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被許多基督徒視為「福音硬土」、「宣教士的墳墓」,是少數已開發國家中較為抵擋福音的地方。
來自台灣高雄的陳寶如,從未想過上帝呼召她的方式,是喚起「四百年前殉道的日本信徒」這段歷史記憶,帶領她進入那場信仰迫害中,對她的生命說話…
基督徒室友送聖經
從小努力念書,考取好學校,以便將來找一份薪水優渥的工作,邁向美好的人生。這是陳寶如的父母對她的期望。而她也不負眾望,考上當地的高雄女中,卻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學業成績每況愈下,身心也跟著出狀況,不僅心中開始浮現憂鬱傾向,還事先擬定好自殺計畫。
當時陳寶如有一位個性溫和的基督徒室友小芬,從旁觀察到她的狀況,想方設法想要對她傳福音,卻總是得到陳寶如冷冷地回答:「我是無神論者。」日復一日,陳寶如陷入中度憂鬱和極度的恐懼中,家裡只要沒有開燈的地方,她都不敢進去。這時,基督徒室友送了她一本包裝精美的聖經,陳寶如也不以為然,就放在桌上三個月,連包裝都沒有打開。
「那時候我室友經過我房間,都會看到這個『沒有被打開的禮物』。」
陳寶如回憶,那段期間她坐立難安,幾乎都是待在床上哭泣,負面情緒佔滿期心思意念,連準備出門要選雙鞋子,都會花上一個小時,最後就打消出門的念頭,只因太過在意他人的眼光。
有一天晚上,室友剛好外出,獨留陳寶如一個人在家。本身愛好閱讀的她,興趣是閱讀各種課外書籍,於是,她把手伸向桌面上「躺了三個月都沒動」的聖經,好奇地翻開其中一頁,上面出現這段經文: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
—馬太福音11:28-30
她嚇得立刻回神,趕緊又再看了一遍,「我讀過很多書,但從沒讀過一本是,這麼了解我!好像『祂』在對我說話!」雖然她不太明白這段話的意思,但她渴望得到「安息」。
她開始疑惑三個問題:「祢是誰?」、「祢為何知道我的需要?」、「祢為何能夠滿足我的需要?」
一遍又一遍看著紙上的經文,終於讓她情不自禁地放聲大哭,對著什麼都看不到的空氣吶喊:「如果這是祢說的,耶穌,我願意到祢那裡去!我想要安息…求求祢讓我得到安息…!我快撐不住了…」宣洩完後,她沉沉地睡去。
隔天早晨,她牽著腳踏車上學,忽然發現路邊的行道樹好美,這時腦海浮現一句話「祂是活著的」,心情變得非常喜樂,彷彿卸下身上千斤重的壓力,整個世界明亮了起來。
一回到家,陳寶如立刻找到基督徒室友,興奮地說:「小芬,我跟妳說,我信耶穌了!」這讓小芬十分訝異:「妳是發生什麼事?不是前幾天還跟我辯論『沒有上帝』嗎?」
「主啊,我知道我本來是想自殺的人,這不是我的生命了,我的人生就是要給祢用的!」
這是陳寶如與耶穌的第一次相遇。至少,她是這麼認為的。
大學時期陳寶如到海外參加短宣隊,也積極向同學傳福音,甚至帶了兩個人信主。這時上帝告訴她:「寶如,妳覺得自己是高二信主,其實妳在小學三年級就認識我了。」讓她想起兒時的確有次在校門口拿到福音小冊子,她盯著看耶穌上十字架的畫面許久;還有一次,她想起父母工作忙碌不在家,她最喜歡看的電視節目是《七百俱樂部》,常常聽著裡面的見證故事,驚訝人信主後竟能出現如此大的轉變。
原來,這些微小的過程,神都紀念。
陳寶如宣教士分享,雖然許多親朋好友或基督徒原先都反對她成為宣教士,但她仍在禱告後選擇跟隨耶穌的角度行,「因為耶穌從天下來到地上,祂就是一個跨文化宣教士。」右上圖為陳寶如的父母,已於2022年9月13日受洗成為基督徒;右下圖為陳寶如宣教士所建立的教會。(圖/陳寶如宣教士提供)
神用400年前的殉道者禱告,帶出她的「馬其頓呼聲」
「耶穌從天下來到地上,祂就是一個跨文化宣教士。」陳寶如立定宣教的心志,開始積極尋求海外的禾場,因而參與許多宣教禱告會及見證分享。當她聽聞學園傳道會該年的短宣地點為日本時,第一時間反而選擇「拒絕報名」。
她提到,過去因著研讀日本歷史和了解該國文化背景,她對這塊土地沒有太大的負擔,甚至可說是沒有好感,因此也從未將日本放在未來宣教禾場的期望名單中。
某一天她走進社團辦公室,看見桌上有一本小冊子,封面是穿著端莊和服的日本女子,脖子上掛著斗大的十字架,這個畫面對她而言非常衝擊。不禁心想:在這個基督徒普遍視為「宣教士墳墓」的國家,竟然還有基督徒嗎?
