表我們缺乏關心,因此,需要學習放慢腳步,認真傾聽,有時恰當的一句話,會比精彩的「演說」帶來更大影響力。

 

3.缺乏恩典(溫暖包容的態度)

受疫情影響,社會間越來越疏離,電子郵件、社交軟體,逐漸取代與人面對面的互動,以至於有些話不敢再說出口;加上日益緊湊的生活中,充滿不穩定性,使人變得高度警覺,反射性地建立防禦機制,即是,先反擊、再聆聽

 

有時這樣的機制是因著恐懼,但經文中雅各書3:17教導,「唯獨從上頭來的智慧,先是清潔,後是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多結善果、沒有偏見、沒有假冒。」神呼召我們用從祂而來、美好的品格對待彼此。

 

最後,當我們不被對方認同自身價值觀的核心信念時,可能會出現「被拒絕」的感受,進而以自我保護機制,反過來敵對、或是用冷淡態度回應,讓對方感到不舒服;為了克服這樣的情況,我們需要放慢速度,留下時間審視自己的感受、生氣的原因,再用神的眼光回應。

 

4.用「譴責」的態度

有時候指責別人的錯誤時,通過語言、語氣、動作、肢體語言所傳達出的信息,有可能成為「你沒有希望,不值得我花時間。」缺乏恩典的話語。我們需要思想,自己是幫助他人親近真理,還是造成攔阻?

 

作者珍妮佛時常聽到基督徒說,「耶穌總是告訴罪人,『不要再犯罪了』」這句話有時會讓人感到嚴厲,雖然並非錯誤,但當她通讀新約後,發現耶穌時常靠近、與罪人對話,希望與其建立親密的關係,幫助他們擺脫罪惡。

 

如果要效法基督,在分享真理前,先評估自己的動機,是出於恐懼說話、證明自己、捍衛立場,還是我們是被愛激勵?我們真的是為他人的益處著想嗎?我們是否不僅看到對方的罪,還看到他內在受傷、被欺騙、破碎的心?

 

珍妮佛指出,自己時常因著講話太快、苛責,沒有恩典,時常深深地感到遺憾,傷害了想要幫助的人,而這正是要成長的部分。當作者在思考自己言語時,神使其想起與女兒的互動,她因關心、希望對方擁有好的發展,所以每次的對話,都會盡量「有意識」的進行。

 

這意味著,對話越困難,她就會越用心的準備。珍妮佛分享自己的準備流程,「我會先用禱告準備談話內容,開始分享時會承諾我對她的愛、彼此間的關係不會改變,然後,交談過程中,會密切注視對方,對她的肢體語言保持警覺,以便在需要時可以再一次保證我對她的愛。很多時候需要暫停對話,並詢問她的感受,我發現有時講出來的話語會發生誤會,我會嘗試用她可以理解的方式來表達。

 

總而言之,珍妮佛希望在對話中,讓另一方確信被全力支持,並會在失敗與成長中受到陪伴;只要對方確信自己被愛,就可以更良好地從中受益。

 

可能我們所說的話,曾帶給他人痛苦,但這絕非原本的意圖,相反地,作為耶穌的門徒,我們始終希望幫助、醫治、恢復他人;但隨著信仰成熟,有時會更加敏銳善惡、對錯,因此,當我們看到別人活在罪中,自然會有從神而來的悲傷。但需謹記,我們是因耶穌的慈愛、應許促使悔改,願我們口中所說的話,也能同樣地充滿真理、愛、恩典。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