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聖貝南教堂曾經被毀壞的畫面。(照片來源/churchinneed)

伊拉克的基督徒和天主教徒,經歷多起戰爭和恐怖組織伊斯蘭國的摧殘,多年間在恐懼和磨難中度過。信徒人口大幅減少、一間又一間的教堂被摧毀和破壞...

 

但,該國首都巴格達的信徒,仍然積極、相信:「一個完全沒有遇到任何迫害與逼迫的教會,沒有真正背負著耶穌基督的使命。」

 

過去這陣子,伊拉克有數間教堂傳出即將重建的好消息!盼望為留在當地的基督徒和天主教徒,帶來新的曙光、預備朝見神的地方。

遭燒毀教堂八年後重響讚美詩

伊拉克的基督徒長年受到迫害,特別是在海珊掌權時期的多起戰爭,當地有能力的基督徒從80年代就開始往外移民。

 

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2014年和2017年恐怖組織伊斯蘭國的勢力拓展,都讓本來有將近150萬基督徒人口的伊拉克,人數大幅減少到僅剩20到30萬人。

 

根據FSSPX媒體報導,在巴格達的聖貝南教堂(St. Behnam Church)和聖撒拉教堂(St. Sarah Church),門口有許多家庭等著排隊進入。聖貝南教堂的內部一塵不染,椅子上坐滿了前來參加敘利亞禮天主教會儀式(Syriac Catholic Church)的信徒。

 

這裡的寧靜,讓人很難想像8年前的此處,曾被伊斯蘭國恐怖份子完全佔領,不只摧毀珍貴古老的教會遺產,還幾乎全部燒毀了聖貝南教堂。

 

「當我在2016年,這座城市被解放的4天後進來這個地區,真的是徹底的災難。教會被燒毀,外面的尖塔倒塌…但是,教會還是屹立不搖,我們還是修復了聖貝南。」神父喬治.賈霍拉(George Jahola)這樣說。

 

聖貝南教堂的修復工作進行了好幾年,因著主教援助基金會(Pontifical foundation Aid)的幫助,教堂內部修復大致完成,外部的修繕工作正要展開。但,附近的信徒並沒有要等到教堂完全復原,他們等不及要進到教會參加聚會。

 

「(教堂修繕)兩年以後,我們決定現在就是開放教會的時候,給這裡的人們希望。」喬治.賈霍拉說。

 

選擇不離開,是堅守信仰的象徵

2017年,伊拉克從恐怖組織伊斯蘭國手中正式收復首都巴格達。儘管現在比過去幾年更安全,許多信徒仍然等候時機移居西方。

 

神父喬治.賈霍拉表示,「這座教堂的重啟,是堅守不動搖的象徵,代表著留在這塊土地上,見證這個地方。

 

對留在當地苦苦掙扎的基督徒和天主教徒來說,教堂的重新修整與開放,就是一個非常明確的象徵:「教堂的恢復,給社區心理上的支持,和持守真理道德的力量。沒有重建教堂,現在可能有更多家庭考慮要離開伊拉克。」另一位神父布特羅斯.希托(Fr. Boutros Sheeto)說道。

 

沒有離開,不代表不害怕,有部份的原因,是因為這些信徒深信這是「跟隨神的人」所要負上的代價。

 

神父布特羅斯.希托解釋,從初代教會到現在的教會,迫害和攻擊從來沒有停止。「一間完全沒有迫害和攻擊的教會,沒有背負著基督,因為耶穌基督在這個世界上被釘死、受盡折磨──為了完成祂的使命。」

 

「若基督受折磨、受死、被埋葬,又從死裡復活,我們屬祂的百姓和教會,也應一同受苦,與教會一同受苦。」

 

根據敞開的門2022年調查,伊拉克在全世界基督徒受迫害排名的國家裡,排行第14。在該國4千多萬人口中,基督徒僅有16萬人,幾乎不到百分之一。

 

伊拉克過去一年經歷了四次總統大選,不久前首府巴格達還遭受數枚火箭攻擊,至少有10人受傷。10月13日終於選出了庫德族政治領袖拉希德(Abdul Latif Rashid),盼望帶領國家進入更穩定和平的時代。

 

隨著聖貝南教堂再次響起古老的敘利亞讚美詩,教堂重啟的日子也是感謝上帝的日子,也謝謝那些投入在教會修繕工作的弟兄姊妹。在「援助有需要的教會」(Aid to the Church in Need UK,ACN)組織的幫助下,未來不只會做伊拉克教堂修繕工作,包含學校與相應的重要宗教機構,都會逐步上軌道。

 

這一切,都是留在當地的信徒,能夠繼續留下來堅持信仰、繼續留下來為伊拉克守望禱告的理由。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