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美國聖經協會於5月發布研究報告,表示家庭教育與信仰傳承息息相關,當兒女自小就由父母用聖經真理來教導,逾7成孩童在長大成人後,依然持守真道,願意宣告「我是基督徒!」而家庭成員中,又以「母親」扮演著傳遞基督的最重要角色,就此,在養育的路上,做到4件事,將能讓重責大任變得輕省
「那時,就是很拼命、很拼命的禱告。」黃再興服兵役時,意外連連,同事看了都勸他:「要不要去拜拜啊?命運那麼不好」甚至,還有人慫恿其自殺,看盡人性黑暗面的他,只能緊緊倚靠神,神則賜下哈該書2:9「這殿後來的榮耀必大過先前的榮耀;在這地方我必賜平安。」不知禱告了多久,事情開始有了轉機...
客家是硬土嗎?帶領客家歸主的要領為何?雙和崇真堂余慶榮牧師分享,除非客家基督徒起來先Hug HAKKA(擁抱客家人),HAKKAH才能Hug God(客家人才能擁抱上帝)。當客家基督徒不以福音為恥,並且以客家為榮,才能成就神對客家的命定;「客家」身份乃上天美意,更能體會「地上是客、天上為家」!余慶榮
當聖靈的風吹來,整個部落三天三夜流淚悔改、滯銷的甜柿一夕間搶購一空、枯乾的果樹奇蹟重生、政界門外漢在議會快速站穩腳步...從泰雅爾一則又一則純樸的見證中,使人看見:神在清心尋求祂的人身上,行出的旨意是何等榮美、將不可能變為可能!4月22日晚間於高雄基督之家場地,高雄市職場合一事奉中心特邀泰雅父老李保
大衛並沒有因為掃羅對他趕盡殺絕的惡待,而報復掃羅,反而等候在神面前,依照神的心意而行,還厚待掃羅的後裔。這說明了,「倚靠肉體」或「倚靠神」兩種處理方式,雖有可能「『結果』相近」,但「『過程』絕對不一樣」,而且「『最終的結局』也絕對不同」。
韓國牧者夫婦赴美實踐美國夢,靠著神的帶領和幫助,領受從資源缺乏到樣樣不缺的生活轉變;更大的祝福是,生養眾多的倆人,讓五名孩子各自發揮生命影響力,使用神所賦予的恩賜,成為眾人的祝福。然而,身處異鄉、又忙於牧會的挑戰下,要如何陪伴五個孩子成長?引領他們走上合神心意的正道之中?李恩成表示:教育孩子的方針非
「無法與人真實連結,造成的傷害非常大!」若一個人感到隔絕的孤單感,就會透過成癮行為來解決問題。 我們心中可能都有這樣的謊言:「如果一個人真的認識我,他不可能會愛我的!」而無法以本相來到神面前、與人真實連結。但耶穌已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看我們為無罪。我們不再需要努力表現得到神和人的認同,不是我們使自己
你今天喜樂嗎?「常常喜樂」四個字時常出現在基督教福音禮品或門口春聯上,儼然成為一種精神口號,不過要實際活出「以神為樂的人生」,實為不易,因任何喜樂、平安的見證背後,常夾帶著淚水。「聖經所提的平安,並非就此經歷無掛慮的人生,(而是)我們要(將憂慮)『掛』在對的地方;(以)新的身段與主權交託,會帶來出人
據中央銀行1日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全球經濟面臨多重下行的風險,國內經濟則呈現相對穩定的狀態。然而,在歷經新冠肺炎所帶來的全球威脅,造成健康、生命、生活的多重挑戰後,「不安」似乎成為了深植人心的一種感受,對於過日子,總是抱持著戰戰兢兢心態。對此,張宰金牧師從約書亞記出發,帶領你我看見「勝過爭戰的秘訣
你是否曾好奇,為何別人總有說不完的神蹟,而自己卻沒有?那麼可以想一想原因。原來:定睛在神,神蹟是日常;定睛在苦難,困難就成日常。張振哲牧師提醒:基督徒在生活中要學習摩西,具備「兩種回應神的生活態度」,在成為領袖之前,先當一個「值得被託付」的人!到如今,上帝仍一直在基督徒的「日常裡」顯現,你我是否發現
以利沙為先知以利亞的學生。在以利亞升天之前,奉神之命選召以利沙接續其工作。而以利沙能得著「雙倍恩膏」的秘訣,是「緊緊跟隨屬靈父親」;在這其中,究竟蘊藏著什麼奧秘呢?
我們在受人逼迫時,最有效的對策是禱告,也是唯一能將仇敵變朋友的方法。要學習饒恕與接納,我們可以做兩種禱告...
人最基本的情緒需要,不是「墜入情網」,而是「真正被另一個人所愛」。戀愛期間的那種神魂顛倒,註定不會持續到永遠。若想要有健康的情感,在「對愛的需求」上就必須得到滿足。
「面對錯誤最好的方法,就是承認。」周湘雄說:「即使社會告訴你,不要認輸,但箴言28:13節說:遮掩自己罪過的,必不亨通;承認離棄罪過的,必蒙憐恤。」當我們承認錯誤時,信實的神就赦免並用寶血塗抹過犯,祝福因而臨到。而人能認錯,關鍵在有謙卑的態度,表現就在於擁有「能聽的耳」,以下,周湘雄牧師從三位聖經人
雅比斯呼求以色列的神說:「深願你大大地賜福給我,擴張我的境界,你的能力常與我同在,保護我免遭災禍,不受痛苦。」神就應允了他所求的。 -歷代志上4:10
雅比斯呼求以色列的神說:「深願你大大地賜福給我,擴張我的境界,你的能力常與我同在,保護我免遭災禍,不受痛苦。」神就應允了他所求的。
-歷代志上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