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news-details
吳炳偉牧師說:「石頭是神所創造的,而磚頭乃是替 代品、是模仿,是經過人流汗、流淚、流血辛苦努力的結果。」(圖/shutterstock)

哈瑪斯對以色列的非法恐攻,引發以色列的合法回撃,然而它不僅會影響以色列, 其背後的計劃更是要影響世界上許多其他國家

 

我們有屬靈的權利與責任,來為以色列禱告, 也為周圍的國家禱告,甚至為自己的國家禱告!

從「衝突」到「戰爭」

哈瑪斯對以色列的非法恐攻,造成了以色列的合法回撃;有些人會說,這不會影響我,因為我不住在以色列,我也不住在巴勒斯坦的領土上。

 

事實上,它不僅會影響以色列, 其背後的計劃是要影響世界上許多其他國家。我們有屬靈的權利與責任來為以色列禱告, 也為周圍的國家禱告,甚至自己的國家禱告。

 

「衝突」conflict 和「戰爭」war 不是一樣的!我們是先看到「衝突」出現,接著才 看到「戰爭」出現。無論是在世界的哪個地方,我們看到一些衝突正在加劇,但還不至於出現戰爭;我們看到兩個國家之間出現衝突,但還沒有宣布戰爭開打。烏克蘭和以色列的情況一樣,國家已經宣布開戰,整個層次與衝突是不同的。

 

現在正發生的是一場關乎靈魂的「戰爭」,而不只是「衝突」;是關乎思想的「戰爭」,而不只是「衝突」。在上帝的時間表上,我們正處於一個「戰爭」階段!敵人不在乎你是否有上教會,牠不在乎你是否稱自己為基督徒,牠不在乎你是否明白聖經;牠不在乎所有這些事情。

 

在屬天的領域裡有一場「戰爭」正在進行。 這場「戰爭」不僅爆發在地球的領域,包括國家間的衝突和戰爭,它也是一場關於靈魂的「戰爭」。我們目前所處的階段,已經 被假信息矇蔽,邪惡欺騙已經入侵造成分心,使我們陷入一種即使坐在教會裡,待在事工中,但也會錯過了神。

 

基督徒的呼喊應該是:「主啊,不要讓我身在《教會》中、待在祢的同在中、和祢所做的事情中,但我卻錯過祢」。神的回應卻是馬太福音16章 18節「我要把我的 Ekklesia 建 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兩千年來伊斯蘭人與猶太人的「衝突」,已經被撒但利用而提升為「戰爭」了。所以,我們的武器更是要提升為 Ekklesia!沒錯!教會扮演著重要且關鍵的角色!

  • news-details
  • 吳炳偉牧師指出,我們的武器要提升為 Ekklesia!且「教會」扮演著重要且關鍵的角色! (圖/本報資料照)

從「石頭」到「磐石」

《教會》Ekklesia 不是《殿宇》Hieron。馬太福音24章 1-2節:「門徒進前來,把殿宇 Hieron 指給祂看。耶穌說:將來在這裏,沒有一塊石頭 Lithos 留在石頭 Lithos 上不被拆毀 了。」主耶穌再一次預言主後七十年聖城被攻毀,聖殿被燒燬。以致伊斯蘭教的聖殿 「岩石圓頂」Dome of the Rock 於 688-691 年在聖城原址上建成。

 

此處經文的「石頭」豫表基督徒,凡失去主同在的殿宇 Hieron,遲早必要彼此合 不來而四分五裂,「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因為主容許人為「拆毀」的手,加在這 樣的教會身上

 

請注意:彼得前書2:5「你們來到主面前,也就像《活 Zao 石 Lithos》, 被建造成為靈宮 oikos。」此處經文的「石頭」被提升為「活石」。

 

然而,馬太福音16:18-「我要把我的 Ekklesia 建造在這磐石 Petra 上。Ekklesia 的 建造根基不再是「石頭」Lithos 而是提升到「磐石」Petra 上

 

「磐石」也出現在馬太福音7:24-25「好比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因為根基立在磐石上。」馬太福音27:60「安放在自己的新墳墓裏,就是他鑿在磐石裏的。」 「伊斯蘭教」的聖殿「岩石圓頂」Dome of the Rock 建造在「猶太人」的殿宇上。 從人的角度看來,將近兩千年來「伊斯蘭人」似乎占了上風,把精神堡壘蓋在「猶太人」 的耶路撒冷城。

