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藝人吳東諺與白家綺接受專訪。(圖/記者黃睿慈)

藝人吳東諺與白家綺擁有四個寶貝孩子,兩個正值青春期的女兒、兩個學齡前的幼兒,每個孩子的需要都不同。他們分享育兒秘訣,每一次需要「導正」孩子的錯誤觀念前,吳東諺都會帶領全家一起禱告,讓爸媽的心柔軟,孩子的心敞開。

 

神賜給為人父母最特別的恩典,就是孩子毫無保留的愛與信任。白家綺剛接演台語戲劇時,尚年幼的女兒曾問道:「媽媽,妳演的那個『丁珮琪』是壞人對不對?」就在她苦惱如何翻轉在女兒心中的負面既定印象時,聽到一句最窩心的話,幾乎要落淚-「但是沒關係,因為我知道媽媽是好人!」。

  • 吳東諺、白家綺分享育兒趣事。(攝影、剪輯/記者黃睿慈)
  • news-details
  • 藝人吳東諺與白家綺擁有四個寶貝孩子,兩個正值青春期(國、高中)的女兒、兩個學齡前的幼兒,每個孩子的需要都不同。(圖/白家綺臉書

每一次「導正」孩子的錯誤觀念前,先一起禱告

白家綺分享,兩個青春期的「姐姐」,需要父母的傾聽和理解,在親子溝通上也會多花些時間;而另外兩個分別只有三歲和一歲的「弟弟斗宅、妹妹朵拉」,則是處於最天真活潑的年紀,時常需要父母的陪伴,建立更多的情感連結與肢體碰觸。

 

青春期的孩子是否比較「難帶」呢?吳東諺笑著說:「有信仰就不會。」當然,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受同儕的言語或行為影響,也開始建立屬於自己的價值觀,父母在溝通上的確需要更多的智慧。

 

每一次有錯誤需要導正前,我們一定先禱告,但禱告完後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心柔軟、爸媽的心也柔軟了」不論多大的爭執與衝突,吳東諺在家庭中總是建立「先禱告、後溝通」的次序與習慣,帶領全家一起同心禱告。如此一來,即便有再大的衝突,也不至於演變成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白家綺也補充,兩個大女兒是青春期才與他們同住,起初親子間經歷不容易的磨合階段,但透過丈夫吳東諺一次次堅持帶領禱告,以及讓她們先感覺到神的愛,衝突漸漸減少,家庭氣氛也越來越融洽。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箴言22:6

孩子可以寵、也要教導,使他走當行的路

以青春期的孩子為例,白家綺希望訓練女兒們「自動自發起床上課」,並培養自律的習慣,但有時她們會失敗「聽到鬧鐘還是起不來!」,不小心又遲到了,也會氣餒落淚。

 

這時身為媽媽的白家綺,也會帶著她們正視這個挫敗感,為她們禱告,讓信仰成為其幫助,也會協助分析原因:是不是前一天晚上太晚睡?或是隔天要考試,結果念書到很晚?慢慢調整孩子們的生活作息。

 

吳東諺也以實際層面告訴孩子,若未來想要自由的大學生活,離開家、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系或校園,也都需要養成準時上課的好習慣,如果女兒們能在有好的時間管理,那他則尊重孩子的未來出路意願,「這是我們達成共識的原因」。

  • news-details
  • 吳東諺說:「每一次有錯誤需要『導正』前,我們一定先禱告,但禱告完後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心柔軟、爸媽的心也柔軟了。」;右圖為吳東諺、白家綺和兩個女兒的約會照片。(圖/白家綺臉書

但對於兩個幼兒,吳東諺坦言自己有點「太寵了」,而妻子白家綺也會以過去的育兒經驗給予他提醒,他說,對於孩子的「童言童言」真的無力招架,只要兒子斗宅開始「司奶」(撒嬌的台語),常常就不小心「淪陷」-太可愛了!

