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常是主宰人們思想與行為背後的核心動力,它本是用來助人適應生存的。然而,若凡事跟隨著情緒走,顯然是不明智之舉……
《與情緒工作:情緒聚焦治療》一書由「道聲出版社」出版,作者陳玉英、格林伯格(Leslie S. Greenberg)分析「情緒反應」的三大分類,以及六種「基本情緒」。
「情緒」是什麼?
根據格林伯格研究發現,「情緒」的探索、喚起、表達、轉化,是心理治療能具效果的關鍵因素。
「情緒」是人(和哺乳動物)在遇不同情境時,針對自身需求、目標、顧慮,所產生的自動化評估而導致的結果。(例:遇危險產生恐懼而想遠離;遇心儀對象產生愉悅和想親近的欲望。)
格林伯格一再強調,驅動人類行為的核心動機,不是為了「安全依戀」或「個人成就(馬斯洛的自我實現)」,而是更基礎的情感需求,是為調節情緒使自己舒適。
這就好像是,靠近安全的依戀對象,可滿足人孤單悲傷時需要陪伴的需求,或者,恐懼害怕時需要保護的需求,甚至,就僅僅是愉悅的感受;也像是,獲得成就時,會帶來自豪感,因此,人會願意承受預備考試前的焦慮、及努力複習的辛苦。
當我們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時,雖承受困苦、艱難,心中卻因抱著希望,而可以調解情緒、苦中作樂。
「情緒反應」三個分類
(一)原發情緒
「原發情緒」指的是,個體對「環境改變」的第一反應。
如,人處在黑夜暗巷中,若突然聽到背後有腳步聲,身體自然會升起恐懼、警惕。
因「外部環境」的刺激,帶來快速且具有行動導向的反應,使人預備好要逃跑或回頭看清楚,這是一種適應性的、健康的、保護自己的本能反應。
「原發情緒」的特徵為,它是事件發生後,第一個升起的原始感覺,是提供資訊讓人作判斷,它來得快、去得也快,是對現況的新鮮反應,當下被關注與處理之後即消失。(例:天涼會覺得冷;被威脅會害怕...等。)
原發情緒在事發當時,原本都是「適應性」的,但,也有可能演變成不健康的原發「非適應性」情緒。
例如,孩子小時,因父母離婚而感悲傷、被拋棄,在當時是原發性情緒,需被安慰。然而,若當時無人理解,也沒人提供安慰話,孩子長大後,於交友過程,一旦發生被朋友拒絕,或因搬家、轉學而產生的「分離」,都會強化此情緒。
進而,使得這孩子對現實環境中發生的分離過度反應,對分離賦予主觀負面的意義;接著,可能因害怕被拋棄,而「不敢主動建立親密關係」,或「主動拋棄人」,以致影響其人際關係發展。
原發「非適應性情緒」的特徵為,它像一位老朋友,經常讓人進入不請自來的恐懼、無地自容的羞愧、不可理喻的憤怒,或一觸即發的悲傷中。
不論是「適應性」的,還是「非適應性」的,「原發情緒」是人們內心深處最脆弱的真實狀態。
(二)繼發情緒
「繼發情緒」是不能直接表達「原發情緒」時所顯露出的情緒,為第二波情緒(secondary emotion),不是原始的那個情緒。
繼發情緒是用來掩蓋、掩飾沒表達出的情緒,甚至是「不滿意自己有情緒時,『對自己的情緒』產生了情緒」。
比如,男兒有淚不輕彈、男人不應表達悲傷,他們只好用「憤怒」來掩蓋「悲傷」。此處,「悲傷」是原發的,用來掩蓋的「憤怒」則為繼發的。
也許是因內在防禦系統,人習慣性地「戴著面具」,不以「真情」示人,甚至連自己都不認識自身真實感覺,這就叫「情緒阻隔」。
最普遍的「繼發情緒」,是惱羞成怒、抱怨、罪惡感、焦慮、無助、無望感,還有攻擊指責型的憤怒。
(三)工具性情緒
「工具性情緒」,有人稱之為「情緒勒索」或「情緒綁架」。表達情緒的人是為達到某種目的,不由自主地使用情緒對付身邊的人。
例如,用「發怒」來脅迫別人,或用「哭泣」以博他人同情。工具性情緒又分為「無意識地表達」和「有意識地表達」兩種情況。
有些人表達「工具性情緒」,起初並非故意。比如,孩子因父母不給自己買玩具,躺在商場地上大哭大鬧,第一次也許是自然反應,因太傷心難過而用「憤怒」表達;但若初次得逞,以後每次這樣做都可如願以償,孩子自然會習慣於使用此種情緒來控制大人行為。
一個人若經常使用工具情緒,這些行為就會變成其人格一部分。例如,霸道、用憤怒使人害怕、過度戲劇化、裝模作樣、用脆弱使人內疚...等。
有時,有意識地表達工具性情緒,反而比較健康,是情緒智慧的一部分。例如,感覺被冒犯而刻意表達憤怒,是設立界線方法之一。
有時,技巧性地使用「情緒反應」來達到自身目的也無傷大雅。舉例:不想浪費太多時間在社交場合而故意遲到,並裝出不好意思的樣子向大家道歉,使他人認為無心犯錯而不加以責怪。此「羞愧道歉」也是一種工具情緒。
六種基本情緒
給人們帶來困擾的基本情緒,不外乎有六種:愛、憤怒、悲傷、恐懼、羞恥、厭惡。
(一)愛
在積極情感方面,人們更關注「愛(love)」這個情緒,而非「樂(joy)」,因為「愛」與「被愛」,一直是大部分人親密關係(指與父母、配偶、子女關係)中,重要且糾結的未滿足需求之一。
「感覺被愛」與「感到安全」,是孩子成長過程最重要的地基,此影響到一個人在婚姻中是否有愛配偶的能力,以及養兒育女過程是否有足夠內在資源,以應對孩子成長中的許多變數。
(二)憤怒
心理治療中,最令人困惑的繼發情緒為「憤怒」。
人在受傷、失望、恐懼、羞愧、哀傷情緒下,都有可能用「憤怒」來表達,因這些情緒太難受、太脆弱。實際上,「憤怒」可使人暫時減輕無力感,同時麻痺前面那些痛苦感覺。
(三)悲傷
健康的悲傷最常見的是「哀悼」。當一個人失去親愛的重要他人,不論是祖父母、父母、孩子,或是失戀、失婚等,這些都是生命中極大打擊,會使人生活暫時失去平衡,感覺悲傷、無望、情緒低落,甚至不想活,這是正常的哀悼過程。
而「時間」是哀傷輔導最好良藥,允許自己感受悲傷、允許自己表達思念,漸漸地,傷痛成為可承受的情緒,不再氾濫、失控,這是哀傷自然療癒的過程。
(四)恐懼
健康的恐懼(焦慮、擔心)是一種「積極的情緒」,可幫助人們作足準備、發揮潛能,取得最好結果。
(五)羞恥
健康的羞恥使人「修正行為」,朝正面發展。例如,做錯事感到羞愧,是健康的反應,可助人改過向善,知道下次該如何做會更好。
(六)厭惡
「厭惡」也是一種健康情緒。當遇到令你討厭的人、事、物,避之唯恐不及而想遠離,屬正常反應。
需注意,「情緒」本用來「幫助人類適應生存」,它讓我們知道「自己此刻需要什麼」,並帶出「相應行動」。
「情緒出現」的功能,是要向主人傳遞一個重要資訊,使主人關注並設法滿足其需求。若主人與自己的身體、感受、想法、行動都連結、並關注了,使需求滿足,情緒自然就消退。