抱著這樣的心情,她翻開了小冊子,卻被裡面的內容震驚不已--
400年前福音傳進日本,有許多宣教士在當地傳教,當時經歷極大的復興,九州等地也有許多信徒,各地神學院陸續興起,不過當局掌權者幕府則認為,若基層人士信主,恐會影響日後政權及可能產生與外患勾結之嫌疑,遂大規模趕逐宣教士,逼迫日本天主教徒要棄教、踩聖像。若不從,便直接處決。這也是日本歷史中極嚴峻的宗教迫害事件。
其中被稱為「日本26聖人」的殉道天主教徒,包含外籍宣教士及日本信徒們,被下令在長崎處決,最年輕的信徒是一個年僅12歲的孩子。他們因著「不願放棄信仰」,走上了十字架。
陳寶如宣教士為弟兄姊妹禱告。(圖/陳寶如宣教士提供)
陳寶如一邊讀、一邊哭,她第一次知道日本有這段歷史,於是向主悔改:「對不起,我不知道日本有這麼愛祢的人…」神帶領她,放下對於日本過去歷史作為的仇恨與不饒恕,隨後,聖靈大大地澆灌她。
「小寶,妳覺得,他們在十字架上最後的禱告是什麼?」上帝問她。也許是聖靈賜給她智慧,她想了想回答:「主啊,他們是不是知道自己會被殺掉?因為他們面對非常強大的勢力…他們,是不是禱告神再差派人來(日本),跟他們的百姓傳福音…?」
「那妳呢?」上帝接著說:「妳願意,成為那個『他們禱告後』,然後被我差遣的人嗎?」陳寶如聽聞,哭得更厲害了,她深知這是上帝親自的呼召。更加理解,每一個禱告是被神看重的、珍惜的,因祂紀念400年前殉道者的禱告,在後代興起無數的基督徒,前往當地宣教。
後來,陳寶如也重新遞交日本短宣的報名表,開始為日後的長宣做預備,也結識了行道會體系的牧者-宮本牧師。1999年台灣發生921大地震,宮本牧師來台震災,神帶領他找到陳寶如,並給予其一些建議。在經由神話語的印證、環境開路和權柄祝福後,2001年春天她前往日本遊學四年半,待在宮本牧師的教會配搭服事。
2005年陳寶如返台就讀華神,並在吳文朗牧師創立聖谷行道會作神學生,後任傳道;2009年正式被行道會聯會差派至日本宣教。這條漫長的裝備之路,足足走了11年,但是,神的模塑仍未結束。
選擇將一生奉獻給主的陳寶如宣教士,並沒有走入婚姻,因此她常跟上帝禱告,求神賜給她如同保羅一樣的心志,讓她的服事不受自身限制,她常這樣禱告:「神啊,我沒有丈夫,別人如果欺負我,祢要作我的丈夫,替我出氣喔!」左圖上、下為陳寶如遊學時期的照片。(圖/陳寶如宣教士提供)
受洗儀式照。(圖/陳寶如宣教士提供)
每個宣教士都會有掙扎,這是很真實的
憑藉著過人的學習力和語言天分,陳寶如回憶,當年因著遊學而來到日本,剛到當地教會半年就能夠負責兒童主日學的服事,也做到了執事,牧師夫婦也把她視為自己的孩子,常常邀請她去家裡吃飯。不過隨著服事量增加,陳寶如越發看見自己裡面的不足,以及對於日本屬靈光景低落的沮喪,時常心有餘而力不足。
「真的…要在這裡長宣嗎?」她時常捫心自問。
