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照片提供/蒲公英希望月刊)

「貧民」的身分如影隨形,阿德不眠不休也無法擺脫貧窮日夜的折磨挾制……

「看!花式保齡球……」弟弟抓起椰子殼向前丟,排列整齊的寶特瓶應聲而倒,兄弟倆玩得樂不可支。

阿德和弟弟出生在低收家庭,靠爸爸兼差和政府的補助度日;媽媽身體虛弱,只能做點資源回收貼補家用。儘管被貼上「貧戶」標籤,但媽媽總能化腐朽為神奇,從一堆廢棄物中變出最炫的玩具,給了他們愉快的童年!

貧困深淵

然而,隨著年紀增長,兄弟倆漸漸察覺他人異樣的眼光,因家境不好而自卑,也不再為媽媽的「法寶」吸引,開始玩起「我是大富翁」的遊戲。「如果我有一百萬,就能住有電、有冷氣的屋子!」「如果我有錢,就能……」發財白日夢,成了他們艱苦生活的調味劑。

中學未畢業,爸爸就患重病無法兼差,直到阿德陸續找了幾份雜工,習得了些技能,畢業後順利找到工作。但憑他一人的收入,要撐起一家所需仍是個挑戰。「貧民」的身分如影隨形,阿德不眠不休也無法擺脫貧窮日夜的折磨挾制,奮鬥多年仍孓然一身。

為了逃避家中無止盡的愁苦,阿德悄悄留下一疊鈔票給家人後,便離家獨自闖天下。

奮力脫貧

阿德走得瀟灑,不久卻遇見心儀的對象,一拍即合的兩人很快步上了紅毯。白手起家的兩人,合力在郊區買了便宜的房子,一起打拼未來!

阿德的努力,加上妻子的全力支援,生活日漸穩定,只期待早日出頭天,讓一家過上好日子。

未料,遭逢地震又遇颱風過境,屋子牆壁爆出裂痕,雨水不停滲出,整修了幾次都不見好轉,賣主又以各種理由推托責任,沒多久屋子已壁癌遍布,甚至影響了孩子的健康。忍無可忍的妻子終於爆發:「貧窮夫妻百事哀!都是你,當初執意把錢留下來投資,將來才能換好一點的房子。現在,光是修繕就賠了不知多少錢,連孩子也跟著受苦……。」面對妻子的責罵,阿德暗暗咬牙:一定要拼出成就,否則,連家庭也將不保……。

一夜致富

一天,合夥公司受到大公司的青睞,併購後的阿德,名下資產隨即翻了好幾倍!一夕之間,他果真成了富翁,豪宅、名車再也不是幻想,只要不過份揮霍,下半輩子充裕有餘!

狂喜的阿德,和妻兒開始過起隨心所欲的「豪華」生活,卻才短短幾年,內心有股「憂慮」逐步醞釀,「難道,我的人生就只是這樣了嗎?」

一家四口住進豪宅,卻都各自窩在房間各做各的,偌大的屋子顯得冷清;每日股票的漲跌,除了數字變動與購物樂趣外,生活並沒有什麼差別。於是,為了給孩子最好的教育環境,全家移民國外;卻在入住富商雲集的社區後,才發現自己在他人眼中不過是個暴發戶;而阿德眼中的自己,也仍舊是那個出身低微的窮小子,無法打從內心給自己肯定……。

富貴奇蹟

環境壓力解除了,如今卻無論做什麼都只能得到短暫的快感;日常瑣事的摩擦也日漸加增。阿德不禁懷念起從前,從回收物中變出的新玩具、擠在小破屋,卻很溫馨的童年。然而,為何他擁有一切,卻未如預期快樂?孩子們養尊處優,卻似乎少了點笑容?

阿德聽取建議,利用假期帶家人去旅行,但這次卻揮別豪華的觀光旅程,而是加入當地志工團隊。一開始,孩子們因不適應而抱怨連連,直到交了新朋友才漸入佳境。少了可口餐點、不用新穎科技,甚至沒有自來水和電可使用的環境下,竟發現孩子的笑容變多了。

傍晚,一家人在田間散步,享受久未有過的愜意。「爸!我發現這裡雖然落後,但這裡的人卻都很快樂。」兒子說,當他描述自己家有很大的花園、泳池和先進電器時,當地土著小孩也不服氣的說:「我們也有池塘能游泳,有後山當花園,夜裡還有最自然的空調。尤其是,一家人蓋同一條被子,多麼溫暖又幸福!」

兒子的話,一語喚醒了兩夫妻,對這些年來的生活有了感觸。阿德上前擁抱妻兒,「沒錯,最單純的『幸福』我們早就擁有了!回家以後,我們要好好過生活,讓我們家因用心經營而富足,因彼此陪伴而可貴。」

阿德默默許下心願,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上好」福分,不再轉身追求那「次等」的富貴,再也不讓這份幸福無聲地自身邊流逝……。

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聖經》提摩太前書6章6節。

(文章來源/蒲公英希望月刊2017年1月號)

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我們希望將訊息更快速傳達給您,因此我們的伺服器必須更有效率,懇請您為今日報奉獻一份心力。(點此奉獻)

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我們希望將訊息更快速傳達給您,因此我們的伺服器必須更有效率,懇請您為今日報奉獻一份心力。(點此奉獻)

▌HOT!!! 本周超熱門 ▌

最平凡卻最美麗的低調婚禮 在眾人和上帝祝福裡完婚 Rain:她是我最棒的禮物

這場佈道會,讓未信者「排隊」進教會 場場爆滿到會堂外、共湧入逾7千靈魂

川普:「感謝福音派基督徒,我永遠不會令你們失望」 將按手在兩本聖經上宣誓就任美國總統

最後一個在月球留下腳印的人逝世 太空人尤金:宇宙中有一位創造主!

《回家幕後專訪導演》這一幕幾乎是控制不住,彎下腰在副控室掩面而泣 李天柱:完全都是神在動工!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