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創立文化更新研究中心的梁燕城,一直以促進中西文化交流為己任。

創立文化更新研究中心的梁燕城,一直以促進中西文化交流為己任。 (攝影/記者王志宏)

花腦筋對不少香港人來,主要是為賺錢或消費。而對著名基督徒中國哲學家梁燕城來說,卻是大量人生的哲學問題,從小就透過觀察、閱讀和與人交談等方法去尋求答案。

像是世界有沒有上帝創造?為何宇宙如此美?但人間卻如此多苦難?梁燕城在大學更主修哲學,師承唐君毅、牟宗三和徐復觀等中國哲學大師,他曾研究儒教、道教佛教和基督教等不同宗教,「信主前我是各種哲學和宗教都通,但通不到上帝那裡;基督徒則是什麼都不通,但能通往上帝。」梁燕城如何在6歲開始尋求真理,但要等到大學期間才找到?日前他接受專訪,一一娓娓道來。

問題兒童

天空的美麗對大眾來說未必有何啟發,但對著名中國哲學學者梁燕城則另當別論,他在6歲時看到黃昏至晚上天空的奧妙和美麗,哥哥曾問媽媽:「如果火箭射上天空,何時會到盡頭?」媽媽指出沒有盡頭,給梁燕城帶來很多疑惑。「什麼是沒有盡頭?什麼是無限?感覺是一切虛無,什麼是沒有?又怎樣變成有?是否有上帝創造?為何有這美麗的世界?」當時梁燕城便發現宇宙有多奧秘、等待他去探索。

看著天空的美麗是賞心樂事,同時,梁燕城也會遇到傷痛苦難。其父母都是來自內地的知識份子,爸爸大學時唸經濟,曾在內地任職中央銀行主任,及後因政權改動而移居香港,需要重新開始,但事業上不大成功,後來還患精神病,足不出戶,又常幻想別人要傷害自己,會很兇狠地罵人。媽媽是高級公務員社工,負責照顧窮人,梁燕城也跟著母親了解窮人的情況。

「爸爸的事加上窮人的事,讓我思索為什麼人生會有痛苦。」他說。

 

勤閱讀求知識

父母都是知識份子,讓他從小培養閱讀習慣,11歲時看一次大戰名著小說-《西線無戰事》,當中揭示戰爭的殘酷,殺人或被殺。此刻梁燕城有兩大問題。「宇宙為何如此美?人間為何如此多苦?」後來看了老舍的《駱駝祥子》,巴金的《滅亡》等中國小說,開始感受到中國的苦難。

中學期間,他還後看了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莊子‧消遙遊》和《老子》等名著,其未必能完全明白書中意思,但無阻他從各種書籍中吸引知識。

升讀中學三年級,一位英文老師一直推介西方文化,梁燕城便看了《西洋文學史》,了解何為「浪漫主義」、「古典主義」和「存在主義」等。及後又看《西洋哲學史》,當中柏拉圖談到完美的世界,使其很嚮往。

到了中學四年級,梁燕城有位精通佛學的中文老師,於是激起他了解佛學的念頭,當時多看佛學大師木村泰賢的著作,如《人生的解脫與佛教思想》,談及宇宙是變幻無常,沒有東西是永恆的,稱之為空,佛教講修練,於是他在15歲開始修練、打坐。

 
梁燕城不斷看書,追求知識和真理,在數十年前曾是文藝青年,演變成今天著名的中國哲學家。

梁燕城不斷看書,追求知識和真理,在數十年前曾是文藝青年,演變成今天著名的中國哲學家。 (照片提供/文化更新研究中心)

曾透過打坐尋求真理

梁燕城形容打坐時提到,進入奇妙世界、有氣感,一種能量可隨著意念和呼吸而運行通往全身,身體會變得熱,更看了打坐的工具書《因是子靜坐法》,透過數算呼吸來集中精神,進入狀態,不但有能量,且身體變得很輕,仿似靈魂在很高的位置看到自己,也會在更高的位置看到萬物,像是雪山。

之後還開天眼,見到靈界,即是見到一些眼見不到的物體存在,這些靈界物體像是煙雲與白布,或者說看似是啦啦隊所持的球在空中飄蕩。他經常先望天上眾星,後打坐,感覺與宇宙同為一體。

當上唐君毅的學生

與此同時,梁燕城發現天地萬物是根據某些規則來發展,讓樹成為樹,花成為花,人成為人。他感到單從佛教家的因緣起滅未能完全解說,他沒有在佛教找到宇宙根源,並且想到可能道家另外有洞見,所以自16歲左右,多接觸道家學說。

及後他對儒家產生興趣,在中學六年級期間一直看唐君毅的書,「當時更寫信給他,談論民族苦難,文化受到破壞等議題。」,二人有通信和見面;梁燕城也因這位大師在中文大學哲學系任教,放棄原先前往台灣升學的機會,而前往中大當唐君毅的學生。