 

殊不知,他們也是建立在「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的「石頭」根基, 以致於將近兩千年來「伊斯蘭人」與「猶太人」的衝突不斷。

 

反觀以色列,經過了 75 年的復國,以色列人是愈來愈靠近神,還是愈來愈遠離神?以色列 1948 的復國只不過是政治的復國,而不是屬靈的復國,一直要等到彌賽亞再來,才完全是屬靈的。

 

根基不同(從石頭 Lithos 到磐石 Petra),所建造出來的也不同; 若以色列人能夠明白,他們就會被帶進合乎神心意的屬靈的復國。

  • news-details
  • 「伊斯蘭教」的聖殿「岩石圓頂」,也建立在「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的「石頭」根基。(圖/shutterstock)

從「石頭」到「磚頭」

神一直在以色列人身上作,神始終堅持一件事,就是:一切都讓神來作,一切都是恩典。神從未放棄祂最原始的旨意,就是:「耶路撒冷原則」與「巴比倫原則」的對立。

 

在神的眼光中,只有兩座代表性的城,一座是耶路撒冷城,一座是巴比倫城;他們 彼此是對立的。因此產生了兩個尖銳的對比:一是耶路撒冷原則,一是巴比倫原則;然後 神就藉著世界大事來告訴世人,神把福音告訴我們,把祂的旨意告訴我們。

 

創世紀第十四章講到四王和五王的戰爭。創世記14:1「當暗拉非作示拿王。」這示拿地就是巴比倫地。在那裡,沒有山,也沒有石頭,所以,在巴比倫城,人必須用「磚頭」來代替「石頭」。然而,(創世記14:18)「又有撒冷王麥基洗德,帶著餅和酒,出來 迎接;他是至高神的祭司。」同時有王從巴比倫出來,也有王從耶路撒冷出來。

 

在示拿地,人必須努力工作用泥土燒磚,然後一塊一塊地疊起來。人們不只造塔, 還造城,目的為使塔頂通天,這就是巴比倫城。而巴別塔所代表的乃是宗教的原則,就是 人來尋找神;人認為「天堂是可贏得的,人不需要救主」,只要好好修行,最後就會像神一樣。

 

在示拿地有一座城,叫作巴比倫,而在迦南地也有一座城,叫作耶路撒冷。巴比倫的原則就是燒磚原則;耶路撒冷的原則就是石頭原則。石頭是神所創造的,而磚頭乃是替 代品、是模仿,是經過人流汗、流淚、流血辛苦努力的結果。

 

耶路撒冷城是用石頭建造的,石頭乃是神創造的。當你每次抱起一塊石頭時,你要說我一點貢獻也沒有,因為它本來就是這樣,一切都已經成功;甚麼都是恩典,所有一切的都是白白得來的;你甚麼都不要作。

 

在哈瑪斯與以色列的戰爭中,無論是「非法恐攻」或「合法恐攻」都是巴比倫城用磚頭建造的,磚頭乃是血氣屬肉體製造的。難怪馬太福音16:16「西門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 17節:「耶穌對他說:西門巴約拿,你是有福的;因為這不是《屬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

 

當你抱著一塊磚頭時,你會滿了人成就的感覺,這是你日夜勞碌的結果;巴比倫城得以蓋起來,乃是我們人的功績。當你抱著一塊石頭時,你會滿了對神的感恩,那是你靠主得勝的恩典。一個是人的工作,是「磚頭」所代表的;一個是神的工作,是「石頭」所代表的,二者是相對立的。

 

「磚頭」代表的是宗教的原則。宗教乃是人的工作,它告訴我們,天是美好的地 方,人不需要救主,只要藉著人的修行,甚至是「自殺式聖戰」就能「肉身成道」,恐攻殉道可以從地上作到天上;這就是巴比倫所代表的宗教的原則,也是撒但今天的作為。

 

「石頭」代表的是福音的原則。福音乃是神的啟示,它告訴我們,一切神都已經作 成了,人不需要再作甚麼了;因為神愛我們,所以藉著祂的兒子耶穌基督「道成肉身」,為我們被釘在十字架,就作成了一切。這是耶路撒冷所代表的福音原則。

 