神用約翰福音4:7-15這段故事鼓勵她。儘管她像撒瑪利亞的婦人一樣小信,「你既是猶太人,怎麼向我一個撒瑪利亞婦人要水喝呢?」認為自己不可能在日本完成宣教工作,但神持續努力她:「你若知道神的恩賜,和對你說給我水喝的是誰,你必早求他,他也必早給了你活水。」讀到這裡,她才明白原來宣教的動力不在於人的力量大小與否,而在於神要賜給人生命的活水,人必能為祂服事,這才是神的心意。
陳寶如深入災區做復興工作。(圖/陳寶如宣教士提供)
2009年陳寶如在日本行道會體系的教會作青年事工;2011年3月11日發生東日本大地震,當時她在千葉行道會服事,神感動她帶領團隊前往災區作復興工作,因此她與當地教會網絡岩手教會聯盟合作,並成立NPO救災窗口,協助分配海外行道會的奉獻與資源。
2012年她從災區離開,並靠著自己的努力建立教會,卻因沒有全然倚靠神而宣告失敗,又回到原本服事的教會做青年工作,這一待,就是五年。過程中神不斷地修剪她的態度,以及給予其建造團隊的能力。
2017年,神告訴她「再試一次建立教會」。
因著前一次建立教會的失敗經驗,當下她十分畏懼、抵抗神的旨意,直到2018年回台參加行道會聯會所舉辦的烈火特會,神再次呼召她「建立教會不是靠妳自己,是靠聖靈,妳要信靠聖靈」,於是,她回到東京建立「神的教會 東京行道會」(日語:ヒズチャーチ東京,英語:HIS Church Tokyo),並對弟兄姊妹分享信仰告白--它不是一間華人的教會,也不是日本人的教會,而是神的教會。
神的教會東京行道會的弟兄姊妹。(圖/陳寶如宣教士提供)
一個小小的火種,就能夠點燃整片荒場
「神讓我看見日本就像一片屬靈荒地,但如果我們成為一個『火種』,只要有一個小火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去年烈火特會時陳寶如如此分享。
許多人認為,日本人,會很難傳福音嗎?
她以現今的室友伊藤美智江(Ito Michie)為例,過去陳寶如是伊藤美智江的鄰居,常常邀請對方到家裡吃飯。伊藤美智江則是看著有許多弟兄姊妹常常進出陳寶如的家門,感到非常訝異,也很羨慕這樣超乎血緣的主內情誼。就在吃了一年的飯之後,伊藤美智江決定受洗了,如今是教會十分優秀的同工。
伊藤美智江信主後曾告訴她,決定會受洗的關鍵:「以前我跟朋友分享公司的某某人很討厭,然後我朋友就跟我一起罵他,讓我開心,但你們基督徒好特別,你們基督徒會說『讓我們一起為某某人禱告』,這真的很特別、很好!」這段話也讓陳寶如聽了哈哈大笑,十分欣慰。
陳寶如宣教士的室友伊藤美智江(左)。(圖/陳寶如宣教士提供)
日本人很難傳福音嗎?並不會!因為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
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
—羅馬書1:16
神的教會東京行道會會友合影。(圖/陳寶如宣教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