對梁燕城來說,基督教的啟蒙老師也是唐君毅,其曾提及始祖犯罪,讓人無法再和上帝溝通,要通過耶穌基督的救贖,才能使人通上帝。上帝寬恕人的罪,也教人要寬恕其他人的罪。

 

同學邀請返教會

梁燕城聽完老師的教導、開始看聖經,並思考如何才能跟上帝溝通。

思考上帝的同時,無阻他喜歡辯論的個性,不少書讀得不夠多的基督徒,容易被他辯倒。但一位具備材學的大學基督徒同學羅鍚為卻不相同,對方更邀請他返教會團契。「心想全球那麼多人信天主教和基督教,必然有其道理,於是便前去聽聽。」首次前往,他便感受到當中人的熱情,頗為感動。

返多數次,發現這裡的人即使不認識其他宗教及中國文化,但因為經歷過上帝而有生命,即是有愛,以及單純的對待人,不會計較利益,看著他們的禱告,可說是與上帝對話。

「我是各種哲學和宗教都通,但通不到上帝那裡去;他們是什麼都不通,只是能通往上帝。」

梁燕城領悟到主承受我們的苦難是特別的,儒釋道都沒有。也因為這特別之處,他多返教會和團契,且多問羅鍚為宗教問題,如何為三位一體,人為何有罪…等。

而羅鍚為的見證也促成梁燕城日後信主,兩人是中文大學的同學,後羅鍚為中途退學。「他是要唸神學而放棄大學學位,當年入大學不容易,必然是很偉大的真理、才能促成他如此。」

梁燕城不斷到處講學,圖為播道會恩福聖經學院的課程講座

梁燕城不斷到處講學,圖為播道會恩福聖經學院的課程講座 (照片提供/文化更新研究中心)

聽滕近輝牧師講道而信主

大學二年級暑假,梁燕城參加中大的聖經夏令會,當時的組長是溫偉耀(目前是著名基督徒中國哲學學者),講道為滕近輝牧師,信息是把生命的主權交出來,談及信主是要獻出自己、委身。「在夏令會最後一天,在禱告後上帝進入我心,感到通向無限,一片光明,所有的罪都潔淨了,做基督徒了,信主後多更參加溫偉耀帶的查經班。」

基督教和佛教的最後對決

梁燕城雖已信耶穌,但還想給佛教機會,於是在大學三年級暑假前往緬甸、印度、尼泊爾和泰國等地流浪,體會佛教或印度教的精神,在大廟、大佛像面前打坐,這段經歷,彷彿基督教和佛教的最後對決。

一天,到了尼泊爾,此處是佛祖出生地,他遇上基督教宣教士,當地不容許宣教士進入,對方是以賣書身份而來,開書店賣基督教書籍;來自星加坡的這位華人宣教士,並在晚上參加禱告會,有美國、英國、印度人到當地傳福音,讓梁燕城感到奧妙。

「在這喜馬拉亞山雪地的山腰,看著繁星,我很感動,感受神是無所不在,在尼泊爾也遇到信祂的人。」坐車去印度期間,走了12小時很危險的古老道路。古時有很多外國軍隊打進來,印度也多苦難和戰爭,並有很多窮人,很可能餓死。若是佛教,會指出是前世因今世果,印度教也是同樣的思想,但基督教是另一形像-耶穌釘十架承受人的苦。他開始明白只有基督能承受人類的苦難,更加強了應信耶穌的決心。

及後梁燕城要到印度的新德里泰姬陵觀光,當時已入夜,坐車途中,車又沒有燈,期間體會到聖靈己住進心裡,想到基督誕生的圖畫,感到很安寧,所以肯定自己的基督徒身體,解決了最後的疑惑,最終選擇歸信基督,相信接受救恩、就有永恆,「不少宗教都是偉大的人間哲理,但不是上帝的啟示,我的宗教道路終於通了。」他說。

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我們希望將訊息更快速傳達給您,因此我們的伺服器必須更有效率,懇請您為今日報奉獻一份心力。(點此奉獻)

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我們希望將訊息更快速傳達給您,因此我們的伺服器必須更有效率,懇請您為今日報奉獻一份心力。(點此奉獻)

 ▌HOT!!! 本周超熱門 ▌

總統今接見16位牧者代表 楊寧亞總結:不是「修民法」或「立專法」的問題,核心問題在「婚姻家庭」 

無與倫比的愛與勇氣 抗癌美少女戰士Dora 

這個臉書粉絲團默默行善! 「不到5天」清空81歲阿嬤滯銷的高麗菜 

有債務還要奉獻嗎? 

連恩尼遜演出電影《沉默》 與「蜘蛛人」安德魯加菲爾德齊讚上帝的愛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