 

久而久之,他也鍛鍊自己:「我可以感覺斗宅是比較怕我的,我雖然寵他,但很多事情上我也會給他正確教導,讓我的兒子可以是跟我撒嬌、又很聽我話的互動關係。」

 

白家綺也說,若家中的父母或長輩對於育兒的意見不同,「大人們要先有一個共識,因為孩子很聰明,就會挑軟的吃」,且該嚴肅、正色與孩子溝通時,父母也不能態度放軟。

 

她分享一個有趣的例子。

 

有天,小兒子斗宅吃東西吃得到處都是,弄得環境凌亂,白家綺需要嚴肅地糾正兒子:「斗宅,你不可以這樣。」結果斗宅歪了歪頭,用奶音說:「…不可呀…?」這可愛的反應,讓她又好氣又好笑,趕緊躲在丈夫背後笑完,再與兒子繼續剛剛的話題。

孩子哭鬧不聽勸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小朋友哭鬧,真的就是先安撫情緒,跟他說『你先不要哭,你慢慢講,慢慢講爸爸媽媽才聽得懂』。」吳東諺說,幼兒期的孩子十分看重父母對他的關心程度,有時先抱抱他、安慰他,很多時候孩子的負面情緒也就過了。

 

而青春期的孩子,可能碰到另一個問題-不管父母怎麼問話,就是不講話。白家綺和女兒們溝通事情時,她們表現得很沉默,後來,她走上前擁抱孩子,可能孩子會突然鼻酸,然後默默啜泣,再放聲大哭,這時,孩子的心才會逐漸柔軟。

 

有時候不是孩子不願意分享,而是他可能害怕說出來後,被父母否定,或是他的想法連他自己都不清楚,或覺得自己的要求很無理等等,「這時候,我們就會給予他愛,再帶他做一個禱告,讓聖靈的愛進到他心裡,就會化解他像石頭般堅硬的心,把想說的話說出來。」

 

如果孩子頂撞、或用叛逆的語氣說話?勢必讓父母心情不悅,但吳東諺和白家綺相信:「我覺得當你(父母)用『愛』來回覆這樣的攻擊的時候,我們才能夠打一場美好的仗。」

孩子,是上帝給父母最美好的禮物

「我覺得他們,真的是上帝給我們最美好的禮物。」白家綺回憶,剛開始接演本土台語劇時,有天回家看女兒,女兒問道:「媽媽,妳演的那個『丁珮琪』是壞人對不對?」這句話讓她內心五味雜陳,不斷地想「天啊,我到底給孩子看了什麼,她覺得我演的是壞人…」

 

就在她苦惱如何翻轉在女兒心中的負面既定印象時,聽到一句最窩心的話,幾乎要落淚-「但是沒關係,因為我知道媽媽是好人!」。

 

當時,因著這個反派角色的設定,白家綺幾乎承受網路上一片謾罵聲浪,種種網友的出言不遜、人生攻擊,使她變得沮喪,但孩子的天真話語,成為她很大的安慰和力量。

 

吳東諺也分享,「孩子就是神賜給我們的產業。」有一次他與妻子白家綺禱告完,兩人都哭了,結果大女兒就走過來擁抱他們,「那個擁抱所帶來的安慰,是無價的。」

 

某年他生日時,大女兒、二女兒合力寫了滿滿兩頁的生日卡片送給他,吳東諺看完後,忍不住抱住妻子,感動落淚。

 

而每天早晨,他們的小兒子都會窩在玄關附近,看著要出們工作的爸爸吳東諺,問:「爸比,你要去哪裡?」「嗯,我要去工作。」「爸比,你不要去工作。」「那爸比不去工作,我們家就沒有收入啦!那誰去工作?」「斗宅去!」

 

吳東諺忍不住笑著分享,白家綺也回應「斗宅根本不知道他在說什麼,哈哈」。

 

「無論(育兒)過程中有多辛苦,但你看到他們(孩子)向你表達(愛)的那一瞬間,一切都是值得的。」吳東諺感恩,常常透過孩子反過來給父母安慰,孩子就是神給父母的恩典。

  • news-details
  • 吳東諺分享,有時不只是孩子要改變,父母也要願意改變,從不斷地彼此對讓、不同嘗試中,家庭能夠更加合一。(圖/白家綺臉書

家庭合一,從改變自己開始

吳東諺分享宋逸民牧師常說的一句話:「合一,是從改變自己開始。」有時不只是孩子要改變,父母也要願意改變,從不斷地彼此對讓、不同嘗試中,家庭能夠更加合一。

 

「我們誤以為,父母是孩子的擁有者,但其實父母是孩子的陪伴者。」白家綺盼望,若能夠為孩子做一個禱告,會這樣求:「每個孩子在神的手中,都有極美好的計畫和安排。」唯有孩子在神的手裡,他才會到老都不偏離。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