聖經告訴我們,最後的耶路撒冷是從天而降的,不是人尋找人,也不是人尋找神,乃是神來尋找人。所以福音的原則乃是從天而降的原則。

從「統一」到「合一」

到了末時,不只無花果樹要發芽,以色列要復國,各樣的樹都要發芽。巴比倫最終的要求是「統一」,耶路撒冷最終的要求是「合一」。耶路撒冷開始就是平安,平安乃是 「合一」;人的終極要求永遠是「統一」,而聖靈的工作乃是「合一」。

 

我們若能明白這個原則,就能知道今天應該怎樣的來跟隨主。甚麼是統一?統一是人手的工作與組織的結果。凡是人的組織,人的手就一定在裡 面;於是人在道理上的看法統一了,人在某一些屬性上也被統一了,表面上似乎現出彼此相愛的光景。但人所作的統一是磚頭,結果是把神的 Ekklesia 帶進一種混亂的光景。

 

巴比倫就是混亂的意思。聖經形容巴比倫的時候,乃是說「大巴比倫、大淫婦」, 那就是代表一種混亂的情形。然而,耶路撒冷是平安的意思,因為其中有大衛的寶座。當所有的人都俯伏在大衛寶座底下時,那個光景才是合一的

 

巴比倫的特點是大,耶路撒冷則反是,你必須上到高山俯望才能看見。聖經用羔羊 的新婦來形容耶路撒冷;她是清潔的,單純的,並且是屬天的。

 

當人建造巴比倫的時候,有一個目的:「為要傳揚我們的名」。而耶路撒冷則是聖殿所在,是神的名所在的地方。主在第二次說到Ekklesia 時,「無論在那 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馬太福音18:20)」這是耶路撒冷的原則。

 

但願主提醒我們,甚麼時候我們在主的名之外還有別的名,或者用一個偉人的名字來代替,或者用一個真理、一個屬靈的經歷來代替,要傳揚我們的名時,很自然的,我們就落到巴比倫的原則裡去了。

  • news-details
  • 「希伯來」原文的意思,就是渡過河的意思。(圖/shutterstock)

從「渡河」到「根基」

亞伯拉罕是「渡過河的人」!他的故鄉是在迦勒底的吾珥,那地又稱為「示拿地」 乃是巴比倫城偶像之地;光是迦勒底的吾珥,就有二千尊的偶像。有人說,亞伯拉罕的父親大概是靠販賣偶像謀生的。就在這樣的環境下,聖經告訴我們,榮耀的神向亞伯拉罕顯現。結果,亞伯拉罕答應了神屬天的呼召,離開了巴比倫,而被帶到迦南地去。

 

甚麼叫作希伯來人? 「希伯來」原文的意思,就是渡過河的。從巴比倫到迦南地 必須渡過幼發拉底河。過河的意義,就著地理說,是河東、河西之別;但在神的眼光中, 是天和地的不同。在河東還是個屬地的人,渡過河到了河西,就是屬天的人了!

 

這實在是一個不得了的事情,如果沒有亞伯拉罕,就沒有今天的我們。我們都是他信心的子孫,如果沒有他,就沒有以色列人,也沒有屬天的百姓。我們感謝主,他的確是信心的祖宗,當榮耀的神向他顯現,結果他有了極大的改變,就是離開巴比倫,進入神所要他進去的地方。

 

亞伯拉罕終其一生,都在仰望一座「有根有基的城」!我們讀到新約才知道, 「因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經營所建造的。(希伯來11:10)」那座城就是新耶路撒冷。雖然,亞伯拉罕在有生之年並沒有看見那城;但是藉此,神讓我們明白,祂所要的是甚麼。

 

亞伯拉罕所以能仰望新耶路撒冷城,乃是因為他離開巴比倫,因為他渡過了大河。 現在他的生活、動作,不再受巴比倫的影響,乃是根據耶路撒冷的原則,一切都是神作的,不是亞伯拉罕作的。

 

的確,單憑著三百一十八人想把四王打敗,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他得勝了;因為他仰望那座有根有基的城,因為他站在耶路撒冷的原則上。也就因此,耶路撒冷王親自來迎接他。麥基洗德預表我們的主。

 

甚麼時候我們憑著耶路撒冷的原則而服事,甚時候我們就要遇見主。創世記第14章記載耶路撒冷和巴比倫第一次起衝突的故事。在這個衝突裡,關鍵在於亞伯拉罕:揀選迦南,棄絕巴比倫

 

他不只是渡過河的人,並仰望一座「有根有基的城」!但願他的後代 「以撒和以實瑪利」能認清「耶路撒冷」與「巴比倫」的原則!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